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繩縣應做的是檢驗、批判日本政策,5月15日正是琉球「屈辱日」本文原文見:仲村涼子〈5月15日こそ「屈辱の日」 縣は日本の政策検証.批判を〉,《琉球新報》,2022年4月1日。3
文/仲村涼子 譯/張孟璇作者為琉球新報記者;譯者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臺北教育大學文學學士。4
冲繩縣政府在5月15日與日本政府共同舉辦「復歸祖國」50週年紀念典禮。這對於包括我在內的琉球人民來說,真的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嗎?
我出生的時候,琉球已經是「冲繩縣」了,學校教育以及媒體都以日本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社會上充斥著日語,而非琉球語。我連自己爺爺、奶奶和出生島嶼的語言都不會說,在國籍等所有方面完全沒有選擇。
「復歸」後,琉球非但沒能「與日本本土具有相同地位」,反而「為了國防目的」持續負擔著美軍基地以及新建的自衛隊基地。冲繩縣所能獲得的預算與軍事基地緊密綑綁在一起,在國家理應施行的社會保障方面,日本政府也透過重新編列振興預算等形式玩弄著地方政府與居民日本政府每年撥款冲繩縣的振興預算,歷年中央給予的預算總額與時任冲繩縣知事的政治傾向高度綁定,自2015年高舉反美軍基地主張的翁長雄志及其接班人玉城康裕任冲繩縣知事以來,振興預算便由每年3,501億日圓陡降至3,010億日圓,今(2022)年再度大幅度下降至2,680億日圓。該操作被視為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在冲繩縣「選舉年」的財政施壓手段,意圖以此改變選民的投票傾向。截至今年5月底前,冲繩縣名護市長、南城市長、石垣市長的地方選舉已告結,自民黨支持的三地候選人皆擊敗以玉城康裕為首的「全冲繩」勢力而勝選。5
中央政府派駐在地方、持有預算裁量權的冲繩綜合事務局利用琉球振興計畫,向日本本土企業而非琉球企業訂購了大約半數的公共工程。而去(2021)年年底證實,有關於這一情況的30年國家訂購資料皆已被銷毀。如今,再也無法檢驗預算的執行成效對我們的生活到底有多少貢獻。
「復歸」不是為了琉球人,而是為了日本人!現在,我們琉球人沒有被和平憲法提倡的「健康和文化上最低限度的生活」所保障。巨大的軍機轟鳴聲和環境汙染日益惡化,軍事基地阻礙著琉球經濟的發展。
此外,基地內還殘留許多琉球人的墳墓與御嶽琉球本土宗教的祭祀場所,在琉球神話中是神降臨之地。琉球各聚落皆有一個以上之御嶽,由當地女祭司祝女守護並定期舉行祭祀活動;該傳統祭祀延續至今。6 ,當地居民因基地占用著土地,而喪失掃墓以及進行傳統活動的自由。
我將自己視為琉球人,這個基點不是1972年5月15日,因為我們的歷史甚至比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還要古老得多。但被吞併之後「冲繩縣」的歷史發展,是當地的語言、文化、祖先世世相傳的土地被奪走,最終走向被迫日本化的結局,並在冲繩戰役中充作「為保衛日本本土」的棄石。
「復歸」前,在「胡差暴動」1970年12月20日凌晨,美軍士兵酒後駕車釀成交通事故,激起琉球民眾長期對美軍軍紀敗壞的憤怒與積怨爆發,五千餘市民加入騷亂,焚燒空車、闖入美軍嘉手納空軍基地、搗毀美軍辦公室洩憤,美軍憲兵隨後增援至700人並動用催淚彈才強行平息事態。7 中民眾大聲呼喊「難道冲繩人不是人嗎?」在「國會爆竹事件」「國會爆竹事件」指1971年10月19日,日本佐藤首相在國會報告《冲繩返還協定》時,真久田正、本村紀夫、島添久子等三名琉球人突然在一旁燃放爆竹、高呼「粉碎《冲繩返還協定》!」的事件。三人翌(1972)年2月16日在東京地方法院受審時,堅持用琉球語作答。法官下令使用日語,他們回答說:「冲繩是我們的祖國,我們為何不能每天使用琉球語?」一時聽得旁聽席上的琉球人也激動大叫「吉巴利約!」(琉球語「加油」之意。)8 的公審上,青年們質問「我們為何不能每天使用琉球語?」即使在「復歸」後,依舊有許多居民因基地事件、事故而犧牲。歷任知事皆低頭懊悔「很抱歉沒能保護小女孩的尊嚴。」駐琉美軍長期軍紀敗壞,時有針對琉球女性及孩童的性侵、施暴等惡性犯罪行為,據日美相關協議,案件只能交由美方處理,致使琉球人民飽受其害,申訴無果。1995年,3名駐琉美軍綁架、性侵、虐打一位12歲的琉球小女孩,琉球警方依法發出逮捕令,美軍即依仗《美日部隊地位協定》拒絕移交涉事人員,引發琉球史上規模最大的街頭抗議遊行。美、日雖迫於輿論壓力成立「美日聯合委員會」,承諾重新檢視並修改該協定內容,然美軍惡性犯罪事件近年來仍屢禁不止,未見明顯改善。9 但凡對於他們的懊恨和苦惱、迄今尚未改變的現狀有些許掛心的話,又怎能慶祝「復歸」50週年呢?對琉球來說,現在最重要的責任和義務難道不是從琉球的立場來嚴格地檢驗、批判「復歸」的內涵和迄今為止日本的政策嗎?
