2025年7月14日
|
乙巳年六月廿十

交流vs.交鋒——大陸對臺思維的盲點與誤區

今(2022)年8月2日晚間10時43分,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的專機飛抵臺北松山機場。島...  閱讀全文

美國煽風點火,臺海硝煙四起——論後川普時期的兩岸關係走向

2020年,美國因主政非人,導致疫癘橫行、社會動盪、經濟下滑,卻又適逢大選,選情波譎雲詭。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以超過現...  閱讀全文

明顯而即刻的危險:釋憲臺獨

今(2019)年是「九二一大地震」20週年。1999年9月21日南投縣集集鎮發生7.3級大地震,連同其後八次6級以...  閱讀全文

民進黨全面執政的警訊

今[2016]年1月16日大選投票,民進黨蔡英文以308萬票差距及56.1%得票率,大勝國民黨朱立倫,當選總統;在...  閱讀全文

否定九二共識,「中華民國」還剩什麼?

今年1月2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講話。其中,最令臺灣民進黨感到震撼的是以下三點:一、講...  閱讀全文

破解人造「天然獨」——如何改變蔡英文的「現狀」?(四)

2014年3月爆發的「太陽花」之亂,是1994年起長達20年的臺獨教改與去中國化的成果總驗收。此亂顯示:「臺獨」在...  閱讀全文

小英自命棋手,臺灣反成棄子

臺灣2016年初的大選,否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大勝。從此,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即不復存在。但大陸領導人在2...  閱讀全文

誰是九合一選舉的贏家?

上(11)月24日,第二次「九合一」地方選舉夾帶著10個公投案進行投票。22個地方縣市投票結果,在縣市首長方面,民...  閱讀全文

「中國」國民黨的終結

5月20日,中國國民黨主席改選。在6人激烈競爭中,吳敦義第一輪投票就以52.24%過半得票率當選。本刊上期社論即預...  閱讀全文

韓國瑜敗在不夠獨,國民黨毀於不願統

2020年元月11日臺灣大選的結果,出乎絕大多數藍營民眾與觀察者的意料之外。被多項弊案纏身、施政成績不佳的蔡英文,...  閱讀全文

686

美國的「毀臺抗中」計畫—... |  Jared Mc...

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冒著與美國及其盟友開戰的風險入侵臺灣嗎?顯而易見地,過去北京無意對臺灣發動一場自己無法打贏的戰...  閱讀全文

成功的「教改」,失敗的教育——面試大學... |  李宗隆

臺灣高中生上大學的途徑之一是:以其「學科能力測驗」(學測)成績,向他有興趣的學校科系申請。一般而言,各大學科系有一...  閱讀全文

敬告讀者 |  編輯部

1994年3月,李登輝對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宣稱「出埃及記」是結論,而「摩西以及人民…已經出發了」;4月,「四一〇教...  閱讀全文

出乎史,入乎道──敬悼曾健民醫師... |  呂正惠

曾健民醫師1992年年底從日本遷回臺灣居住,1993年4月和陳映真共同成立「臺灣社會科學研究會」,一起探討當時陳映...  閱讀全文

二二八事變的尾聲——《臺灣事變內幕記... |  唐賢龍

臺灣事變的尾聲一、軍事上的勝利自從國軍第廿一師劉雨卿部,於3月9日在基隆登陸後,即分兵兩路,一路由基隆馳援臺北;一...  閱讀全文

再論二二八:應然 vs. 實然 |  石佳音

在二二八的70週年,民進黨一如預期地擴大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繼續消費此一不幸事件。令人意外的,在反獨人士中,也在此...  閱讀全文

文化臺獨「建國」在望 |  潘朝陽

綠色政權組閣有兩條路線,一條是針對大陸,找來藍營人士,譬如李大維出任外交部長(2016年5月20日至2018年2月...  閱讀全文

葛超智刻劃的二二八 |  George H...

