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
甲辰年冬月十九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統一與中國 > 正文

從「促進統一」解析中國政制改革

作者 | 儲建國
儲建國: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藝術學院教授兼院長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時間開始了」。編者註:〈時間開始了!〉是中國現代左翼作家胡風(1902-1985)於1949年11月寫的長詩。在人類歷史上,這個「時間」具有難以比擬的轉折性意義。胡風在寫那首長詩時,只是把新中國當作蘇聯的延續,把毛澤東當作列寧的傳人。儘管詩的氣魄很大,但其洞察不遠。新中國的成立實際上是幾百年來西方文明真正遇到挑戰的開始,是一種新文明胚胎形成的標誌。與此相比,蘇聯的成立只是西方文明內部的分裂而已。

因為這種分裂,中國人得到了西方文明的部分火種,這種火種既傳承了西方文明的主要內容,又孕育了改造西方文明的突變基因。不過,新生的中國人無論對於這種「主要內容」,還是這種「突變基因」都知之甚少,難以消化,在封閉條件下只能憑想像簡單化地加以運用。改革開放後,中國人越來越了解到西方文明的多種面相、其精神內核,及其存變邏輯。四十多年過去了,今天的中國「日新又新」,已成「新新中國」。中國人儘管還未看到新文明的成熟模樣,但其一些構成要素漸漸清晰起來,隨之而來的是:中國人對於人類更美好未來的使命感越來越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日,就是讓世界人民看到一個更美好文明的開始,那將又是一次「時間開始了」。

 

統一是復興的前提要件

在此進程中,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個必經的環節。「中國」這個國家不同於西方式的「民族國家」,它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血脈和「天下」的文明價值的統一體。一個走向分裂的臺灣不僅會割斷歷史血脈,而且會阻斷天下文明。

「落後就要挨打」,只是講出了中國百年恥辱的部分原因。其實,西方文明崛起中有「海盜」基因,英帝國、美帝國實際上就是海盜帝國。「海盜」基因中有兩種成分:一種是放縱的自由,一種是搶劫的暴力。他們在暴力運用時不會考慮你是否落後:你困頓不堪時,他們不會因為同情而放下屠刀;你生活體面時,他們也不會因為尊重而手下留情。對於非西方人民來說,只有在政治上充分地臣服他們,經濟上充分地依賴他們,才能獲得一定的安全感。即便如此,他們仍然要時而不時地把這些人民所創造的財富洗劫一遍。

圖為今日的圓明園遺址,昔日有「萬園之園」美名的圓明園,先後於1860年英法聯軍及1900年八國聯軍慘遭劫掠,圓明園部分的建築更被焚毀。對此,法國文學家雨果曾公開斥責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徑」,此後圓明園亦經歷數次洗劫。清末西力東漸,在西方的船堅炮利的侵襲下,造就「強權即公理」的國際秩序,中國受盡西方的侮辱和侵略。

圖為今日的圓明園遺址,昔日有「萬園之園」美名的圓明園,先後於1860年英法聯軍及1900年八國聯軍慘遭劫掠,圓明園部分的建築更被焚毀。對此,法國文學家雨果曾公開斥責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徑」,此後圓明園亦經歷數次洗劫。清末西力東漸,在西方的船堅炮利的侵襲下,造就「強權即公理」的國際秩序,中國受盡西方的侮辱和侵略。


能夠在吸收西方文明的同時不依附於西方霸權,能夠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政治和文明的自主,在非西方國家,只有中國能更加成功地做到這兩點。然而,這種前所未有的成功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正在加緊構建針對中國的包圍圈,而臺灣正成為這種包圍戰略中的核心焦點。中國既不想重複美蘇冷戰的邏輯,也不想印證文明衝突的邏輯,而是想通過和平崛起而通往「同此涼熱」的天下文明共同體。但在面對「海盜」式絞殺中,中國不得不首先維護中華民族之政治共同體的安全,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則是當前為防止這種共同體被破壞而需要處理的迫切事務。這種破壞關係危及到整個中華民族的安全,又遑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20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統籌「發展與安全」論斷,應該放到整個民族之政治共同體的安全高度來認識。

 

為了促進統一的政制改革

如果能夠和平地達此目的,當然善之善者也。然而,臺獨勢力主導了臺灣輿論,與舊殖民主義「皇民化」時期相比,當前臺灣民眾的殖民心態有過之而無不及。臺灣拋棄了過去的文明,看不到未來的文明,而且不斷走向當前西方引領的文明中的陰暗面。看到川普主義在美國的表演,我們也能夠理解臺灣為什麼能夠走到今天。歸根到底,是西方文明喪失了自我反思的能力,跟在屁股後面的很多臺灣人更是「蛤蟆學青蛙,越學越醜爬」。大陸一民間智庫負責人提出要重提「解放臺灣」,這是有道理的,因為臺灣不僅受到美國的政治奴役,也受到西方的文明奴役。

