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
甲辰年冬月十九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去偽存真辨統獨 > 正文

蔣經國加蔡英文等於臺灣共識?

再論《中時》的偽統暗獨立場

作者 | 林金源
林金源: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遠望》雜誌社社長。

〔如須轉載,請先徵求《遠望》同意,並於文首註明出處,全文刊載(不得隨意更動內容)。〕

2022年1月22日蔡英文藉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開幕典禮的機會,大打「蔣經國牌」,一來進一步裂解、收編藍營,二來把蔣經國反共、偏安的獨臺立場與作為,轉化為支持、證明臺獨正當性的資產,並把藍、綠共有的反中、拒統思維定名為「臺灣共識」。蔡的技倆仍屬臺獨的貫用思維,無足為奇,也不值一提,但是《中國時報》和《旺報》對此事的看法,則充分暴露了「臺灣第一統媒」的說理錯亂與偽統暗獨,值得深論。因此,我們在上期社論〈《中國時報》與「統媒」之間的距離〉即預告將以專文分析《中時》集團對此事的荒謬立場。

e4de79f7-bf00-46a0-9aab-79b7cfa405c6.jpeg

2022年1月22日,「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的開幕儀式上,蔡英文、馬英九、連戰和柯文哲等政要出席。會上,蔡英文表示:「蔣經國前總統堅定保臺的立場,毫無疑問也是當時臺灣人最大的共識,更是我們共同的特點」。蔡英文藉由打「蔣經國牌」收編藍營、壯大反中勢力。(圖片取自「總統府」)

 

蔣經國:拒統獨臺派始作俑者

首先,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口號,又說:「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不但不足以證明他追求統一的立場與決心,更反證他是拒統獨臺派的始作俑者。

臺獨大佬辜寬敏在其回憶錄《逆風蒼鷹》中揭露:1971年臺灣失去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前後,蔣經國就透過情治單位與他接觸,並在1972年2月下旬安排他秘密回臺面談。辜寬敏甚至透露當時李登輝在他面前直言臺灣必須獨立,而蔣經國應知李之臺獨立場(現場應有監聽設施),最終卻仍選擇李為其接班人。辜寬敏其後則回臺長住,且常與蔣的親信近臣往還。凡此種種,已可看出蔣經國早有與臺獨合作抗中拒統的決心。這亦可解釋為何迄今臺獨在推動所謂「轉型正義」、追究二蔣治臺功過時,「元凶」永遠是蔣介石,但對實際掌握特務單位、執行白色恐怖的蔣經國卻總是輕輕放過。

同理,當年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口號,也不是為了追求統一,而是在與美國《共同防禦條約》失效前夕,針對大陸促統壓力的緩兵之計,旨在提出一個大陸不可能接受的口號來「拒統」。我們從此一口號首次提出的時間便可窺其算計。

1978年12月16日凌晨,美國駐臺北大使安克志(Leonard Unger)夜見蔣經國,通知他美方與北京將在數小時後同時宣布將於1979年1月1日完成「關係正常化」,承認北京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並與臺北斷交。同一日美方也會通知臺北:美臺之間的《共同防禦條約》將依照條約規定「於廢約之通知送達另一締約國一年後予以終止」。換言之,從1980年1月1日起,美方對臺灣將無任何法定協防責任。但是,從1950年代開始,臺方不但依靠美軍保護而免於被「解放」,國民黨當局甚至臆想依靠此一條約將美國捲入國共內戰,所以它一方面堅持實施創世界紀錄的「接戰地域」等級的長期戒嚴,另一方面也與大陸始終維持劍拔弩張的交戰狀態,還不斷以軍隊騷擾大陸沿海,就怕兩岸打不起來。但如今該條約即將失效,不僅藉外力「反攻大陸」已無可能,並且一旦解放軍真的打來,臺灣將無還手之力。於是,蔣經國不得不停止對大陸的軍事對抗作態,以免自找苦吃。正是基於此一考慮,就在該條約即將失效的1979年12月10日,蔣經國未經國民黨中常會討論,突然在國民黨十一屆四中全會開幕式的書面致詞中提出了「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當天因為高雄爆發「美麗島事件」,很少人注意到蔣在同日提出這個扭轉國民黨大陸政策的重要口號。一般人都以為此一口號始於1981年4月2日國民黨十二全大會通過的「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實際上是一年多前蔣經國乾綱獨斷所提出的,只是當時被同日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新聞掩蓋了。但是,考慮到21天後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即將廢止,這個口號的「拒統」(防被統)作用也就不言可喻。

