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辛丑)年是牛年。去(2020)年12月31日,習近平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勉勵大家:「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在今年2月10日春節團拜會上,他再次強調:「在中華文化裡,牛是勤勞、奉獻、奮進、力量的象徵。人們把為民服務、無私奉獻比喻為孺子牛,把創新發展、攻堅克難比喻為拓荒牛,把艱苦奮鬥、吃苦耐勞比喻為老黃牛。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牛力,不用揚鞭自奮蹄,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歷史輝煌!」
過去的一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年分。在2020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戰疫成果;經濟穩步復甦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包括嫦娥五號成功取回月壤在內的諸多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這些重大成就都可喜可賀,但我認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解决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編按:劃定一貧窮線(例如每人每日生活費在二美元以下),達此標準者稱為「絕對貧窮」。以全體所得的中位數為基準,所得低於中位數的某一比率者,稱為「相對貧窮」。1 問題這一歷史性的偉大成就,是「三牛精神」的最佳寫照。
社會主義新中國自建政以來就高度重視扶貧、減貧事業,七十年間成功實現8.5億人擺脫貧困,占全球減貧人口的70%以上。特別是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經過八年持續奮鬥,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中國的扶貧戰略不同於一般的救濟政策。它強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堅持以「扶志為先,扶智為本」,推動從「輸血」到「造血」的轉化。首先就是要改造貧困民眾「認命」的消極思想,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有一技之長,自主脫貧才有底氣。貧困民眾思想解放、身懷一技之長,才能要求他們擺脫「等、靠、要」的依賴性,煥發「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自力更生精神。
脫貧攻堅堪稱一場浩大的政治動員,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都明確了定點幫扶任務。中央要求扶貧工作由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作為五級書記抓脫貧的末端,駐村第一書記是這場脫貧攻堅戰役的重要角色,深度參與村莊規劃、產業布局、招商引資等扶貧事宜。脫貧攻堅作為國家戰略,層層簽定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形成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局面,從根本上保證了打贏這場戰役。
在扶貧過程中成長起來一批黨的基層幹部和基層組織,展現出較強的戰鬥力和執行力。到精準扶貧階段,所有貧困村均配備駐村第一書記,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近三百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幹部到貧困村和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幹部,有效增強了黨組織的執行力。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核心內容體現在做到「六個精準」,即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實施「五個一批」,即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解决好「四個問題」,即扶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按:指退出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而如何讓這個「六、五、四」的核心內容落到實處,責任就落在這近三百萬名的駐村幹部肩上。
首先,這些貧困村莊地處偏僻、基礎設施落後、生活條件艱苦,駐村幹部需要發揚孺子牛的精神,不僅要吃得苦中苦,還要耐心細緻,設身處地想人所想才能贏得百姓的信賴、帶他們走上新路;其次,改革開放促發展,發展需創業,駐村幹部需要發揚拓荒牛精神,敢想敢幹、百折不撓,才能為百姓創建安身立命的依靠;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工,亦非一春之暖,駐村幹部需要發揚老黃牛精神,鍥而不捨、馳而不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脫貧攻堅戰役才能終抵於成。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年。1921年在上海石庫門建黨,28年後的1949年在北京天安門宣布建立新中國中央政府。1921年建黨時只有58名黨員,到如今有9,100萬黨員,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如今中國在共產黨領導下,從一個曾經基本溫飽都解决不了的國家發展到基本消除絕對貧困,邁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新階段。這個輝煌的歷程就是靠著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黃牛的精神走過來的。
習近平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2020年中國共產黨兌現了對全國人民莊嚴的承諾,全面脫貧圓滿收官。2021年建黨一百週年,也是「第十四個五年計畫」開局的一年,中國共產黨在新起點踏上了新征程。「三牛精神」蘊含著中華民族「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的奮鬥密碼。本此「三牛精神」,2050年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也必將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