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11)月24日,第二次「九合一」地方選舉夾帶著10個公投案進行投票。22個地方縣市投票結果,在縣市首長方面,民進黨輸掉了執政20年的高雄市、24年的宜蘭縣、13年的雲林縣,連同臺中市、嘉義市、彰化縣、澎湖縣,從原本13席降為6席;國民黨則趁著「韓流」外溢效應從原本6席倍增為15席。縣市議員方面,綠營所獲席次從2014年的308席(34%)降到256席(28%,內含時代力量)。12月25日各縣市議會選舉正副議長,民進黨只拿下3席(嘉義縣正副議長、雲林縣副議長),國民黨則贏得35席(19席議長、16席副議長)。在公投方面,國民黨所提出的反空污、反核食、反深澳電廠,下一代幸福聯盟提出的愛家3公投,擁核電人士提出的以核養綠等7案全數過關,而綠營偏好的東奧正名及婚姻平權等3案則遭否決。選舉當晚,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以示「負責」,行政院長賴清德、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亦皆請辭,但都被蔡英文慰留。
選後次日,藍營媒體《聯合報》以頭版頭條「民進黨大崩盤」宣告選舉結果。一夕之間,各種關於蔡英文失勢、民進黨內訌、藍營可能贏得2020大選,甚至兩岸關係翻轉等預測,突然成為熱門話題。
但是,後來的發展卻是:蔡英文雖道歉但不認錯;新潮流並未如預期地與蔡英文分道揚鑣;民進黨內不見有人挑戰蔡英文參選2020;蔡當局的去中國化、臺獨教改、「轉型正義」等政策繼續雷厲風行……。只有「拔管」一事,教育部長葉俊榮在「勉予同意」臺大聘任管中閔為校長後立即辭職,將此事與蔡英文切割。除此之外,民進黨的執政態勢基本不動,所謂「大崩盤」並未發生。
反之,國民黨仍然擁不出一個共主,毫無「趁勝追擊」的氣象;包括韓國瑜在內的那些國民黨籍縣市長,除了口頭支持含糊籠統的「九二共識」之外,也看不出積極反獨促統的傾向。除了地方層級的兩岸人員與經貿交流可望增加之外,兩岸關係並未根本緩解。於是,本月18日,大陸又恢復了自6月20日以後停頓幾近半年的軍機軍艦「繞臺」。
那麼,究竟要如何解讀這次選舉?到底這場選舉誰是贏家?
民進黨未使出全力
許多跡象顯示,民進黨在這次選舉中的作風與以往「割喉戰」大不相同,刻意走溫和路線,使國民黨得以分食更多地方政權。首先,在整體氣氛上,過去一段時間,綠媒經常發布蔡英文支持率走低、民意由獨轉統的民調;選前一週,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兩岸得獎人針鋒相對的發言,民進黨並未繼續炒作。這些現象顯示,民進黨想要使長期緊繃的兩岸關係稍事緩和,也為此次選舉的溫和作風預作鋪陳。其次,面對來勢洶洶的「韓流」,民進黨的「智多星」邱義仁不去一級戰區高雄應戰,卻守在基隆為名不見經傳的市議員候選人張之豪助選,使後者得到區區2904票而當選。此外,民進黨明知韓國瑜以前曾開車撞死人,但直到投票前夕都未加炒作;對於新北市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民進黨也只攻擊其文大宿舍案、新莊購地案,甚至把多年前陳進興案的陳年往事拿出來翻一翻,卻對最能動員深綠選民的「侯友宜逼死鄭南榕」一事輕輕帶過,更未窮追猛打。難道最擅長搞民粹、「做選舉」的民進黨竟然也會洗心革面?
以蔡英文在民進黨內的強勢領導地位,上述這些異常作法,不可能違反她的旨意。例如,張之豪就是蔡英文身邊「文稿小組」的一員,邱義仁去為張助選,應該就是蔡的安排。選後兩天,蔡英文自己也展現了與追討黨產、追殺馬英九截然不同的「民主作風」,親自向六都市長當選人(只有兩位是民進黨籍)致電道賀,並指出中央與地方有很多地方需要合作。陸委會也對地方政府與大陸交流開了綠燈。最耐人尋味的,是綠營內部對這次「慘敗」的態度。前已言之,蔡英文道歉、辭職卻不認錯;民進黨中央檢討敗選責任時,矛頭指向行政院,而非針對大權獨攬的蔡總統;臺獨教父李登輝在選後不久就在家中不慎摔倒送醫,雖意識清醒,但卻就此躲開了媒體採訪,迄今不對選舉結果置一詞。結果,蔡英文雖說要「一肩扛起」敗選責任,實際上除了少數黨內「雜音」(如游盈隆)外,基本上只見藍營政客和媒體在追究、檢討她的「責任」。
相對於2014年九合一選舉之後馬英九及國民黨的反應,民進黨在此次選後並未顯露敗像。那麼這次「敗選」究竟應如何解讀?簡言之,是不是真敗?