今年是二二八事變發生70週年。在臺灣,有關於二二八事變的諸多討論中,獨派「官逼民反」論常用的根據,除了唐賢龍《臺灣...  閱讀全文

記劉建修談屢仆屢起的臺灣地下黨人... |  龍紹瑞

劉建修(1928-2020),臺灣新竹縣人,1948年加入中共地下黨,1950、1976年兩度入獄。2020年3月...  閱讀全文

臺獨的法西斯本質 |  陳斯俊

「不到臺灣,不曉得文化大革命還在搞」。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50週年的今天,此話聽來格外尖銳。從「砲打司令部」到「明...  閱讀全文

葛超智看臺灣回歸中國(... |  George H...

葛超智在其1947年10月15日發表的〈臺灣回歸中國〉(Formosa's Return to China)一文中...  閱讀全文

未完成的光復 ——日本殖民統治造成的... |  唐山仁

1945年10月25日,臺籍知識分子林茂生在慶祝光復大會上代表臺胞致詞時,提出兩大重要問題:「第一、何以必須光復?...  閱讀全文

我的中國,我的臺灣——六十五歲感想 |  龍紹瑞

我是1955年生的,今年正好65歲。到了65歲,這個臺灣法律所界定的老年的起點,我覺得自己心理上應有準備:在無法預...  閱讀全文

論蔡英文的「法理臺獨3.0」 |  石佳音

「法理臺獨」一直是兩岸關係裡一個極其敏感的議題。如果法理臺獨成功,就意味著和平統一絕望,而大陸就必須啟動《反分裂國...  閱讀全文

警惕法理臺獨重大風險——防範民進黨啟動釋... |  段磊

眾所周知,所有的「臺獨」主張,不論它的「包裝」及路線如何,其最終目的都是「法理臺獨」——使「臺灣獨立」在國際社會及...  閱讀全文

豐功豈在尊明朔 確保臺灣入版圖——紀念... |  林金源

鄭成功原是一位讓獨派尷尬的歷史人物,他既是漢人的開臺祖,又是堅持「武統大陸」的大統派。但綠營只標榜前者,故意曲解、...  閱讀全文

警惕法理臺獨重大風險——防範民進黨啟動釋... |  段磊

民進黨執政期間推動「釋憲臺獨」活動的可能性分析如上所述,在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司法院大法官」已做成多件涉及兩...  閱讀全文

「法理臺獨」是現在完成進行式 |  李宗隆

目前兩岸的關係是「內戰遺留下來的政治關係」,也是「一國兩府」的關係。依據兩岸各自奉行的憲法,「法理統一」從未動搖過...  閱讀全文

維護「發展利益」,打開臺海死結 |  儲建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修訂草案)》第二條規定:「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和分裂,保衛國家主權、統一、領...  閱讀全文

從「促進統一」解析中國政制改革 |  儲建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時間開始了」。在人類歷史上,這個「時間」具有難以比擬的轉折性意義。胡風在寫那...  閱讀全文

羅夢冊論中國: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上) |  羅夢冊

(壹)天下觀念、天下體制及其稱謂之孕育和演進(貳)「各有攸處」、「各有寧宇」與「不同同之之謂大」(參)「天下為均」...  閱讀全文

國家認同與科技發展——臺灣青年應以身為... |  李宗隆

今年夏天,我參加了「2017中華兒女科技體驗營」,參訪了中鐵十四局、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北京交通大學...  閱讀全文

