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
|
甲辰年十月初二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社論 > 正文

中共十九大後的新中國

作者 | 主筆室
主筆室:《遠望》雜誌

〔如須轉載,請先徵求《遠望》同意,並於文首註明出處,全文刊載(不得隨意更動內容)。〕

中共十九大於10月18日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宣讀了長達3萬2千多字的報告,對中國未來方方面面的發展作出長遠規劃。大會在24日閉幕前,通過了黨章修正案,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不但宣示了習近平在中共黨史上的地位上看毛澤東、鄧小平,同時也宣告他將領導中共和中國進入「新時代」。25日,十九屆一中全會產生了新一屆的政治局常委,其中沒有按往例納入接班人選。這一切,都顯示習近平正力圖打破常規、開創新局。

但是,與大陸一海之隔的臺灣,對對岸正在發生的大事,卻彷彿視而不見。蔡英文在十九大前就先在10月10日重申她的「四不(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原則;陸委會除了對大陸堅持「一中」表示遺憾,仍繼續單方面呼籲「共同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立法院裡繼續上演政黨惡鬥;所有的公共政策議題還是處在擺爛狀態。臺灣對中共此次大會唯一的迅速反應,就是在10月初註銷了十九大10位臺灣黨代表中唯一在臺土生土長的盧麗安(和她兒子)的臺灣戶籍。

於是,臺灣這隻鴕鳥繼續將頭埋在土中享受「風雨中的寧靜」。可是,「新時代」不會等候臺灣。十九大後的新中國仍然會在人類歷史上逐漸展開她的美麗畫卷。在其中,也包含了臺灣的未來。

在這個新中國的藍圖中,我們看到大陸將接續傳統,開創新局,促進統一,完成復興。


以文化自信接續傳統

我們在今(2017)年9月號社論中指出:中國要復興,就必須恢復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而最根本的自信,就是對自身民族的文化創造力的自信,也就是文化自信。我們必須首先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高明之處,體會到中國文化對於人類前途所能發揮的貢獻,然後就會對這樣的文化傳承感到高度的自豪與自信。有了這樣的文化自信,所有其他的自信才有堅實的基礎,中國人才能不卑不亢地面對世界其他民族,擔負起這個古老而偉大的民族對人類的使命。在這一方面,與臺灣最近二十餘年的「去中國化」逆流相反,大陸正走在「再中國化」的正道,重新評估、接續中國傳統,建立文化自信。

習近平不但重視文化自信,還將由此建立的文化認同視作民族認同與復興的心理基礎。他認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就是建立文化自信、接續優秀傳統、增強文化認同,進而促進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整套工程規劃。

文化建設是價值理念及思想觀念的轉化工程,不像物質建設那樣可以以行政手段劍及履及、強力推行,更不能僅憑「訓詞」、「運動」來揠苗助長。但是只要大陸持續打造有利於文化復興的教育體制、學術風氣與社會氛圍,中國傳統文化本有的感人力量自然會逐漸發揮作用。對此,十九大報告第七段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我們相信:新中國將「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這樣的新中國,才是全世界中華民族引以為榮的偉大國家,也才有資格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走向未來。


以制度建設開創新局

美國政治學者杭廷頓早就指出:「現代性」將帶來穩定,但「現代化」的過程則會造成政治體制超載而易生動亂。可是如果不啟動現代化,國家又永遠貧窮落後,難免挨餓、挨打,無法立足於世界。這就是從改革開放之初,我們經常聽到的兩難悖論:「一收就死(或一管就死),一放就亂」。依此悖論,中國的改革開放幾乎注定左支右絀,難以成功。

從表面上看,這樣的悖論似乎已被歷史證實。

1978年以前的計畫經濟,某種程度證實了「一收就死」。此後直到1989年的風波,又彷彿見證了「一放就亂」。其後直到1992年,大陸看似又將走回「一收就死」的「鳥籠經濟」,然而鄧小平卻以「南巡講話」推動了第二波更深入的改革開放。不過,在新一波的開放大潮中,伴隨經濟發展而來的官場腐敗和貧富差距引起的民怨,導致群體性事件日益增多,甚至自2011年起連續3年國內的維穩費用預算超過軍費,又彷彿再度證實了「一放就亂」的無奈。於是,自從習近平於2012年接任總書記以來,就以反腐倡廉和扶貧脫貧作為重大任務。但是,一方面為了打擊體制內長期長成的結構性貪腐,另一方面也為了落實地方政府較無意願執行的扶貧脫貧、及其他各種對應於「新常態」的政策,習近平勢必加強集權中央,鞏固以他為核心的領導中樞。結果,這幾年中我們又不斷看到有人認為中國又將走回「一收就死」的老路。

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思考這個悖論的原因,再仔細觀察習近平治國理政的作法,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首先,「一收就死」,是因為政策不對;「一放就亂」,則是因為制度不良。由於中國各地方的情況和條件千差萬別,為了摸索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勢必適度放權於地方政府及市場經濟。否則一旦收權於中央(及政府),就會損及地方的積極性和市場的合理功能,導致「一收就死」。可是,如果中央已有正確的政策,則集權中央及政府並不會導致死水一攤。同理,過去雖因制度不良,無法約束官箴、落實中央的政策,導致「一放就亂」。但如能建立合理有效的法治制度,那麼放權並不必然造成官場與社會的混亂。