事實上,1971年北京取代臺北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之後,侷促海島一隅的「中華民國」已不可能統一中國,但國民黨又不甘由大陸主導統一,遂以兩岸制度的不同作為拒統的藉口。就如本刊上期社論所言,「堅持反獨促統立場,不附帶其他條件」是統派的第一要件,「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顯然是蔣經國迂迴拒統的表述。諷刺的是,孫中山曾說:「三民主義就是共產主義」,蔣經國竟視二主義互斥如水火,並以二者相異而拒統。凡有識者幾乎都認為三民主義在大陸執行得比臺灣還徹底,蔣以一黨之私抗拒、阻撓統一的意圖,豈不昭然若揭?

當年蔣說:「我是中國人」時,幾乎所有臺灣人都自認是中國人,此話並無特殊意義。「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前半句,才是蔣的重點,它昭告國民黨已在塑造臺灣有別於全中國的自主地位,美其名曰「本土化」,其實就是獨臺思維的濫觴。臺獨派、獨臺派都讚許蔣的「本土化」,就證明其中含獨,統派、統媒如果也瞎起鬨,不是思慮不清,就是偽統暗獨。遺憾的是,《中時》與《旺報》附和蔡英文打蔣經國牌的幾篇社論(見後),都犯此錯誤。

其次,蔡英文說蔣經國「保臺」的立場「是當前臺灣人民最大的共識」,此言不假。所謂「保臺」,就是拒統、保護臺灣免於被對岸統一,這是臺獨派和獨臺派共同的目標,所以成為全民共識。但對於統派來說,統一才能保臺——保護臺灣免受外力與臺獨侵擾。不幸的是,「臺灣第一統媒」開口閉口也跟著藍、綠一起「保臺」。

再次,《中時》與《旺報》對於蔡打蔣經國牌的評論,短短數日之內前後立場竟然不一,互相矛盾。莫非該報由於遵守「多元共存」原則,想讓讀者品嘗「一個蔣、蔡,各自表述」的不同言論?但如此錯亂的立場與思維,《中時》到底希望讀者聽進哪一個?他們設定的市場和忠心讀者又在哪裡?

2020年8月5日,臺獨大佬辜寬敏赴臺北賓館,參加李登輝的追思會,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1972年他回臺灣與蔣經國見面後,在蔣經國的安排下,辜第一次與李登輝見面並當面問李是否支持臺獨,李登輝當下的答覆是肯定的。(圖片擷取自YOUTUBE@華視新聞,〈悼念李登輝:連戰、辜寬敏赴北賓追思〉,2020年8月5日。)

2020年8月5日,臺獨大佬辜寬敏赴臺北賓館,參加李登輝的追思會,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1972年他回臺灣與蔣經國見面後,在蔣經國的安排下,辜第一次與李登輝見面並當面問李是否支持臺獨,李登輝當下的答覆是肯定的。(圖片擷取自YOUTUBE@華視新聞,〈悼念李登輝:連戰、辜寬敏赴北賓追思〉,2020年8月5日。)


《中時》批判蔡英文打蔣經國牌

一開始,《中國時報》對於蔡英文打蔣經國牌大不以為然,曾有嚴厲批評。2022年1月22日《中國時報》社論〈蔡政府打蔣經國牌:虛與實〉說:「以民進黨的黨性……,它對於必須削弱甚至消滅的政治對手如國民黨,絕對會下重手……!但對某些深入人心而一時消滅不了的價值或人物,如中華民國和蔣經國,那就會貼近融化,想方設法由『我』來詮釋。……

但民進黨真的是在緬懷或肯定蔣經國的政績嗎?這其中當然有真有假,……,為了選舉而有選擇性、權謀性的政治算計,可謂昭然若揭。

首先,民進黨既標舉蔣經國在位時『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來為其強烈反共、甚至民粹反中的兩岸政策背書,但對反共最力的蔣中正卻完全否定;如果蔣經國在位時的堅定反共備受肯定,那麼,蔣中正總統率軍民抵禦共軍的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炮戰,為何沒有得到公平的肯定,反而遭民進黨政府全面貶抑?

……蔡總統的中華民國只有72年,硬生生地捨棄了過去38年的奮鬥與光榮、苦難與屈辱,更有計畫地切割中華文化,……沒有傳承的根源,如何確定未來追求的方向?……她的中華民國是借殼上市,……是一幢只有裝潢,卻地基不穩且戶籍不清的建築。……這到底是使中華民國重生發展?或根本就是要消滅中華民國?