臺獨打造「藍綠共治新現狀」
要正確解讀這次選舉,必須了解臺獨的戰略思考。臺獨領袖們深知:要完成他們的「建國大業」,不能硬碰硬。所以阿扁早在2005年就公開承認:將國號改為臺灣共和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蔡英文則乾脆放棄正名制憲,先直接否認「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再透過2016年大選取得完全執政地位,試圖以民意逼使大陸接受「臺獨執政」的「現狀」。
在阿扁與蔡英文兩朝皆擔任陸委會主委的陳明通,在2017年10月兩度提出:蔡英文採「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做為其大陸政策的戰略目標,「只要我們能守住這個均衡,未來30年兩岸關係不會有顛覆性的改變」。在賽局理論(game theory)中,所謂「納許均衡」是指「所有參賽者都不願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一種狀態。陳明通指出,蔡英文所謂「維持現狀」,就是維持這種北京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納許均衡」。只要大陸願意接受這樣的兩岸關係「現狀」,民進黨就有更多時間從事「內政改革」──實際上就是去中國化,繼續深化臺獨的法理正當性。
陳明通所言,透露了民進黨的基本戰略思考:以時間換取空間。亦即:首先以臺獨政見(否認九二共識)贏得政權,造成「臺獨執政現狀」;如果大陸不敢得罪臺灣的多數民意,就必須容忍這樣的「現狀」,兩岸關係便形成「納許均衡」,於是就可使兩岸分治長期化、常態化,然後再逐步擴展、累積更大的臺獨國際空間。
我們可將這樣的思路表述為:臺獨擴張(民進黨全面執政)→大陸退讓→(比阿扁執政時期)更大的兩岸/國際空間→兩岸長期分治→更大的臺獨空間。
但是,民進黨的如意算盤嚴重低估了大陸堅持國家統一的決心,於是其「全面執政」換來的不是大陸向臺獨民意退讓,而是政治絕交(官方互動斷絕)、外交封鎖、軍事施壓(軍事演習及軍艦軍機繞臺)、經濟吸納。如此一來,「納許均衡」落空。大陸雖不攤牌,但逐步緊縮臺獨空間,給民進黨造成很大的壓力。與此同時,美國川普總統煽動臺獨做為衝撞中國大陸的「犧牲打」之企圖太過明顯,日本又在中、美夾縫中選擇與大陸緩和關係,二者都使臺獨擔心被美、日出賣,更加害怕兩岸緊繃可能擦槍走火,使其數十年的「建國心血」毀於一旦。於是,底氣不足的民進黨不得不改變策略,主動退讓,先取得較大的喘息空間,再爭取延長執政時間,然後再換取更大臺獨空間。
這個「先以空間爭取時間,再以時間換取空間」新思路可表述如下:臺獨收縮(釋放出地方政權)→形成「藍綠共治新現狀」→大陸放緩對臺施壓(與國民黨執政縣市恢復交流讓利)→臺獨取得較大喘息空間→民進黨贏得2020大選(「藍綠共治新現狀」持續)→大陸繼續接受「藍綠共治新現狀」(形成「納許均衡」)→兩岸長期分治(臺獨執政長期化)→更大的臺獨空間。
前後兩種思路的基本原則不變,都是放棄明目張膽的正名制憲,而以時間換取空間。其成敗關鍵,就是能否打造出大陸可以接受的「現狀」,使兩岸分治能夠長期化、常態化。
民進黨原先以為2016年藉著民選而執政就可以迫使大陸退讓,接受「臺獨執政現狀」,沒想到只是換來大陸的全面打壓。蔡當局只好主動退縮,釋放出地方政權,造成「藍綠共治新現狀」,希望大陸接受,緩和對臺施壓。如果此計得逞,那麼民進黨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在2020年大選中全面出擊,繼續爭取在中央層級全面執政。他們新的如意算盤是:只要大陸現在能接受「藍綠共治新現狀」,兩岸關係的「納許均衡」就已形成;民進黨若繼續贏得2020大選,也只是持續這個「新現狀」,大陸就沒有理由在蔡英文連任後再度緊縮兩岸關係。於是,陳明通設想的「30年不變」就有可能達成。這就是民進黨「以時間換取空間」戰略的「升級版」。
