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
|
甲辰年臘月十五

交流vs.交鋒——大陸對臺思維的盲點與誤區

今(2022)年8月2日晚間10時43分,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的專機飛抵臺北松山機場。島...  閱讀全文

如何改變蔡英文的「現狀」?(一)——體檢「現狀」

2011年8月23日,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蔡英文正式否認九二共識存在,宣稱將以臺灣前途決議文為基礎,凝聚「臺灣共識...  閱讀全文

馬英九辜負了王曉波——兼論北京對臺思維與臺灣統運的盲點

臺灣統派人士劉建修、毛鑄倫、王曉波、曾健民等人,最近先後病逝。親見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是所有統派人士的共同心願。可...  閱讀全文

「中華民國」回頭是岸

臺灣無論藍綠,都非常在意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往往以此做為政黨鬥爭的重要議題。馬英九表面維持「九二共識」(實際上...  閱讀全文

韓國瑜敗在不夠獨,國民黨毀於不願統

2020年元月11日臺灣大選的結果,出乎絕大多數藍營民眾與觀察者的意料之外。被多項弊案纏身、施政成績不佳的蔡英文,...  閱讀全文

小英自命棋手,臺灣反成棄子

臺灣2016年初的大選,否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大勝。從此,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即不復存在。但大陸領導人在2...  閱讀全文

如何改變蔡英文的「現狀」?(二)——解析綠色恐怖

一個幽靈,綠色恐怖的幽靈,在臺灣遊蕩。上(12)月19日星期二清晨,法務部調查局在法院和檢察官的配合下,大動作搜索...  閱讀全文

蔡英文不願面對的二二八真相

去[2016]年初民進黨剛贏得兩項選舉,蔡英文就在臺北市的二二八69週年紀念會上重申要推動「轉型正義」,將在全面執...  閱讀全文

誰是九合一選舉的贏家?

上(11)月24日,第二次「九合一」地方選舉夾帶著10個公投案進行投票。22個地方縣市投票結果,在縣市首長方面,民...  閱讀全文

日本投降了嗎?

今(2017)年的「七七」,是日本發起的盧溝橋事變80週年。此事件是日本華北駐屯軍藉口尋找一名因內急而「失蹤」的士...  閱讀全文

686

臺灣歷史教科書的內在錯亂 |  吳啟訥

臺灣的歷史教科書改成這副支離破碎、前後矛盾的模樣,倒也不令人意外。近30年來,「臺灣獨立建國運動」方興未艾,這個運...  閱讀全文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的君子──陳明... |  簡皓瑜

想起陳明忠先生,腦海裡總會浮現幾個牢牢抓住我的畫面。初見的震撼第一個,是一張紙。幾年前,和兩位老師一同拜訪陳明忠先...  閱讀全文

敬悼智仁勇兼備的陳明忠先生 |  林金源

光明磊落,身兼智、仁、勇特質的陳明忠先生,2019年11月21日走完他傳奇、坎坷、豐富的一生。這麼一位值得敬仰的臺...  閱讀全文

文化臺獨的真相——一個臺灣價值崩解與主... |  江南海

臺灣發生在2014年春的「太陽花」以及2015年的「反課綱運動」,是幾近政變、具有高度張力的政治事件。它們不但連續...  閱讀全文

臺獨的法西斯本質 |  陳斯俊

「不到臺灣,不曉得文化大革命還在搞」。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50週年的今天,此話聽來格外尖銳。從「砲打司令部」到「明...  閱讀全文

二二八處理委員會的組成——《臺灣事變... |  唐賢龍

(五)風聲鶴唳中的臺北(續)2.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成立〔3月1日晚,〕臺北戒嚴令雖然已經解除了,但局勢依然嚴重...  閱讀全文

美國的「毀臺抗中」計畫—... |  Jared Mc...