2021年5月中旬臺灣疫情升溫,大陸於17日表示:「願意盡最大努力幫助廣大臺灣同胞儘快戰勝疫情」,同日晚間,陸委會對此回應(左圖)稱:「對岸不必假好心」。右圖為2021年6月4日,日本將連日本人也不願施打的AZ疫苗提供給臺灣,「駐日代表」謝長廷在風雨中,對著運送疫苗的航班鞠躬哈腰,情溢於表。(左圖擷取自:《聯合報》,〈國臺辦願幫臺胞戰勝疫情,陸委會:對岸不必假好心〉,2021年5月17日;右圖擷取自Facebook@謝長廷,2021年6月4日。)

2021年5月中旬臺灣疫情升溫,大陸於17日表示:「願意盡最大努力幫助廣大臺灣同胞儘快戰勝疫情」,同日晚間,陸委會對此回應(左圖)稱:「對岸不必假好心」。右圖為2021年6月4日,日本將連日本人也不願施打的AZ疫苗提供給臺灣,「駐日代表」謝長廷在風雨中,對著運送疫苗的日本航空鞠躬哈腰,情溢於表。(左圖擷取自:《聯合報》,〈國臺辦願幫臺胞戰勝疫情,陸委會:對岸不必假好心〉,2021年5月17日;右圖擷取自Facebook@謝長廷,2021年6月4日。)


「解放臺灣」,並非是大陸隨便一個領導人上台就可以做到的,它要有歷史的機遇。這種機遇有兩個方面:一是「環境」方面,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力量的對比、衝突線的交錯,都讓臺灣問題的處理成為解決各種問題的前提條件;二是「意志」方面,主要是大陸凝聚了解決臺灣問題的政治意志。

這種政治意志集中體現在領導體制的變化上。否則,如果僅從改革開放後逐漸常規化的領導體制方面去考慮,近些年的一些變化確實讓很多人不好理解。

鄧小平在交接班時,考慮到江澤民不像毛澤東和他本人那樣有革命歷史中形成的權威,所以特別交待政治局其他常委要自覺維護江澤民的核心地位,同時將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由一人擔任,以形成制度化的核心地位,這就是「三位一體」領導體制的由來。

根據制度化的發展邏輯,如果「三位一體」一直運行下去,那麼擔任這三種職務的領導人當然是政治核心,因此,也就不需要再專門地提出「核心」概念,或形成專門的政治核心制度。所以,胡錦濤時期也就不再提出這個概念。

2011年十八大之後,胡錦濤沒有拖泥帶水,一次性地將三種職務移交給習近平,以確保制度化的「核心」代代相傳。很多人認為,由於後來的強力反腐,有可能引起一些矛盾和變化,所以2016年十八屆六中全會重提「核心」概念,以至後來不斷強調「兩個維護」。編者註:「兩個維護」指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和「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和《2018-2022年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中提出的規定。2019年1月31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再度重申「兩個維護」。其實,習近平因為其擔當精神和工作業績,已經在全黨全國人民當中樹立了很高的威望,即使不提這個概念,其在任期間的「核心」地位也是無法撼動的。

然而,讓很多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和新興階層)不解的是:中國共產黨不僅恢復「核心」提法,而且通過修憲去掉了「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此舉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尤其招致了西方國家的民眾對中國好感度的快速下降。隨後的官方解釋是說要保持「三位一體」的領導體制。然而,就習近平的威望來說,繼續做第三任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不再擔任國家主席一職,其核心地位仍然是穩當的,不會有任何人對其構成挑戰。

為什麼在預見到國內外反對聲音的情況下仍然要這樣做呢?更好的解釋是一種「歷史擔當」,也就是要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因為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再大的成績,也構不成這樣做的充分理由。中國共產黨的治理隊伍中人才濟濟,很多人都能夠在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上取得優秀的成績,但是,如果問有誰能夠解決臺灣問題,那麼夠得上條件的就很難找了。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使命之一,而且與其生存力有密切關係。即使按照最遲的時間推算,到本世紀中葉也就剩下二十多年的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裡,很可能形勢千變萬化,一些機會稍縱即逝。中國共產黨高層的同志們有一種緊迫感。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就會明白修憲的重大歷史意義。近些年來,「臺獨」勢力倒行逆施、變本加厲,幾已公然地宣布獨立。美國公開支持「臺獨」,通過承認臺灣為一獨立國家的《臺北法案》(TAIPEI Act)。這種踩紅線和越紅線的行為已經激起中國大陸人民的極大憤慨以及對和統的極大失望。他們高度支持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採取一系列強硬措施來解決臺灣問題。

中國共產黨有可能在2022年二十大之後集中精力解決臺灣問題。解決方式是光明正大的,是先禮後兵,不會搞突然襲擊那一套。大陸現在的軍事和政治體制機制都在向著解決臺灣問題做準備,但在強力解決之前,大陸必會做出充分的和平努力,最好的結果是臺灣方面提出和平統一方案。島內有關政治力量在這方面爭取主動才是真正地對臺灣人民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不改變「臺獨」立場的政黨必然會滅亡,首惡分子也必然會受到懲罰。大陸方面也需要給予這些分子以嚴懲來給人民以交待,並擺脫「和統」不力的責任。黨內政治力量在內外壓力下進行修憲,可見解決這個問題的意志是何其堅定!唯有如此,才能解釋近些年來大陸內部所產生的一系列政治變化。