選前不久,邱義仁在基隆對記者說:「韓流」只是「暫時的現象,一陣風就過去了」,並明言:「假如這是一個結構性的改變,我覺得這才是民進黨要去擔心的。目前我看不出來有什麼結構性的改變。」可見這些臺獨領袖對30年來的臺獨教改及「去中國化」所造成的全島綠化深具信心,根本不認為「韓流」代表「結構性的改變」,可能威脅臺獨執政的大局。而這次九合一的「敗選」,實際上只是民進黨將兩岸關係從「臺獨執政現狀」調整成「藍綠共治現狀」,其調整幅度也許超過民進黨的預期,但是基本方向卻是民進黨主動選擇的。因此,民進黨當然不會深究蔡英文的「責任」,蔡也不需要就其基本政策認錯、改變。
國民黨正式成為臺獨工具
「韓流」及其外溢效應雖然看起來頗為可觀,實際上不但不代表「結構性的改變」,甚至其本身也是「全島綠化」結構的產物。
首先,國民黨先天缺乏中心思想,本來就是一個靠利益分配維繫黨內凝聚力的集團。現在的臺獨領袖幾乎全部出自國民黨,李登輝還當了12年的國民黨主席,在該黨執政時期一手提拔了蔡英文。這些人全都深知國民黨的弱點。因此,蔡英文上台後大力推動清算黨產,欲徹底拔除這個黨的傳統組織基礎。只要黨產不存,國民黨就失去了政府行政資源以外的利益來源,於是就排除了連戰這種從來沒有獨力贏得任何公職選舉(他在1996年也只是作為李登輝的副手而當選副總統)的人成為國民黨領袖的可能性。而且,由於國民黨沒有中心思想,很難將全島各地各自討好地方利益的藍營政客團聚在一起,跟民進黨競爭總統。因此,未來的國民黨領袖不但全部都只能出身於選舉,而且幾乎注定只能是地方層級的民選政客(即使是立委,也只代表選區利益)。而在臺獨教改及去中國化所造成的綠化選民結構下,就保證了國民黨及其黨人永遠只能對臺獨和民進黨拿香跟拜,不但不可能威脅民進黨的建國大業,還會以討好綠營選民、分食臺獨的殘羹剩飯為得計。
這樣的國民黨人的典範,就是被李登輝做過思想改造、充分馴化的馬英九。馬英九千方百計、念茲在茲的,就是向綠營政客證明他這種獨臺路線敷衍大陸、掩護臺獨的利用價值,希望獲得後者的接納,成為「新臺灣人」。因此,他在任八年,不但鞏固了李扁時期的所有「去中國化」成果(連他表面上推動的「課綱微調」也被歸零),還掩護民進黨從阿扁貪腐弊案的衝擊下起死回生,最後將一個更加綠化的臺灣政權交給蔡英文。馬英九所犯的技術性錯誤,是低估了民進黨堅持臺獨的決心和對中國的仇恨,不知道臺獨絕不願意在中央層級跟「中國」國民黨分享政權,以免失去臺獨路線的主導權。因此,任何有可能競爭總統大位的國民黨人,都會被民進黨敵視。這使他在卸任後身陷民進黨的追殺,卻還以為民進黨只是不明白他「愛臺灣」的「苦心」。
但是,國民黨只要繼續拒統(拿香跟拜),而又競爭不了總統(只能在地方執政),就有可能被民進黨接受為盟友。這次在「韓流」中表現亮眼的韓國瑜、盧秀燕及其他國民黨縣市長,就極有可能成功地向綠營證明他們的利用價值──緩和兩岸關係,為臺獨爭取執政的空間和時間。因為,這本來就是蔡英文在此次選舉中主動退讓的用心所在。
果然,選後民進黨立即對藍營縣市長與大陸交流開了綠燈。但對於韓國瑜接受陸媒訪問時提出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中央要跟著地方走」,陸委會立即回應:兩岸關係是中央職權,地方政府應「掌握分寸」,中央地方合作,才能同時促進經濟並維護「國安」。韓國瑜也馬上表態,說他指的是「經濟」,沒有要取代中央軍事、國防、外交的意思。至於盧秀燕,在2014年的「太陽花」之亂中,還公開說「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2016年2月,她更明言贊同國民黨改名,去掉「中國」二字。以這兩人為例,這些國民黨的地方政客都只會積極與民進黨合作敷衍大陸,而不可能挑戰臺獨。由這些民選政客領導的國民黨,從此將正式成為民進黨的政治工具。
誰是九合一的最後贏家?
如果我們看懂了這次九合一是民進黨打造「藍綠共治新現狀」的政治工程,那麼,誰是這次選舉的贏家?
短期而言,國民黨確實贏得了地方政權的較多席次。但是,民進黨透過這次選舉做到了他們所需要的「現狀調整」,馴化、收編了國民黨,還有可能爭取到較大的喘息空間,進而為2020年的大選連任鋪路。因此,就中程的得失而言,民進黨才是這次選舉的贏家。
但是,賽局尚未結束,「納許均衡」不是民進黨片面可以決定。我們衷心希望:兩岸中國人不被民進黨的「詐敗」所欺,不受國民黨的「偽統」所惑,神智清醒,實事求是,擇善固執,把統一大業進行到底,爭取中華民族的最後勝利。那麼,長期的、終局的贏家將屬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