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冒著與美國及其盟友開戰的風險入侵臺灣嗎?顯而易見地,過去北京無意對臺灣發動一場自己無法打贏的戰...  閱讀全文

二二八死亡人數謎團之爭——(節錄) |  童清峰

二二八事件究竟死了多少人?1992年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提出的數目是「一萬八千人至二萬八千人之間」,主要是...  閱讀全文

記劉建修談屢仆屢起的臺灣地下黨人... |  龍紹瑞

劉建修(1928-2020),臺灣新竹縣人,1948年加入中共地下黨,1950、1976年兩度入獄。2020年3月...  閱讀全文

去中國化就是去人性化——解構臺獨文化鬥... |  黃國清

綠營向來標舉自己是捍衛臺灣民主自由的先驅,也就理所當然的壟斷了民主自由的發言權。所以只要有人反對他們,就是在破壞民...  閱讀全文

民進黨「親中愛臺」的幕後 |  張麟徵 史東等

史東:臺南市長賴清德的「親中愛臺」說,引來總統府發言人的附和。接著柯文哲「友中」,鄭文燦「和中」,林佳龍「知中」,...  閱讀全文

多黨競爭必然民主?一黨領導就是獨裁?—... |  林金源

目前臺灣約有超過九成民眾拒絕統一,全世界另有為數更多的人質疑、敵視中國。島內臺獨派、獨臺派拒統的真正原因,是因喪失...  閱讀全文

張方遠豈能容忍立場「多維... |  林金源 石佳音等

「去偽存真辯統獨」專欄開闢以來,《多維》雜誌是本刊重點批判的媒體之一。《多維》主體在大陸,立足北京、輸出海外(同時...  閱讀全文

從「促進統一」解析中國政制改革 |  儲建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時間開始了」。在人類歷史上,這個「時間」具有難以比擬的轉折性意義。胡風在寫那...  閱讀全文

未完成的光復 ——日本殖民統治造成的... |  唐山仁

1945年10月25日,臺籍知識分子林茂生在慶祝光復大會上代表臺胞致詞時,提出兩大重要問題:「第一、何以必須光復?...  閱讀全文

維護「發展利益」,打開臺海死結 |  儲建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修訂草案)》第二條規定:「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和分裂,保衛國家主權、統一、領...  閱讀全文

警惕法理臺獨重大風險——防範民進黨啟動釋... |  段磊

民進黨執政期間推動「釋憲臺獨」活動的可能性分析如上所述,在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司法院大法官」已做成多件涉及兩...  閱讀全文

從文明高度旗幟鮮明支持臺灣統派 |  儲建國

大陸過去支持統派不夠旗幟鮮明嗎?是的。這有點像選舉政治的「中間選民定理」,競選者為了獲勝,就極力滿足中間選民的偏好...  閱讀全文

臺海病「獨」肆虐,如何化危為機 |  何池

全球抗疫中的大國擔當去(2019)年底,一場空前嚴重的惡性傳染病──COVID-19(Coronavirus Di...  閱讀全文

葛超智看臺灣回歸中國(... |  George H...

葛超智在其1947年10月15日發表的〈臺灣回歸中國〉(Formosa's Return to China)一文中...  閱讀全文

香港回歸二十年──「一國兩制」的得失 |  凌友詩

「一國兩制」在八十年代初期提出和回歸後的嚴格恪守是有必要的。國家當時在戰略上需要香港的資金和技術,更需要向西方展現...  閱讀全文

從《港區國安法》論破解港獨臺獨之道(上... |  濟楚

今(2020)年5月,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因新冠疫情延遲召開,傳媒忽然爆出石破天驚的大消息:這次人大會議將就...  閱讀全文