當然,這並不是說,大陸在以後其他時期就不能解決臺灣問題,但有關人士似乎認為,各方面提供的一個總機遇是千載難逢的,一旦錯過就很難重新遇到。這也並不是說,黨內黨外就沒有多少人反對強力解決臺灣問題,當年出兵朝鮮的決定也是在高層大多數人反對的情況下做出的。只要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這樣那樣的觀點都應該允許存在,並讓其充分表達出來,但決策不可能同時照顧到所有觀點。

 

朝向「統一後」的制度思考

如果採取強力方式實現統一,那麼統一後新中國的首任國家元首必須是有實權的,而不是所謂的虛位國家元首。在國家元首下面,必須同時設立體現主權統一的相關制度,尤其是針對危害國家主權之行為的國家安全制度以及相應的司法制度。《港區國安法》的出臺也是為治理臺灣做好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說,香港「黑暴」的發生也是讓大陸方面丟掉對臺幻想的一件好事情。回歸二十多年後的香港都出現那麼嚴重的「港獨」事件,擁有獨立武裝和「臺獨」政黨的臺灣怎麼可能自願跟你談統一?即使勉強統一後又怎麼可能不去鬧分裂?

大陸本來想通過弱版的「一國兩制」來給臺灣做示範,但在外國敵對勢力和臺獨勢力的支持下,香港不良勢力鋌而走險,試圖利用「一國兩制」的薄弱之處來分裂中國、搞垮中國、阻擋中國前進的步伐。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果斷出手,主動立法,主動完善相關制度,築牢「一國」的政治基礎。

如此之後,臺灣方面當然更是將「一國兩制」汙名化了,連馬英九也出來說「一國兩制」已死,這也終於暴露了他的「馬腳」。國民黨為什麼長期以來容忍,甚至縱容「臺獨」勢力的發展?因為其主流派的內心就是不想統一,只是懾於大陸的威力,並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而表面上支持統一而已。如果國民黨真心希望統一,那麼早就應該根據其「憲法」,宣「臺獨」政黨違憲,並在自己執政時依據其憲法《增修條文》解散民進黨。這才是對臺灣人民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的做法。民進黨靠欺騙臺灣人民來執政,國民黨難道不也是這樣嗎?如果國民黨還真是一個繼承孫中山路線的政黨,那麼現在那些頭面人物就應當不要想著自己是否能夠競選獲勝,或者自己能夠謀個什麼職位,而是明確地、堅定地站到統一立場上來,並提出相關的願景和方案。

然而,作為大陸方面來說,這些一廂情願的想法可以說出來,但絕不能寄予什麼希望。所以,大陸在準備強力解決臺灣問題的同時,需要認真思考實權性的國家元首制度,以及相關的體現主權統一的制度安排。只有在把「臺獨」勢力徹底清除乾淨之後,才能考慮某種長期的「一國兩制」安排。

既然臺灣主要政治力量連弱版的「一國兩制」都不願意接受,那麼就給他們準備強版的「一國兩制」,也就是現在香港的「一國兩制」強化版。關於此,至少有幾點是可以明確下來的:第一,武裝力量必須統一,臺灣不能擁有獨立的武裝力量;第二,國防外交必須統一,統一後新中國的國防和外交系統在臺灣設立特別機構;第三,國家安全必須統一,要制定類似《港區國安法》的《臺區國安法》;第四,維護主權的司法制度必須統一,要設立懲治「臺獨」的專門司法機構;第五,宣「臺獨」性質的政黨和團體為非法,予以解散,並追懲其首惡。

在這種「政治統一性」的前提下,臺灣仍然可以沿襲過去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制度。統一後的臺灣可稱為「特別行政區」,也可稱為「自治省」,甚至可稱為「自治邦」。只有在「一國」政治基礎充分築牢的情況下,「自治」才有更可靠的保障。否則,允許一個主張獨立的政黨在臺灣執政,而且允許其擁有獨立的武裝力量,即使形式上統一了,也無法保證他們不再鬧分裂,而且無法防止國外敵對勢力的滲透和破壞。

臺灣有關人士提出參照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模式,採用「一國三憲」,這是在「統一」前提下的一種最寬鬆的想法。如果過去的「和統」政策比較順利,臺灣政治力量和民意都在往統一的方向走,那麼這樣一種想法也並非不可以考慮。但即使如此,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只能是某種過渡方案,因為它是很難穩定下來的一種制度安排。然而,在現在的局勢下,這種想法也就只能擱在一邊了。香港局勢的發展讓大陸對臺灣的統一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在「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前提下,必會認真思考建立能夠長期維持統一,防止分裂的制度安排。

建立實權性的國家元首制度以及相關的制度安排就是這種思考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