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
|
甲辰年三月十正
連載首篇 | 上篇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社論 > 正文

破解人造「天然獨」

如何改變蔡英文的「現狀」?(四)

作者 | 主筆室
主筆室:《遠望》雜誌

2014年3月爆發的「太陽花」之亂,是1994年起長達20年的臺獨教改與去中國化的成果總驗收。此亂顯示:「臺獨」在臺灣年輕群體中已成主流價值。於是,蔡英文在2014年7月19日宣稱: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的價值,已經變成年輕世代「天然成分」──此即所謂「天然獨」世代。基於此一判斷,民進黨相信:隨著選民中「天然獨」世代所占比例日益增加,臺灣選民板塊「綠漲藍消」已呈定局,國民黨即將永遠出局;而大陸在別無選擇之下,只能向島內現實讓步。

2014年11月底的「九合一」地方選舉,民進黨空前大勝,更使他們對2016年重新執政充滿信心,而這次大選將是在民意和選票上壓倒國民黨的全面勝利。既然勝券在握,那麼民進黨就不需要在臺獨立場上做任何退讓。因此,他們既不「凍結」臺獨黨綱,也堅持否認「九二共識」。與此同時,他們既然自認為已終局性地贏得了島內政局的主導權,所以也不再需要推動「正名制憲」,而可以僅憑釋憲落實「法理臺獨」。換言之,只要繼續維持「島內綠化」及「兩岸分治」的內外兩方面「現狀」,時間自然對他們有利。本此確信,蔡英文便在2015年4月9日拋出: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是「維持兩岸現狀」。

鑑於蔡英文所謂「現狀」的危險性及欺騙性,我們從去(2017)年12月號起連續發表「如何改變蔡英文的『現狀』?」系列社論,指出:其本質上是要鞏固「臺獨執政現狀」,目的在深化法理臺獨、重建威權體制,方法上則接續國民黨當年以情治單位製造恐怖、以反共宣傳抗拒統一。因此,蔡英文的「維持現狀」對兩岸中國人而言都是深具攻擊性、破壞性的。

 

不可鼓勵民進黨對維持現狀的信心

實際上,蔡英文已親自揭穿了其「現狀」的臺獨真面目。

通常民進黨政客出於各種實際考量(如與大陸交流或避免美國困擾),對臺獨立場多少有些遮掩。但賴清德卻從不迴避表態。2015年9月30日,臺南市長賴清德在市議會裡連說三次「我主張臺灣獨立」;去年7月7日,他在接受電台專訪時表示:兩岸關係「基本上是一個國際關係」;兩個月後,蔡英文任命賴為閣揆,他隨即在 9月26日於立法院公開宣稱:「我是個主張臺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此後,他以行政院長身分,多次重申他是「臺獨工作者」。對於賴這樣的表態,蔡英文認為這是「誠實」,予以肯定,但是她同時指出賴清德還是支持「維持現狀」。蔡英文已是明確承認:她(以及賴清德)所要維持的「現狀」,就是賴所說的「臺獨工作」。

大陸曾將蔡英文就職講話定調為「未完成的答卷」。2016年6月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提出只要表達「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和「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即可視為及格。而蔡卻任命將兩岸關係視為「國際關係」的「臺獨工作者」為閣揆,豈非與此及格標準背道而馳?

然而,由於大陸並未在民進黨全面執政後立即實現「地動山搖」的警告,而且有些人始終以「法條臺獨」(制憲、修憲)作為「法理臺獨」的必要條件,於是對蔡英文以釋憲落實法理臺獨的手法缺乏戒心,甚至仍認為她有可能接受九二共識而繼續等待蔡「完成答卷」,使得民進黨至今仍以為他們的「現狀」真能維持下去。今年3月28日,前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在臺北開會時就表示:「蔡(距離承認九二共識)就差這麼一點點」。劉的言論固然是出於善意,但難免使人以為蔡英文口中的「現狀」幾近人畜無害,只「差這麼一點點」就可以導回正軌。這種言論事實上只會鼓舞民進黨「維持現狀」的信心。

現任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曾在去年10月兩度以「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說明蔡英文所謂「兩岸現狀」。在賽局理論裡,「納許均衡」是指任何參賽者都不想片面改變策略選項的狀態。這就是說:在蔡英文想要維持的「兩岸現狀」中,即使沒有談判、協商,但雙方都不願意片面改變現行政策,於是達成了「均衡」。陳明通認為:「只要我們能守住這個均衡,未來30年兩岸關係不會有顛覆性的改變」,然後民進黨就會「有更多時間從事內政改革」。可見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的目的,是要抗拒統一、爭取時間,以徹底摧毀國民黨、深化法理臺獨(即所謂「內政改革」)。而陳明通認為這樣的兩岸「均衡」已然達成,至少可以維持30年──直逼第二個「一百年」的中共建政100週年。試想:如果蔡英文的「現狀」真的維持30年,也就是到本世紀中葉,臺灣仍是臺獨執政、兩岸仍然未能統一,那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如何實現?