上述評論義正詞嚴,都能擊中蔡英文要害,也顯示《中時》反對她打蔣經國牌的立場。但同一社論的下面兩段立論卻又露出馬腳,可謂虎頭蛇尾、為德不卒。

該社論接著說:「何況蔣經國的革新保臺,也是為了有追求統一的可能,斷然不是永遠偏安一隅,甚至自絕於中華文化。」蔣的晚年,大陸屢屢遞出兩岸共議統一的橄欖枝,只要他不拒絕,願意與大陸協商,統一早就實現,何須蔣去「追求」?蔣經國的革新保臺就是拒統、偏安,已如前述,《中時》竟看不清楚,實在有虧「統媒」令譽。

社論最後以臺灣經濟受惠於大陸為由,勸蔡政府「哪些該反、哪些不必反,……應該慎謀能斷」,以免走上絕路。此話看似不錯,但這只是「利益統派」的權衡計算,萬一大陸經濟助臺有限,美、日讓利臺灣更多,難道蔡政府反中就不必忌諱?我們一再強調,統媒必須建構統一的道德正當性,誘之以利無法改變國家認同。

2022年1月24日《中國時報》小社論〈蔣經國共識〉指出:「……但他〔蔣〕晚年選擇了本土化與民主化道路,為李登輝的寧靜革命奠定基礎。……民進黨是蔣經國改革的獲利者;……,蔡總統說蔣經國保臺的立場『是當前臺灣人民最大的共識』則是還給蔣經國遲來的歷史公道。

《中時》如果了解「本土化」隱含的分離意識,就不該支持、讚許它。更關鍵的是,《中時》明明知道「民進黨是蔣經國改革的獲利者」、「本土化與民主化……為李登輝的寧靜革命奠定基礎」,民進黨和李登輝都是世人皆知的臺獨派,蔣的政策既讓民進黨獲利,又為李登輝奠基,可見它必與反獨促統衝突。當蔡英文「收編」蔣經國保臺立場為「當前臺灣人民最大共識」時,「第一統媒」豈可不批他們為一丘之貉,反讚許蔡「還給蔣經國遲來的歷史公道」?

 

《中時》批蔡偷換概念

2022年1月24日《旺報》社論〈蔡英文為什麼肯定蔣經國〉仍保持批判蔡打「蔣經國牌」的立場,該文說:「拿蔣經國的『反共保臺』作為『反中保臺』的合理化藉口,則是利用偷換概念的技巧,模糊國家的發展方向與現實處境,並不可取。……蔡英文上台後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失去對話基礎,……。民進黨這時吹捧蔣經國的『反共』不僅是為自己的『反中』背書,也為自己一面倒親美合理化。」《旺報》在此點出反共不該等同反中、綠營偷換概念、模糊國家發展方向,這些話說得不錯。

但是反共與反中只有一線之隔,就因為兩者極易混淆,所以反共才會成為臺獨的溫床。因此,兩蔣堅持「反共極端主義」必有可議之處,《旺報》不能不檢討兩蔣且一味肯定反共,卻只指責蔡偷換概念。這樣的論述對一般讀者不具「促統」的說服力,對綠營也不具「反獨」的殺傷力。雖然「強調」和「否認」兩岸文化、歷史、血緣關係是藍營(含兩蔣)和綠營之間的明顯差異,但當落實到具體外交、軍事、國安政策時,藍綠都視對岸為敵,都拒絕統一。《旺報》以「強調兩岸文化、歷史、血緣關係」證明兩蔣「反共不反中」是無實際意義的,何況兩蔣灌輸的中國歷史、文化也摻有大量反共元素,國民黨以一黨之私挑起內戰又拒絕統一,該黨自身的行為也弱化了中國歷史、文化對臺民的感召力。這些都是兩蔣的責任,也非一般臺民認知所能及。

此社論對反共政策的肯定,表達如下:「……韓戰爆發,……臺灣被美國納入『自由陣營』,必須堅持反共以換取美國軍事保護與經濟援助。……隨著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中美建交,蔣經國的反共政策也有所調整。從軍事對抗、政治正統性之爭,轉向以政治制度與經濟成就作為號召,主張『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爭取兩岸民心。……蔣經國的反共政策有其歷史背景與國際格局的因素,他……努力為臺灣的繁榮與兩岸的和平做出貢獻,這才是他為人民所景仰與懷念之處。