中國南海維權,臺當局繼續掣肘? |  劉瑞陽

中菲南海仲裁案於2016年7月落幕,但裁決陰影仍籠罩在中國南海維權作為上空。由於越南意圖效尤,正醞釀第二波南海仲裁...  閱讀全文

論中國法學界的守正創新(中) |  柯華慶

守社會主義之正關於國體的劃分,中國政治學界和法學界長期接受馬克思的階級統治理論或者亞里斯多德的統治類型劃分。然而,...  閱讀全文

重刊:羅夢冊《中國論》之二——重新認識... |  羅夢冊

第一講 中國之國之自我再認識(續)第二節 「中國之國」之自我再認識自然,我們所說的這一個「知」,不是「妄自尊大」之...  閱讀全文

「子曰」之如是我聞——《論語》我讀之緣... |  石佳音

寫〈《論語》我讀〉是一種嘗試,試著透過《論語》,跟兩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對話。然而,這個嘗試完全出於意料之外。我在19...  閱讀全文

試論多元一導的華家意識形態 |  柯華慶

每一個政黨、國家和民族都有也應該有自己的正統意識形態,意識形態為人民大眾提供了這個世界「是什麼」及「應該是什麼」的...  閱讀全文

紀念甲午 兩岸更應聯手保釣 |  林金源

銘傳大學今、明兩日舉辦「甲午戰爭120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該會除邀郝柏村致詞之外,據聞馬總統也將與會。回顧甲午,...  閱讀全文

從中西文化差異談美國庸人自擾的「修昔底... |  孫若怡

二十世紀末葉以來,由於中國穩步而快速的發展,美國朝野上下乃提出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知名國際關係和外交政策學者、哈...  閱讀全文

從「刀郎現象」談文化自覺 |  吳啟訥

一、對外開放與文化主權主持人:各位朋友您好,我是史東,在今天節目中想要談的是一個最近相當熱的話題,但是今天我相信我...  閱讀全文

《臺日漁業協議》的真相(上) |  高聖惕

前言擁有美國哈佛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的馬英九在2008年成為臺灣領導人後,積極尋求解決臺灣周邊涉海爭端,期盼使用國際...  閱讀全文

中印邊界問題的回顧與展望 |  吳啟訥

目前世界上對於中印邊界問題有真正瞭解的人很少,即使是不抱偏見的人,看地圖時的第一感覺仍是「在中印邊境爭議裡,印度是...  閱讀全文

中國為什麼要感謝戈巴契夫 |  宋魯鄭

戈巴契夫,蘇聯末代總統、蘇共末代總書記。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末代領導人,其下場大都頗爲凄慘。俄羅斯最後一個沙皇被滿...  閱讀全文

中國什麼時候承認塔利班政府? |  宋魯鄭

塔利班以秋風掃落葉擊潰美國和北約支持的阿富汗政府軍之後,世界馬上就面臨一個外交難題:是否以及什麼時間對塔利班政府給...  閱讀全文

國民黨賣國求辱 民進黨飲鴆止渴?——─... |  傅國仁

抗戰勝利後,國人企盼和平,蔣介石卻堅持以軍事手段解決國共之爭,一手撕毀政協決議,挑起內戰。由於失去民心,最終於19...  閱讀全文

印度不會助美遏制中、俄 |  宋魯鄭

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印度由於一定的實力、地理位置、西方民主制度以及和中國的領土爭端而成為美國理想的戰略合作夥伴。縱...  閱讀全文

喜瑪拉雅秩序的解體與印度擴張 |  吳啟訥

中印領土之爭始於1950年代末期。在龍象相爭期間,在冷戰中對立的東西方陣營竟然忘卻意識形態之爭,不約而同地站在印度...  閱讀全文

《臺日漁業協議》的真相(下) |  高聖惕

臺日締結漁業協議之批判與反省《臺日漁業協議》簽署後,華人世界中「臺灣出賣主權,換來漁權」的指控油然而生,以下對此種...  閱讀全文

美國共和黨已成最危險組織 |  Noam Cho...