第五個現代化:國家治理現代化 |  吳啟訥

第五個現代化強調的方向,與1970年代以後所提出的國家發展目標——四個現代化,即工業、農業、國防和科技技術的現代化...  閱讀全文

釣魚島主權爭議與保釣前途——... |  張海鵬

50年前的4月10日,留美學生在美國各地,首先是美國首都華盛頓掀起聲勢浩大的保釣示威遊行,是中華民族子孫的一項壯舉...  閱讀全文

論中國法學界的守正創新(上) |  柯華慶

在完成《論守正創新作為新時代黨的思想路線》和《論中國知識界的守正創新》之後,如何將守正創新應用於中國法學界就順理成...  閱讀全文

子曰:「巧言令色,…傳不習乎?」——《... |  石佳音

「巧言令色,鮮矣仁!」「巧言令色」,指言語巧辯、態度奉承。「鮮矣仁」是「仁鮮矣」的倒裝句,謂「很少是仁者」。孔子主...  閱讀全文

重刊:羅夢冊《中國論》之一(下)——知... |  羅夢冊

在沒有體系及科學機構的地方,仍然是有真理的。而且在這種場合,真理大概只有根據熟悉的判斷和長久的經驗才能看得出來。歷...  閱讀全文

新冠疫情的經驗與教訓——制度面的省思 |  宋魯鄭

比非典時期已有長足進步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後,全球專業機構和組織對中國的評價都非常高。醫學領域最項級、最權威和最專業的...  閱讀全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君子乎?」—... |  石佳音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對「學」,主張「學而不思則罔」(〈為政〉)、「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  閱讀全文

從「刀郎現象」談文化自覺 |  吳啟訥

一、對外開放與文化主權主持人:各位朋友您好,我是史東,在今天節目中想要談的是一個最近相當熱的話題,但是今天我相信我...  閱讀全文

《臺日漁業協議》的真相(下) |  高聖惕

臺日締結漁業協議之批判與反省《臺日漁業協議》簽署後,華人世界中「臺灣出賣主權,換來漁權」的指控油然而生,以下對此種...  閱讀全文

中印邊界問題的回顧與展望 |  吳啟訥

目前世界上對於中印邊界問題有真正瞭解的人很少,即使是不抱偏見的人,看地圖時的第一感覺仍是「在中印邊境爭議裡,印度是...  閱讀全文

《臺日漁業協議》的真相(上) |  高聖惕

前言擁有美國哈佛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的馬英九在2008年成為臺灣領導人後,積極尋求解決臺灣周邊涉海爭端,期盼使用國際...  閱讀全文

國民黨賣國求辱 民進黨飲鴆止渴?——─... |  傅國仁

抗戰勝利後,國人企盼和平,蔣介石卻堅持以軍事手段解決國共之爭,一手撕毀政協決議,挑起內戰。由於失去民心,最終於19...  閱讀全文

喜瑪拉雅秩序的解體與印度擴張 |  吳啟訥

中印領土之爭始於1950年代末期。在龍象相爭期間,在冷戰中對立的東西方陣營竟然忘卻意識形態之爭,不約而同地站在印度...  閱讀全文

中國為什麼要感謝戈巴契夫 |  宋魯鄭

戈巴契夫,蘇聯末代總統、蘇共末代總書記。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末代領導人,其下場大都頗爲凄慘。俄羅斯最後一個沙皇被滿...  閱讀全文

印度不會助美遏制中、俄 |  宋魯鄭

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印度由於一定的實力、地理位置、西方民主制度以及和中國的領土爭端而成為美國理想的戰略合作夥伴。縱...  閱讀全文

中國什麼時候承認塔利班政府? |  宋魯鄭

塔利班以秋風掃落葉擊潰美國和北約支持的阿富汗政府軍之後,世界馬上就面臨一個外交難題:是否以及什麼時間對塔利班政府給...  閱讀全文

論人民民主法治 |  柯華慶

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100歲生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經過28年艱難曲折的鬥爭創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說中國...  閱讀全文

美國經濟問題的禍首是財團的貪婪,不是中... |  張瑋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於2019年5月27日刊登世界著名經濟學家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Sach...  閱讀全文

美國逼迫臺當局棄守南海權益內幕 |  劉瑞陽

2019年12月2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時提到:「美國等西方國家正加大干涉中俄...  閱讀全文