外力介入使國共內戰無限拖延,中國陷入長期分裂,百姓受苦至今未止。我們必須指出,韓戰促成的臺美結盟是兩廂情願、各取所需,並不是臺灣無從選擇,被動「被美國納入『自由陣營』」。《旺報》語焉不詳,等於在淡化蔣介石聯美抗中從而分裂中國的歷史責任。接著《旺報》又以「換取美國軍事保護與經濟援助」作為臺灣「必須堅持反共」的理由,《旺報》的立論真是一錯再錯。當年如果國民黨順天應人,或者信守政協決議、和平建國,或者在內戰失敗後接受中共主導的國家統一,合力建設中華,兩岸一家,再無兵戈,臺灣何須美國的軍事保護?何況,今天如果回顧「第一島鏈」的歷史,美國究竟是保護還是利用臺灣?又,中國當時雖窮,但兩岸合心,其利斷金,臺灣何須美國附有條件的經濟援助?

此社論的主旨就是為蔣辯護,說他的反共政策有其歷史背景與國際因素,但所謂歷史背景與國際因素,也就是指韓戰後臺灣「被」納入反共陣營,以及改革開放後蔣號召「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前者的本質是蔣介石援引外力抗中,後者則是蔣經國以制度為藉口拖延、抗拒統一。這和今天藍綠陣營之所為,如出一轍。難怪蔡英文打「蔣經國牌」如此順手,也難怪《旺報》為蔣辯護得如此牽強。

繼1月22日《中時》社論嚴詞抨擊蔡英文打蔣經國牌是「選擇性、權謀性的政治算計」,以及1月24日《旺報》社論批評蔡英文「偷換概念」、吹捧蔣的反共為自己的反中背書之後,該報系竟於一日之內快速轉變立場,於25、26日以連續兩篇《中時》社論讚許蔡之捧蔣「有一定的高度,也有幾分客觀性與公正性」,蔡「號召國家團結……用心值得肯定」,「讓人對她化解兩岸歷史恩怨抱以期待」。真不知《中時》究竟是昨非今是?還是昨是今非?

 

《中時》對蔡英文前倨後恭

2022年1月25日《中時》社論〈走出歷史仇恨,蔡總統用心良苦〉說:蔡英文22日講話的精義在「開放的態度」,「這是面對與評價歷史與先人應有的襟懷與態度」。至於藍綠陣營抨擊蔡的人,則被此社論視為「極端」,「他們的高度與格局差蔡總統十萬八千里」。

社論接著說:「蔡英文總統願以開放態度面對蔣經國歷史評價的課題,有益於綠營從偏見與仇恨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藍營人士應歡迎綠營人士走入蔣經國的歷史殿堂,以此拓展對話與溝通的縱深,尋求更多的理解共識……。

蔡總統講話的主調並沒有錯,她引用蔣經國曾說過的話,指中華民國能生存,主要是堅決反共;面對當前北京對臺灣一波又一波的軍事、政治施壓,蔣經國堅定『保臺』立場,毫無疑問也是當前臺灣人民最大的共識。

蔣經國的歷史評價既可批亦可捧,難道這就是《中時》所謂的「開放」態度?批蔣、捧蔣兩派原本水火不容,但是「面對當前北京對臺灣一波又一波的軍事、政治施壓」,掛「中華民國」這面羊頭招牌的臺灣,為求「生存」,就必須「堅決反共」。藍綠陣營在「當前臺灣人民最大的〔反共〕共識」下,就可「拓展對話與溝通……,尋求更多的理解共識」。蔡英文想要收編、攏絡藍營的說詞,《中時》都幫她說了。

1月26日《中時》社論〈化解兩岸分歧,成就歷史定位〉持續為蔡、蔣「合體」辯護。該文說:「……蔣經國繼任大位後不久,美國與大陸建交,從臺灣撤軍,並『認知』臺灣為中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遂走上臺灣化之路。」這段社論以隱諱的口氣為「臺灣化」辯解,意指它是被「美國與大陸建交」逼出來的。事實上,「臺灣化」是臺北失去聯合國的中國代表席位後,國民黨主動推動的。「臺灣化」的真正意涵就是獨臺或臺獨,《中時》社論等於也在為獨臺、臺獨辯解。