問:是那些決定性因素,造成美國史無前例的民眾憤怒,並讓大選產生如此結果?答:11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Word Me...  閱讀全文

威逼利誘、坑矇拐騙的美式外交—... |  編輯部 張菀庭等

問:展望未來,(美國)國務院如何因應21世紀的科技挑戰呢?答:在我們的展望中,有兩件事我認為絕對至關重要。再過兩週...  閱讀全文

美國經濟問題的禍首是財團的貪婪,不是中... |  張瑋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於2019年5月27日刊登世界著名經濟學家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Sach...  閱讀全文

以戰止戰、以武止戈:中國必須做好與美國... |  儲建國

中國長期堅持「戰略機遇期」的觀點,尤其是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重申這一觀點,是非常難得的,對於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和...  閱讀全文

論人民民主法治 |  柯華慶

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100歲生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經過28年艱難曲折的鬥爭創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說中國...  閱讀全文

美國逼迫臺當局棄守南海權益內幕 |  劉瑞陽

2019年12月2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時提到:「美國等西方國家正加大干涉中俄...  閱讀全文

《開羅宣言》80週年望統一 |  石佳音

八十年前的《開羅宣言》,是大陸時期國民政府外交上的最大成就,但也正是其外交地位的轉捩點。從此國府盛況不再,日益受到...  閱讀全文

美倡保護主義 中國看好拉... |  Andreas ...

德國廣播電台的記者指出:就在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大陸譯為特朗普)大聲倡導保護主義之時,中...  閱讀全文

後新冠肺炎世界——資本主義、全球化... |  吳啟訥

從某種意義上說,資本主義、全球化、民族主義等近代現象,都是瘟疫的產物。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得到一個檢視資本主義...  閱讀全文

新冠疫情背後的隱憂——《禁止... |  薛楊 王景林等

生物安全關乎一個民族的生存、一個國家的穩定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對地區安全乃至全球戰略平衡有著深遠影響。面對生物...  閱讀全文

1879年以來琉球法律地位始終未定——... |  張海鵬

我首先祝賀第四屆琉球冲繩學術國際研討會成功召開!藉此機會提出我個人對琉球問題的一點感想,向各位請教!琉球問題正在引...  閱讀全文

琉球獨立如何實現?(二)——《... |  松島泰勝 風花等

第二節 非暴力獨立運動獨立運動是否構成內亂罪?自從2013年「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成立以來,日本國內既有表示...  閱讀全文

琉球獨立如何實現?(四)——《... |  松島泰勝 風花等

第四節 向全世界的小國學習琉球也將成為小國從世界上小國誕生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不同於「近代民族國家」的另一種國家形式...  閱讀全文

1949年後臺灣對琉球政策的演變(下) |  石佳音

四、民進黨主政後的變化國民黨在1971年失去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後逐漸放棄統一目標,轉為獨臺,但並未改變對「琉球地位...  閱讀全文

Soivereignty... |  George H...

本期接續今(2017)年2月號,繼續譯介美國情報人員葛超智在1945年4月25日發表於《遠東研究》(14卷8期)的...  閱讀全文

理想的彩虹與現實的陰影──戰後亞洲秩序... |  吳啟訥

對亞洲其他被殖民國家的支持蔣介石在支持印度、韓國獨立的同時,也希望維持印度、朝鮮半島的統一,顯示他對於維護亞洲自身...  閱讀全文

琉球獨立如何實現?(三)——《... |  松島泰勝 風花等

第三節 基於法律和人民同意的獨立日本政府如何看待獨立?1997年2月,來自琉球的眾議院議員上原康助圍繞「琉球獨立」...  閱讀全文

琉獨與臺獨的差異 |  吳啟訥

「琉球獨立」思潮與「臺灣獨立」運動的有2項外觀上的共同點。第一,二者發生的地點接近:同樣出現在身處東海,且互為近鄰...  閱讀全文

琉球歷史文化考察記 |  張海鵬

2019年10月31日凌晨,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琉球冲繩島首里城被一把大火焚毀,東亞各國一片唏噓。許多中國人為之惋惜...  閱讀全文

1949年後臺灣對琉球政策的演變(上) |  石佳音

一、 前言琉球群島介於日本與臺灣之間,不但是圍困中國的「第一島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日本向南侵略臺灣的必經之路。...  閱讀全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