所以,我們對蔡英文的「現狀」必須高度警戒,積極改變。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臺獨執政的「現狀」是在長期的歷史中累積而成,其中包括(而不僅止於)日本殖民統治、國民黨白色恐怖與反共宣傳、臺獨教改與去中國化等深遠惡因。《遠望》作為反獨促統的園地,將長期關注改善「現狀」的原則與方法。本系列社論的目的只是揭穿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的真相,不可能窮盡所有改變此「現狀」的當務之急。但是,我們至少不能無意中「鼓勵」他們的自信,使他們誤以為達成了「均衡」,於是擇惡固執,遺害蒼生。此外,我們更需要認清民進黨對其執政現狀的信心之社會基礎,即所謂「天然獨」的性質,以便對症下藥,謀求治本之道。

 

「統獨」問題的兩個層次

在臺灣社會裡,所謂「統獨」問題有兩個層次。其一是「國族認同」,也就是對自己的國族歸屬的認定,這是帶有根本性的自我界定,一旦確定,就不易改變;其選項通常包括「中國人」、「臺灣人」,以及「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其次是「統獨傾向」,即對兩岸關係具體走向的預期與態度,這個層次容易被短期因素(新聞事件、政策)及利益考量而改變,而其選項通常包括統一、獨立,及「永遠維持現狀」。我們在理論上做此區分,就可以明瞭:「臺獨」有可能對中國友善而反對統一(如「兄弟之邦」論),也可能接受「統一」但非心甘情願(只因有利可圖,或逆來順受)。所以賴清德講得出「親中愛臺」,柯文哲更愛講「兩岸一家親」,但是他們不會主張「兩岸同屬一中」(兩岸一國)。至於那些曾參與「太陽花」之亂的學運分子去大陸就業謀職,也可能是權宜之計,無涉於其內心的國族認同。事實上還存在以下的可能性:某些人接受(或預期)兩岸統一,但其實並不真正認同中國──有如香港在回歸20年之後,卻有某些完全在「統一」之後成長的年輕港人自認不是中國人。

因此,要達到真正的統一,就必須在「國族認同」層次上達到「心靈契合」。「和平統一」的前提是在統一之前達到兩岸心靈契合,眼前看來已非易事;但如果在統一之後仍達不到心靈契合,那麼連「統一之後的和平」也有困難,而臺灣將成為更大的香港,甚至被外力用來作中國內部顏色革命的基地。

臺獨政客深知「國族認同」對於「統獨」議題的根本性,因此致力於在教育體系內推動臺獨教改,並在方方面面推動「去中國化」,經過20多年的努力,人為打造出在心靈上與大陸中國人區隔且對立的「天然獨」世代。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4月25日指出:沒有「天然獨」,只有「人造獨」。這是正確地指出了:所謂「天然獨」,其實是臺獨刻意「人造」的成品。其所以看似「天然」,並非真的「天生如此」,而是「自幼人造」使然。但是,這些年輕世代在成長過程中被打造成「人造獨」以後,「臺獨」就與其誤以為的「尊嚴」感結合,若要再將其國族認同扭轉回歷史與文化的正軌,並非易事。

我們如果不理解「天然獨」的性質及其「人造」的方法,將很難有效遏制臺灣社會綠化的走勢,即使在統一之後,也不易撥亂反正,重建臺灣人的國族認同。

 

「天然獨」的製成原理

臺獨分子從日據時代的「皇民化」經驗得知:人造的國族認同必須自幼做起。但是如何系統化地進行這種社會心理工程,其方法論則來自於主張建構論(constructionism)的民族主義論著,如美國學者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獨學者吳叡人將此書翻譯成中文,並在〈導言〉中指出三點書中要旨,從中可以窺知他們打造「天然獨」的基本原則:

一、「『民族』這個『想像的共同體』最初而且最主要是透過文字(閱讀)來想像的。」以往中國人的國族認同是經由儒家經典的文字(閱讀),現在要人造出「天然獨」世代也必須透過另一套文字(閱讀)。因此,「國族認同」是透過教育與學習而傳遞的「大傳統」,不是透過習俗而傳承的「小傳統」。因此,綠營只要貫徹「臺獨教改」,就可完全無懼於大陸推動的民俗(如媽祖、關公等信仰)交流。

二、「想像『民族』最重要的媒介是語言,而語言往往因其起源之不易考證,更容易使這種想像產生一種古老而『自然』的力量,無可選擇、生來如此的『宿命』,使人們在『民族』的形象之中感受到一種真正無私的大我與群體生命的存在。」只要臺獨成功地打造出一個語境,在其中「中國」與「臺灣」不再彼此重疊與包容,而是完全互斥的兩個概念,就會使臺灣人從牙牙學語開始,其所學到的語言概念就會使他們將「臺獨」(臺灣不屬於中國)視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天然獨」世代就是在這種語境中成長,因此他們不像早期臺獨分子那樣悲情、自憐,反而特別自信、大膽,可以極其粗暴地攻擊、辱罵中國(如稱「支那」),或破壞孫中山、蔣介石銅像。

