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
|
甲辰年冬月廿十
連載首篇 | 上篇 | 下篇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時論短評 > 正文

現代化與中國政治文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真實的議題嗎?」系列之二

作者 | 吳啟訥
吳啟訥: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

〔如須轉載,請先徵求《遠望》同意,並於文首註明出處,全文刊載(不得隨意更動內容)。〕


回顧西歐文藝復興和英國工業革命,我們看到其中貫穿著背離希臘─羅馬傳統和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過程。十九世紀中期以來,在對這個「背離」過程的描述中,被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悄悄吸收的中國因素卻長期遭到忽略。

我們知道,西方相對深入地接觸中國的開端,是路易十四時期的傳教士和伏爾泰、萊布尼茲的人文主義思想家。這些學養深厚、心胸開放的知識分子在面對與西歐文明體質差異巨大的中國文明時,用開放的眼光察覺到中國文化的長處。遺憾的是,伴隨西歐現代化運動中由殖民侵略與階級壓迫所帶來巨大利潤的持續累積,西方知識分子開始封閉、傲慢,重新恢復了一神教文化中「上帝選民」的自信;與此同時,中國的知識菁英也對自身的文化產生深層懷疑,很快發展自身的「現代化」想像,把「現代化」的路徑設定在「全盤西化」的方向上。十九世紀中期以來,西方與中國歷史的同步轉折,導致「現代化」論述和「現代性」定義中,中國因素遭到刪減。

歷史的真實是,源自西歐的現代化運動從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吸收到幾個方面的養料,包括:一,從血緣政治到公共政治、從宗教政治到世俗政治的轉化;二,從細胞分裂式的民族國家創建到民族國家間的政治整合;三,文化寬容、宗教寬容和私人生活寬容。

傳統中國政治是從農耕定居社會的家庭出發,將家庭倫理外延、放大,成為社會的政治倫理,並進一步將家庭倫理和政治倫理再外延成為更大範圍的虛擬血緣關係,將亞洲大陸東部大的地理範圍之內的所有人群想像成為同一祖先、不同分支的後裔,由此形成大範圍的「天下」──傳統東亞國際政治秩序。在這個秩序中,表面上有單數最高君主和複數藩屬的尊卑關係,在現實中是各個政治單位之間平等互動的關係,這與現代國際政治當中表面的國與國平等,但實質的不平等構成明顯的對比。

與此同時,正因為這種家庭倫理政治是基於虛擬的血緣關係,它在現實政治當中並不強調真實的血緣,這與西歐和日本重視從君主到人民各個階層的嚴格限定的遺傳血緣關係也具有根本差異。以這種認知為基礎,中國在西元前三世紀就以官僚—郡縣體制取代了──在西歐和日本長期實行的那種──基於血緣、血統的封建政治。中國的公務員是由才能、德行和政績來決定任用資格,六世紀末期之後實行的科舉制度,更是構築了中國政治的核心結構,而這一制度就是現代世界文官制度的前身。它不僅擴大了階級流動,也保障政治和行政的穩定、延續。

在中國農耕社會的生活模式當中,宗教長期扮演心靈撫慰和民間文化活動的輔助性角色,宗教政治化的傾向難以擴大、延續,這就使得中國政治呈現世俗性。中國政治始終把「蒼生」置於「鬼神」之前,中國宗教的最高信仰也具有世俗的特徵,即它將「天命」定義為民眾利益的最高呈現,其中包含民眾的生存權益、基本政治權益和自由權利。

這種信念進一步擴大成為國家政治層面的「正統」觀念。「正統」包含「道統」和「大一統」兩個層面。「道統」是指政權傳承的合法性。合法性的核心,是指施政符合民眾的基本利益,才能夠得到「天命」──也就是中國文化當中的最高道德意志──的授權。「大一統」是針對傳統中國主要經濟區域農業定居的生活型態之下,一旦發生權力中心多元化、分散化,就會加劇各個權力中心範圍內的社會不平等、發生各個權力中心之間爭奪勢力範圍的暴力衝突的規律,所衍生出來的旨在終結不平衡與惡性競爭的理性思考和理性選擇。

與西歐、日本的傳統相比,中國的宗教思想和政治思想充滿理性色彩。當代世界上的國家型態與國際關係型態,仍然是以西歐的國家型態與國際關係型態作為範本,但這種態勢的形成並不見得代表歷史趨勢,也不見得是歷史的必然。

西歐現代國家型態和國際關係型態的形成有長期的歷史淵源,即小規模的、中等規模的區域社會在與區域宗教、區域語言等文化現象密切結合之後,形成區域化的政治現象。儘管作為高級宗教的一神教本身並不是地域性的,但宗教具有不可避免的政治化本能,使得它與地域因素結合之後呈現為教派對立、教區利益對立,這種對立在與地域世俗政治的互動中進一步固定化。

整個西歐的地域世俗政治的分散化現象,亟需以軍事力量作為其穩定的基礎,這樣就需要對內以較大規模的稅收建立軍國,這就使得政治勢力範圍內部的階級化與階級固定化現象日益擴大。「階級」成為貫穿西歐社會、歷史的長期話語,馬克思歷史觀的核心話語就是「階級」和「封建」,它所呈現的就是西歐這種小規模區域政治固定化、封閉化;階級現象固定化、封閉化的描述,這是我們理解西歐歷史的關鍵。與西歐相較,位於東亞大陸的中國的內部政治因為規模龐大呈現地域的開放與階級的流動,形成一個政治上的開放體系。

西歐政治的封閉性,使得源於西歐的現代化遭遇發展的瓶頸。英國文官制度的建立是對西歐傳統血緣政治的修正;從拿破崙時代發端的歐洲政治整合運動,同樣是擺脫這種封閉性的努力;西歐的左翼政治運動,更是針對西歐社會的階級封閉性所做的反抗。而這些現象背後,其實一直有延續兩千年的中國政治經驗的背景。

然而我們看到,歐美的選舉政治在極大程度上損害著文官制度的公平與效能;歐洲政治整合運動迄今舉步維艱;歐美的階級分化趨勢依然不斷擴大;歐美世界對亞非拉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持續進行。面對這樣的世界,中國政治文化的開放性,為人類的現代化提供了令人期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