對我來說,從日本分離出來的「4月28日」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其中第二章第三條規定:日本政府同意美國將琉球群島送交聯合國信託統治的提議,在提案通過前美國得以擁有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然事實上美國長期漠視條約義務;直至1972年片面轉移琉球行政權予日本止,也未曾向聯合國提交相關託管議案,反而與戰爭責任國日本共謀,剝奪琉球人民行使殖民地民族自決之權利。10 不是個應該悲傷的日子。毋寧說,讓琉球加速殖民地狀態的「5月15日」才是「屈辱之日」。
2022年5月15日,琉球民眾在「冲繩復歸50週年紀念典禮」場外舉牌抗議,憤然提出全面停止琉球軍事基地化及琉人自決的訴求。
圖為2019年10月31日大火前拍攝的琉球王國都城遺址首里城門。儘管無名火毀壞了琉民的精神象徵,卻絲毫不能動搖他們的身分認同。
示威者怒稱其「違憲」「鎮壓」,自衛隊將「反戰示威」設想為新戰役本文原文見:仲村良太〈「憲法違反」「弾圧だ」デモ参加者怒り 陸自が新たな戦いに「反戦デモ」想定〉,《琉球新報》,2022 年3月31日(https://ryukyushimpo.jp/news/entry-1494205.html)。11
文/仲村良太 譯/張孟璇作者為琉球新報記者;譯者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臺北教育大學文學學士。12
日本陸上自衛隊將琉球的「反戰示威」設想為新戰役,參加示威活動的冲繩縣團體以及相關人員則認為這是「違反憲法」及「鎮壓」。在經歷過每4個縣民就有1人於冲繩戰役中犧牲的琉球,各地長期以來都持續進行著「要求撤除、整頓縮小、反對新設與戰爭有關的美軍基地和自衛隊基地等」的示威遊行。最近,反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俄烏戰爭的起源,是俄羅斯面對北約違反承諾在戰略層次上長期持續攻勢(即所謂「北約東擴」)之後,不得已而在戰術上發起的反擊行動。因此,從戰略層次言,實為「西方(北約)入侵俄羅斯(安全邊界)」。此處所謂「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僅指俄方對「西方入侵」在戰術層次上的自衛反擊行動。琉球人飽受戰火之害,因此對任何軍事衝突都持反對態度,故此借題發揮,發動反戰運動。我們可以理解琉球人的心情,但是我們必須指出:這種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指控對於俄烏戰爭的起因過於簡單化,且有失公允。13 的集會和示威也頻繁舉行。
「反對建造邊野古新基地的全冲繩會議」反對建設任何與戰爭有關的軍事基地,其共同代表絲數慶子義正辭嚴地指責日本政府稱,「表達的自由一旦被剝奪,便淪為獨裁國家。真是令人怒不可遏,簡直豈有此理!」
我不禁想起2月駐冲繩美軍海軍陸戰隊在那霸軍港視察貌似針對示威遊行的警備訓練情況,於是批判道「在這方面,日、美是一樣的!如果不能進行反戰遊行,國民又該如何表達想法呢?這只能稱之為『鎮壓』。」
冲繩和平運動中心的事務局長岸本橋在﹝3月﹞30日前舉行了5次抗議俄羅斯軍事入侵烏克蘭的集會,並認為此與日本自衛隊及導彈部隊在西南諸島的部署動向「相吻合」——陸上自衛隊的動向、對反戰遊行示威的高度限制,及其控管言論的企圖,均與俄羅斯的作為相重疊。「我無法理解他們意圖像反恐那樣進行封鎖,難道要做與威權主義國家相同的事情嗎?」
28日,在那霸市縣民廣場,「反對惡改憲法共同中心」舉辦街頭宣傳活動,旨在募集支援烏克蘭難民的資金。出席團體之一的冲繩縣公會總聯合會的議長穴井輝明表達出危機感,「取締遊行示威或集會等活動,乃違反憲法——我只能認為這是準備發動戰爭。想像一下戰前的治安維持法:事態升級時,即便只是說些話都會被逮捕!」