三、「民族歷史的『敘述』(narrative)是建構民族想像不可或缺的一環。」此所以臺獨教改必以重修臺灣史教科書為重中之重,而「臺灣島史」以及將此「史觀」落實於教科書編纂的「同心圓史觀」,就成了打造「天然獨」認同的關鍵工程。自幼在臺獨語境下成長的臺灣年輕人,其語言概念在上學讀書後又被「國民教育」體系灌輸的「客觀知識」強化,除非他特別好學深思,或其家長知道如何導正錯誤的學校教育,否則多半長成了人造的「天然獨」。

因此,「天然獨」不是在瞭解了中國大陸或統一的利弊得失之後所做的選擇。反之,其心理基礎是自幼被人為灌輸的「語言概念」與「客觀知識」。對於1994年以後成長的臺灣年輕人而言,在他們自幼學得的語言概念與知識體系中,「臺灣≠中國」就像「狗≠貓」一樣,是不假思索的「常識」,而不是思考與比較之後的選擇。

 

如何破解「天然獨」

要破解「天然獨」,首先必須知道其困難所在。臺獨教改所灌輸的「客觀知識」(或「常識」),如同哥白尼以前的「太陽繞地球運行」學說一樣,雖然違反事實,但卻符合膚淺的感官經驗,因此不易改變。人類若只從地球表面觀察,自然會得出太陽東昇西落、繞地運行的結論。如果他要能看出其實是「地球繞太陽運行」,就必須在思維上跳脫地球,從更高的視野來觀察,才能認識到正確的太陽系運行原理。同樣,一個臺灣人若只從現在的生活經驗(或1895年以來的歷史)出發,也很容易以為兩岸不屬一國。若他要看出「臺灣屬於中國」,就必須跳脫其所生長、生活的海島,從更久的時間(西周以來)和更廣的空間(整個東亞)來俯瞰,才能看出臺灣始終在中國引領的「天下秩序」中,而且從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以來,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與大陸分治。因此,在臺灣的語境與教育體制下,一個年輕人只要「不假思索」,就難免長成「天然獨」,而毫不自覺這是被政客操弄的人為結果。反之,如他要跳脫教育與宣傳的束縛,反省到自己自幼所學的語言概念與知識體系並不合理,往往需要具有相當強的是非觀念和膽識,還要願意努力重新學習,才能看清自己的本來面目。

由於人類本來就有接受與原本認知相符的資訊(或順著原有「知識」解讀新經驗)的傾向。對「天然獨」而言,大陸為促統而展現的善意與讓利很可能在這種「知識體系」內被惡意解讀為「統戰陰謀」、「糖衣毒藥」。因此,交流與讓利雖然可改變「統獨傾向」,但是在社會心理上未必能動搖、有時可能助長了臺獨「國族認同」。這就是為什麼在馬英九當政的八年裡,「兩岸擴大交流」與「島內民意綠化」同步前進,而蔡英文始終主張兩岸繼續擴大交流──尤其是年輕人之間的交流。直到今年2月28日大陸宣布惠臺31項措施,直接吸納臺灣的就業人口,等於是在經濟上統一臺灣,強行扭轉島內的「統獨傾向」,民進黨才開始感受到威脅。因為如果無法把就業機會留在島上,連「天然獨」都會流失,直接削弱臺獨的力量。長此以往,臺灣社會即使「天然獨」比例越來越大,整體抗拒統一的力量卻越來越小,最後臺獨將如同港獨,只能是在中國內部作亂的力量,而沒有脫離中國獨立的任何可能。

但是,大陸現在的作法,等於是用就學與就業的特權來吸納臺灣人,雖然可立即改變臺灣社會的「統獨傾向」,壓縮臺獨的動能,但是對長遠、最終的兩岸心靈契合作用如何,尚待觀察。而只有在國族認同層次反制民進黨製造「天然獨」的機制,進而在統一之後立即重建正常的國民教育體系,重新開始培養合乎兩岸歷史與文化的「天然統」,才能最終確保統一之後的和平。

目前島內已有民調呈現大陸對臺政策造成的「統獨傾向」逆轉,但其在「國族認同」層次的效應如何,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調研。如果我們認識到「天然獨」的國族認同是建立在扭曲的語言概念和知識體系裡,被偽造的「客觀歷史」和偽裝的「理性思維」、「普世價值」層層包裹,就不能低估兩岸心靈契合工程的難度。我們現在就必須與臺獨的「天然獨」製造程序針鋒相對,開始研討在道德、史實與史學方法上都經得起檢證的一整套歷史敘事框架,先在島內透過統派團體傳播,在大陸經由交流活動推廣,最後再經由統一後的教育體系普及、深化,兩岸才能心靈契合,中國才能真正統一、復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