社論接著說:「……蔡總統則從蔣經國所有談話中擷取『反共』、『保臺』四個字,不能說錯,卻不完整。……既然蔡英文總統想以蔣經國路線為自己背書,就應該先釐清,什麼是蔣經國的『反共保臺』」。如果蔡能釐清什麼是蔣的「反共保臺」,莫非《中時》並不反對她以蔣經國路線為自己背書?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一個無聊問題,因為除了《中時》以蔣的重視兩岸文化、歷史連結證明他反共不反中(但這一點並無實際意義,已如前述)之外,整篇社論也沒有講出蔡、蔣的反共、保臺有何不同。《中時》不過是為自己對蔡態度的前後不一找下台階,讓該報的轉身不要太莽撞。

此文接下來的部分,支支吾吾,有如夢囈:「1987年……蔣經國表示:『中共不得不進行所謂改革,但……期望中共能夠以和平方式改革成功,絕無可能。』……從2022年往回看,要說中共的改革『不成功』,恐怕也是違心。蔣經國是造福臺灣的偉人,但他的預言並不是每一次都準確。……如果蔣經國復生,看到現在的大陸會如何評價,是否會感覺中共走在自己的路上?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又讓人深思。」《中時》似乎因為看到今天大陸的進步,所以認定蔣當年反共反得無理,但是又不願明講。因為《中時》如果承認大陸的進步,又與此社論支持藍綠同心反共的主旨相違。就在此矛盾心理下,該社論又出現下面這段與支持蔡英文承襲蔣路線相衝突的文句:

蔣經國曾經說:『中國大陸必須根除共產主義,國家統一的目標才能實現』,但說實在,今天的中共雖然打著『共產主義』的旗幟,卻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濟學界更定義為『國家資本主義』,就經濟與社會建設,大陸已有巨幅進步,臺灣人民已發現,當年隱含『臺灣就是良制』的制度優越感,今天已經底氣不足了。」總結這段話的意思,似乎是:蔣雖反共有理,但現在已經無共可反。既然如此,25日的《中時》社論為何還要認同蔡英文引述蔣經國所說:「中華民國能生存,主要是堅決反共」?

 

《中時》期許蔡英文化解兩岸恩怨

左支右絀,自相矛盾之後,該社論竟又天馬行空獲致以下結論:「期待蔡英文帶領臺灣走回蔣經國的路,是不切實際,甚至癡人說夢。但蔡英文可以釐清『反中』與『反共』兩個概念,在《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民族基礎上,重建兩岸交流。蔡英文……有走出歷史仇恨、建立藍綠共識的高度,自然讓人對她化解兩岸歷史恩怨抱以期待。

除了迂迴拒統與高調反中之別,《中時》眼中「蔣經國的路」和蔡英文的路究竟有何不同?如果蔡願意,難道《中時》期盼臺灣走回蔣經國(以制度不同為藉口拒統)的路嗎?除了蔣路、蔡路之外,「第一統媒」心中難道沒有反獨促統、長治久安的第三條路?又,前面1月24日《旺報》社論才指責蔡英文「偷換概念」,兩天之後卻又期許獨性堅強的蔡「釐清『反中』與『反共』兩個概念」,這豈非比期許蔡走蔣路更「癡人說夢」?如果真要促統,《中時》應該督促蔡的是「與對岸共議統一」,不是「重建兩岸交流」。綠營並不反對有利臺灣經貿的交流,紅、綠的交流態度差別在於:北京期望的是兩岸一家的交流,獨派堅持的是不含促統前提的「一邊一國」交流。《中時》不該看不出這個癥結,竟然不直指問題核心,還在兩岸交流上面繞圈圈。最後,蔡英文打「蔣經國牌」就是要收編藍營,強化抗中勢力,《中時》三天前的社論才責她「為了選舉而有選擇性、權謀性的政治算計」,現在卻讚她「有走出歷史仇恨、建立藍綠共識的高度」,堂堂大報怎可如此善變、搖擺?至於蔡看似「具有走出歷史仇恨的高度」,是因為收編藍營、接收蔣路線對她有利,可助她全力抗中。這樣的蔡英文,只會加深兩岸的歷史恩怨,《中時》竟然期待她「化解兩岸歷史恩怨」。我們已經不想質疑這樣的《中國時報》是否稱得上「統媒」,反而懷疑該報是否因為糾纏在臺獨、獨臺、統一三種思維當中,自己無法釐清頭緒,我手不能寫我心,導致嚴重的錯亂與矛盾?

