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
|
甲辰年三月廿四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時論短評 > 正文

越過「臺海中線」的得與失

作者 | 儲建國
儲建國: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藝術學院教授兼院長
2020年10月4日 #《臺北法案》  

近些年來兩岸關係經過了三個節點:一是「十八大」之後將祖國完全統一視為這一代領導人的歷史使命;二是2019年習近平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會議上的講話,提出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意味著兩岸政策從消極防獨轉為積極促統;三是2020年栗戰書在紀念《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週年會議上的講話,意味著兩岸政策從和主武輔轉到武主和輔。

前兩個轉折是大陸按自己的節奏主動做出的,第三個轉折是因應「臺獨」動作升級而被動做出的。

美國通過以《臺北法案》為代表的系列涉臺法案,確認臺灣是由2300萬人組成的國家,用立法的方式越過了紅線,成為中美建交以來兩國關係中最嚴重的事件。參見儲建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嚴重的外交事件──《臺北法案》〉大陸外交系統起初反應比較遲鈍,等到美國行政部門採取各種措施落實《臺北法案》,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大陸決策部門迅即做出反應,不僅加強、加快軍事準備,而且做出了政策上的調整。

美臺並未因大陸政策調整而收手,而是繼續往「臺獨」方向冒險挺進。美國提出幫助臺灣重返聯合國,幫助臺灣加入世衛,幫助臺灣穩住邦交國,幫助臺灣提升戰力,國務卿祝賀蔡英文當選,衛生部長、副國務卿訪臺,這一切都是美國行政部門在落實涉臺法案中踩紅線的行為,其性質很惡劣,但都沒有超過《臺北法案》的嚴重性。

在大陸的外交思維中,重行政行為而輕立法行為,這與習以為常的政治文化有關。然而,即使在中美建交時期,對於以「一個中國」為前提的《與臺灣關係法》,我們在外交上還鬥爭了好多個回合,鄧小平自己都出面講了幾次。《臺北法案》可比《與臺灣關係法》嚴重多了!

大陸抓住美副國務卿訪臺的機會,打破了幾十年來心照不宣的默契,派軍機越過了所謂的「臺海中線」,產生了不小的政治上的效應。

這個「臺海中線」,美方提出來時,主要是為了約束臺灣軍方的行為。1954年12月2日,臺灣當局與美國簽訂「美臺協防條約」,之後,美國軍方不想為臺軍方的冒險行為承擔更多的責任,付出更大的代價,於是要求臺軍戰機和艦艇必須在「海峽中線」以東活動,否則就得不到美軍的安全保障。

起初是臺軍不想遵守所謂中線約束,因為想「反攻大陸」。但經過1958年的「八.二三」炮戰、1965年的「八.六」海戰和1967 年的「一.一三」空戰,臺灣方面實質性放棄了反攻大陸計畫,轉向以防衛為主的作戰方針,從而加強了「中線意識」,大陸不予以承認,但顯然有此默契,從而讓其成為兩岸和平的保障線。

這條線的性質無非是一條軍事分界線,承認也罷,不承認也罷,都與國家主權無關,政治意義沒有軍事意義大。

這次大陸戰機越過所謂的「中線」,意味著正式打破某種軍事上的平衡,意味著走向以統一為目的的軍事進攻態勢。這個對美臺具有心理上的震動作用。尤其是對美國軍方的心理震動很大,因為這條線就是他們劃的,現在大陸正式打破這條線,意味著對美國介入兩岸戰爭的警告,宣示即使美國參戰,大陸也要實現統一。

越過中線對美臺的「臺獨」冒險行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極度反華的美國議員盧比奧承認臺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行為要謹慎;臺灣的吳釗燮否定美臺建交傳言。應該說這是大陸軍事強硬動作所產生的積極效果。

然而,對於「主權宣示」來說,12海哩線比所謂的中線更具有實質性和法理上的意義。越過中線卻不越過12海哩線,反而強化了臺灣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土、領海和領空意識,似乎有幫助臺灣獨立之嫌,因此,大陸政治上的所得不一定大過所失。

對此,大陸軍方的合理解釋也許是「一步一步來」,給針對下一個臺獨動作預留空間。如果有這種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一次越中線時,本就應該把12海哩線也越了,臺灣仍然不敢開第一槍,國際上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反應。相反,這次越中線而未越12海哩線,引起了臺灣方面的警覺,一方面努力不給大陸越過12海哩線的藉口,另一方面在與論方面強化12海哩的領土、領海、領空意識。等到下一次大陸想越過12海哩線的,政治代價、尤其是國際反應會更大了。

其實,美國通過《臺北法案》時,大陸軍機軍艦就應該越過12海哩線,這是做出這種反擊的最佳機會。不過,後面機會還會有。譬如說,臺灣立法院討論修憲提案或啟動公投時,不管結果如何,大陸軍艦就可越過12海哩,然後發表聲明,否認兩岸之間有什麼12海哩線。這條線只能以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為前提,相對於其他國家而存在。

如果大陸再強硬一點,就不需要找什麼借口,軍機軍艦現在就可以越過12海哩線。這種事情越早越好,否則,越過中線的所失就會越來越超過所得。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