關於這個兩難悖論,鄧小平提出兩手策略:針對「一收就死」,他提出「發展是硬道理」(所以要放);針對「一放就亂」,他強調「穩定壓倒一切」(所以要收)。但是,從江澤民到胡錦濤,幾乎都只能治標,而無法提出跳脫這個難局的根本辦法。直到習近平上台,抓到要害,結合制度建設與合理政策,並堅持以制度推行政策、落實政策,才使中國有可能跳脫這個兩難悖論。

習近平在2014年10月23日於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上說:「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這就一針見血地提出了:要以「立法」(制度建設)來「治事」、「治人」。依此思想,他可說是中共歷史上最重視制度建設的領導人。以十九大報告來說,其中的關鍵詞出現頻率最高的,不是別的,就是「制度」(包括「制度建設」)──總共出現100次之多,甚至高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70次!此外,還有「法治」(34次)和「依法治國」(19次)兩個高頻詞語,都說明了習近平對「以制度推行政策」的重視。

因此,習不斷強調:以黨紀國法「從嚴治黨」、「從嚴治吏」;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要「讓制度、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嚴防違法違紀的「破窗效應」。在實際作法上,他更打破「刑不上政治局常委」的積習,針對高級幹部開始抓法治建設。過去5年來,省軍級以上幹部及高官「落馬」了440人,其中含中央委員及候補中央委員43人(占總數11.4%)、中央紀委9人(占總數7%)。這些人中,包括了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等大老虎。只要這樣的做法持續下去,大陸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就能成功。而只要官場風紀能改善,大陸政府的施政能力必然大幅加強,更能有效地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除了反腐與扶貧外,十九大報告裡還宣稱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可見健全市場機制已是大陸的既定政策,因此過去5年不斷集權中央,已能做到「收而不死」。同時,因為習是以「約束公權力」的「制度建設」來推行其他政策,所以在「收」中含有「放」,並可做到「放而不亂」。有如李克強總理在2013年5月13日國務院全國電視電話會議上說的:「既要落實放權的責任,也要落實監管的責任,兩者齊頭並進,既防止放不到位,又防止出現監管真空,一定要走出『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

十九大後的新中國,將如此繼續以制度建設開創新局,做到「收而不死,放而不亂」,而後就能收放裕如,最終破解困擾中國以及其他許多開發中國家的「一收就死,一放就亂」的悖論。這將是中國的發展道路對世界其他開發中國家所做出的最大啟示。


以國家發展促進統一

十九大報告中,並沒有提及令臺灣當局擔心的統一時間表,甚至也沒有提到「融合發展」,反而重申了本有人以為不會再提的「九二共識」、「和平統一」、「和平發展」,以及民進黨政客口頭接受的「兩岸一家親」。這使得某些臺獨及獨臺人士又開始滋生幻想。實際上,此次大陸不但明確了九二共識的核心意義「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排除了獨臺國民黨以「各表」混淆「一中」的慣用手法,並以「六個任何」(「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向臺獨民進黨強硬表態。此外,該報告重申「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提出了暗含兩岸統一在內的「國家發展時間表」,將以全方位的發展來促進統一。這樣,既可以有「時間表」的效用,防止兩岸問題拖延不決,又可以減少不測的風險,減低統一的成本。

在這個國家發展時間表上,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在這段期間要注意的事項包括「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然後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再分兩個階段:2020-2035年間,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與此同時,在軍事建設上,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然後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再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在這個具體的時間表裡,大陸當然不會容許臺灣問題(「重大風險」之一)干擾國家的發展。換言之,時間不會站在臺獨或獨臺這邊,臺獨的空間只會越來越緊縮。

為了補充這個時間表,習近平在10月25日講話中又把未來幾年的時間節點與目標細化: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我們很難想像,大陸會容許臺獨在未來這幾年做出任何「殺風景」的舉動。

不僅如此,由於習近平在十九大上並未安排明顯的接班人,因此始終有傳言他有可能在2022年爭取連任第三任總書記。但無論他會不會連任,他在這一任結束前都必須在反獨促統上有所作為,扭轉臺灣背離大陸飄移的趨勢。因此,他決不會再如在馬當局時期那樣繼續坐視臺灣局勢惡化。

然而,臺灣在2018年底要舉行地方選舉,2020年又是「大選年」。這兩個關鍵時間點都已被大陸的發展及建軍時間表「籠罩」在內──尤其是大陸時間表上特別強調的2020年。事實上,從大陸的時間表看來,臺獨與獨臺已經沒有前途了。只要大陸持續打擊臺獨的「國際空間」及法理正當性,蔡英文所面對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而國民黨如不改弦易轍,回到孫中山的國家統一立場上來,這個黨將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世界潮流 浩浩蕩蕩 順之者昌 逆之者亡

在國際政治中,流傳著所謂「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意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為了避免被取代,也必然防堵新興大國,於是戰爭將不可避免。但是大陸卻致力於將中國復興與人類整體利益結合,使之成為人類的共通利益。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要「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並且宣誓:「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現在大陸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開始帶動整個亞洲、歐洲、非洲的共同發展。當中國的復興成為全球人類的期盼,孫中山說的「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就將應驗於臺灣的未來。

十九大不止擘劃了新中國,也描繪了新世界。雄圖偉業,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