威逼利誘、坑矇拐騙的美式外交—... |  編輯部 張菀庭等

問:展望未來,(美國)國務院如何因應21世紀的科技挑戰呢?答:在我們的展望中,有兩件事我認為絕對至關重要。再過兩週...  閱讀全文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嫦娥五號登... |  李宗隆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4日中國大陸國家航天局在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場,以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  閱讀全文

《開羅宣言》80週年望統一 |  石佳音

八十年前的《開羅宣言》,是大陸時期國民政府外交上的最大成就,但也正是其外交地位的轉捩點。從此國府盛況不再,日益受到...  閱讀全文

烏克蘭衝突:原因、結果及對中國的影響 |  宋魯鄭

烏克蘭戰爭被視為「後冷戰時代」的結束,它的發生出人意料,它的過程出人意料,西方的制裁力度出人意料,未來如何發展恐怕...  閱讀全文

美倡保護主義 中國看好拉... |  Andreas ...

德國廣播電台的記者指出:就在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大陸譯為特朗普)大聲倡導保護主義之時,中...  閱讀全文

後新冠肺炎世界——資本主義、全球化... |  吳啟訥

從某種意義上說,資本主義、全球化、民族主義等近代現象,都是瘟疫的產物。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得到一個檢視資本主義...  閱讀全文

多樣、單一與「通用」——比較中國與西方... |  吳啟訥

近來,語言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一些人在談論「語言權利」和「認同政治」,對於「國家通用語言」政策產生了一些疑問。從歷史...  閱讀全文

期待冲繩的獨立外交 |

今(2023)年4月,冲繩縣設立了備受關注的「地域外交辦公室」。本(6)月2日,冲繩縣副知事照屋義實出席韓國濟洲島...  閱讀全文

琉球歷史文化考察記 |

2019年10月31日凌晨,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琉球冲繩島首里城被一把大火焚毀,東亞各國一片唏噓。許多中國人為之惋惜...  閱讀全文

序言 |

2004年8月13日,我就在美國海軍直升機墜落的事故現場,冲繩國際大學。當時,美軍封鎖了位於大學正門前的道路,拉起...  閱讀全文

託管抑或軍事占領? |

琉球群島的地理位置使其戰略意義十分突出。釣魚島爭端經久難解,與「冷戰」時期形成的「第一島鏈」不無關係,其中鏈上一環...  閱讀全文

琉球除了獨立,別無他途(中) |

第三節:如果琉球獨立的話,中國會侵略琉球嗎?中國侵略論的根據何在日本曾經對中國發動過「15年戰爭」等多次戰爭,侵略...  閱讀全文

1879年以來琉球法律地位始終未定 |

我首先祝賀第四屆琉球冲繩學術國際研討會成功召開!藉此機會提出我個人對琉球問題的一點感想,向各位請教!琉球問題正在引...  閱讀全文

琉球是琉球人的琉球 |

琉球今日在太平洋上的地位,相當重要,是美國號稱在「太平洋上的基石」的軍事基地之一;同時也是自由世界在太平洋上的反共...  閱讀全文

琉球志士抗議日本以戰場遺骨填海建新基地 |

琉球人抗議邊野古新基地今(2021)年5月1日,琉球人喜屋武幸容和金武美加代於冲繩縣政府前展開為期半個月的絕食抗議...  閱讀全文

遠望琉球 |

1879年,具有悠久歷史的琉球王國遭日本吞併。臺灣人應當再次審視這個重大歷史事件:不僅因臺灣曾與這個近鄰分享過「琉...  閱讀全文

理想的彩虹與現實的陰影──戰後亞洲秩序的重構與琉球的命運(上) |

在戰後的世界政治氛圍下,第二次世界大戰被定義為「正義之戰」。回首戰爭過程和戰後局勢,這個結論顯然有過度簡化之嫌。在...  閱讀全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