日本是「祖國」嗎? 青年學會開啟新風本文原文見:米田亮太〈日本は「祖国」なのか 若手中心の学会が新風〉,《琉球新報》,2022年4月20日。14
文/米田亮太 譯/張孟璇作者為琉球新報記者;譯者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臺北教育大學文學學士。15
超脫固有觀念,現在談論冲繩獨立
琉球在戰後脫離美國統治、「復歸」日本已經50年了。「琉球獨立論」雖被嘲笑為居酒屋議論,卻在琉球群島內外皆保有生命力。為此,我對相關人員進行採訪,以探尋這被視為不現實的議論背後存在的思想。
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
「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以下簡稱「學會」)是由以琉球獨立為目標的學者們所組成的學會,其3月於網上公開的會刊文章中有一節寫道:獨立運動是「琉球民族取回自主權,以及為了自由、和平和繁榮,而不可欠缺的」鬥爭。
學會雜誌刊載的文章議題豐富多彩,含括呼籲創建琉球獨立黨的短文,以及「重建首里城」的研討會報告等。
開放討論
學會的共同代表冲繩國際大學教授友知政樹說明,學會的使命是形成一個圍繞琉球獨立而展開各種討論的場所。「不僅能以醉酒時的氣勢控訴,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嚴肅地討論,希望以此一步步向前推進獨立論的發展。」
2013年5月15日,學會由友知等在琉球出生的年輕研究者成立,其宗旨上寫道「以1609年薩摩入侵為開端,1879年明治政府併吞琉球到現在,琉球一直都是日本和美國的殖民地。」友知指出「學會以擺脫殖民地、收回被剝奪的人權和主權為目標。」
現實的選項
戰後,琉球獨立論作為政治運動時而出現,但每一次都沒有激起太大的浪潮。學會的創辦者之一龍谷大學的教授松島泰勝苦笑著說:「以前一說到獨立,就會被貼上『奇怪的人』的標籤。」繼而又嚴肅地表示:「但是,『復歸』50年後琉球的經濟並未好轉,美軍基地也依然強加於琉球的土地之上。最近越來越多人認為,獨立是守護作為人的尊嚴的唯一道路。」
松島的專業是「島嶼經濟」。由於了解太平洋上也有許多人口遠少於琉球、而能和平存續的島嶼國家,因此確信琉球獨立並非荒誕無稽,而是具有現實性的一個選項。
松島表示:「我反覆對琉球獨立進行系統性、實證性的研究,同時也歡迎反對意見,希望能持續進行有建設性的探討。」
同化精神
另一方面,一直關注戰後琉球的記者新川明,將青年研究者成立學會的事件稱為「歷史性事件」,他指出:「雖然政治性的琉球獨立運動在戰後始終存在,但由青年學者們對獨立進行綜合性的研究,這在琉球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新川在半個世紀以前,曾嚴厲地批判將日本視為「祖國」、將自身視作「日本人」的琉球人們的「復歸思想」,被認為是「反復歸論」的旗手。這雖不屬於政治性獨立運動,但其中蘊含的思想卻影響了青年一代的「獨立論」。
他說:「琉球在明治時代被吞併以前,一直走著與日本全然不同的歷史道路。而後被迫成為天皇制下的臣民,在冲繩戰役中遭遇悲慘的災難。日本既不是祖國,也不是應該回歸的國家。」
新川進而指出,是否贊成獨立的本質問題在於「﹝是否具有﹞向日本這個國家主動同化的精神」。他娓娓道來地說:「不能從日本擺脫出來,琉球人就不能擁有獨立的生活方式。」
1971年6月17日,美日兩國簽訂《關於琉球諸島及大東諸島的日美協定》,美國將琉球行政權片面轉予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