從今(2022)年1月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與民間連續第三年共同主辦「紀念經國先生音樂會」,並發表〈為什麼要紀念經國先生?〉一文(下圖)聲明蔣經國的「六大功勞」,到蔡英文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開幕會可知,蔡英文一面大力推行「轉型正義」以鞏固綠營支持者,一面搶奪「蔣經國路線」,以「抗中保臺」對比國民黨的「舔共賣臺」,將藍營支持者收入其下。如此操作之下,「民進黨代表臺灣人」的正當性遂被大大強化。(圖片取自「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從今(2022)年1月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與民間連續第三年共同主辦「紀念經國先生音樂會」,並發表〈為什麼要紀念經國先生?〉一文(下圖)聲明蔣經國的「六大功勞」,到蔡英文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開幕會可知,蔡英文一面大力推行「轉型正義」以鞏固綠營支持者,一面搶奪「蔣經國路線」,以「抗中保臺」對比國民黨的「舔共賣臺」,將藍營支持者收入其下。如此操作之下,「民進黨代表臺灣人」的正當性遂被大大強化。(圖片取自「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從今(2022)年1月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與民間連續第三年共同主辦「紀念經國先生音樂會」,並發表〈為什麼要紀念經國先生?〉一文聲明蔣經國的「六大功勞」,到蔡英文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開幕儀式可知,蔡英文一面大力推行「轉型正義」以鞏固綠營支持者,一面收編「蔣經國路線」,以「抗中保臺」對比國民黨的「舔共賣臺」,將藍營支持者收入其下。如此操作之下,「民進黨代表臺灣人」的正當性遂被大大強化。(圖片取自「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中時》看不透蔣經國的歷史定位

歷來民調顯示,最受民眾愛戴、懷念的臺灣領袖,是蔣經國,不是李登輝以降的民選總統。(可惜民眾無法從此現象領悟西式民主的侷限與不足,進而放棄對它的迷信。)臺民所以愛戴蔣,是因為受益於他在反攻無望之後改推以中下階層為念的民生建設。蔣經國確實造福一代在臺灣島上的居民,但這只是小範圍、小階段的小恩小惠。他在晚年明明目睹臺灣分離意識的萌芽、茁壯,但卻放棄主導臺灣與對岸和平統一的大好機會,並且以認同臺灣、自稱臺灣人的姿態,取得臺灣社會對他及國民黨的支持,這是塑造分離意識的開端。交棒給李登輝並非蔣的識人不明,因為李執行的確實是蔣不便明講的偏安、拒統政策。前已言之,蔣應知李立場偏獨,即使把「獨臺」升級導向「臺獨」未必是蔣的最優選擇(因為勢必衝擊國民黨內外省權貴的地位),但二者只是百步與五十步之遙,「拒統」是他們的強烈共識,也是蔣經國最終選擇李登輝接棒的原因。拉長歷史視野來看,蔣經國助長臺灣分離思維的作為,對整體中國來說,是大範圍、長時間的大錯大非。強烈反中、拒統的蔡英文,都可以紀念、靠攏蔣經國,不就證明蔣對臺獨有大功、大用?

蔣經國曾(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打壓公開的臺獨勢力(卻私下與辜寬敏秘密往還),曾(為了抗拒對岸促統壓力)宣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曾(為了與對岸爭奪正統地位)強調兩岸的歷史、文化連結,這一些都讓民眾認定他(以及他所領導的國民黨)是統派,日後國民黨與民進黨的鬥爭因此也被錯誤定位為「統獨爭鬥」。從「剿匪」、「抗戰」到「反攻大陸」(臺灣以武力統一對岸)並與中共爭正統的階段,兩蔣和國民黨當然都是「統派」。但當民心已失、大勢已去、中國代表權已易手,只剩中共有能力統一中國之後,蔣經國與國民黨到底是以統一為念,成功不必在我,支持昔日政敵共同建設國家,還是願賭不服輸,以一黨之私抗拒、拖延統一,甚至縱容、培養臺灣的分離意識,加大兩岸統一的困難,這才是判定渠等是統是獨的試金石。

可惜《中國時報》識未及此,甚至只想串聯「獨臺」、「臺獨」,與蔡英文互相唱和。從《中國時報》言論的乖謬,可見它已無法為中國發聲,與老想改其黨名的「中國國民黨」一樣自慚形穢,該報當然無法在蔡打「蔣經國牌」時發出鏗鏘正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