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
|
甲辰年三月初八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制度遠望 > 正文

一國兩制與港人治港

一國兩制的檢討與改善

作者 | 石佳音
石佳音:《遠望》雜誌總編輯

大陸對港澳的方針是「一國兩制,港(澳)人治港(澳),高度自治」。林金源教授談了「一國兩制」的底線,本文則參照臺灣的經驗,談「港人治港」的原則。

 

效能重於民主

所謂「港人治港」的核心原則,應該是「港人有效治港」,而不是「港人民主治港」。因為,衡量「治理」成敗的標準應該是「目的」重於「手段」,應該取決於治理的「目的」(是否能有效解決現實問題,使人民過得更好),而不是依照「手段」或「程序」(是否聽憑民意,只顧爭取選票、民調)。因此,「港人治港」的成敗不應用「民主與否」(特首或立法會的選舉程序)作為衡量標準,而應該用「有效與否」(能否使人民安居樂業)作為標準。「民主」因為有糾錯機能,故在追求「效能」上不可或缺,但只要適度就好,不能誤以為「越民主就越好」。因此,討論「港人治港」,首先要確認「效能重於民主」之原則。

事實上,香港在殖民地時代即有「行政吸納政治」的傳統。這就是以「行政」解決現實問題,以化解「政治」衝突。此所以在殖民時代,雖然並不民主,政治矛盾卻不似今日這般明顯。一旦行政無法解決現實問題,社會矛盾才會顯現為政治衝突。換言之,今日香港的政治矛盾,必須以更有效的治理予以化解,而不能一味順應民主派的要求,不斷擴大參與,最後恐怕只會落到與臺灣一樣「窮的只剩民主」。

當然,英國殖民政權的本質決定了其行政手段必然包含鎮壓,如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的弟弟曾德成早年在聖保羅書院校內散發左派傳單就被捕判刑兩年。今日中國人自己的特區政府的治理,除了針對旨在分裂中國的港獨(這已經不是任何政治手段所能化解)之外,必須排除港英時代這種純粹為了維持統治權的行政行為。但是,提高治理的效能仍然應該重於擴大民主參與。甚且,只有為了提高治理的效能,我們才應該擴大民主參與,而不應「為民主而民主」。

基於「效能重於民主」的大原則,我們可以推演出「反應重於負責」與「民心重於民意」這兩個落實「港人治港」的次級原則。

 

反應重於負責

「民主」首重「究責」,把不符民意的政府替換下來。但是,像美式民主那樣搞到只剩川普和希拉蕊兩位令人反感的候選人,或像臺灣那樣不斷政黨輪替卻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可見僅只強調「究責」並不能解決人民的切身問題。因此,「有反應的政府」(responsive government)比「可究責的政府」(responsible government)更為重要。前者著重於政府能否有效回應人民的真正需求,後者只重視選民能否替換不符民意的政府。

今日的美國人民,可以藉由選舉將民主黨政府替換為共和黨政府,但是整個國家的根本問題(經濟基礎流失、國際聲望下降、社會分裂惡化)都看不到解決之道。臺灣人民也可以將不受歡迎的國民黨政權換為民進黨政權,可是結果只是使臺灣陷入更深、更凶險的困境。如果香港人僅只注重特區政府的「可究責性」,那麼在目前認同日趨錯亂的情況下,港人的現實處境只會越來越糟。

 

 民心重於民意

「效能重於民主」之原則,實際上符合中國傳統的「民本」智慧。中國人向來主張:治國者必須本其良知與責任感來履行其職責,而非討好民意、譁眾取寵。因此,中國傳統的智慧向來將表面的「民意」與深層的「民心」加以區分。

在《論語》中,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人民認可,則順應民意;人民不認可,則告之以理。所以,負領導之責的君子既不獨斷專行,也決不阿世媚俗。《孟子》對此說得更清楚:「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可見孔、孟都反對一味追隨民意,而主張要以「民本」為是非,引導民眾,以安民心。

正是基於將「民意」與「民心」區分的智慧,唐代名臣陸贄有言:「所謂民者,至愚而神」。人民因為「愚」,所以或可欺之於一時,但是若民心惶惶不安,則不可能僅只藉著炒作民意而長期執政。因此,「民意可否」或可愚弄、變造,「民心安否」則終不可欺。民意「至愚」,民心則「神」。得民意者或可暫得政權,但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到天下。

這就是我們應該傳承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智慧:民心重於民意。

 

結語

在民進黨全面執政半年以後,《天下》雜誌於今年1月3日發布一項民調結果,發現:「臺灣民眾傾獨而悲觀」。臺灣民眾的「傾獨」只是臺獨倒行逆施、國民黨助紂為虐而打造出來的「民意」;在島上普遍存在的「悲觀」則顯示臺灣「民心」的十足不安。這種不安,一方面是因臺獨扭曲歷史、違反道德,無法給臺灣人民帶來自信;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臺獨造成兩岸關係危疑動盪,甚至可能讓臺灣罹於戰火。今天多數臺灣人民其實只是被藍(獨臺)綠(臺獨)聯手愚弄,導致認同錯亂;但是若捫心自問,他們對「臺獨」的自信絲毫不比當年國民黨誇口的「反攻大陸」更高。面對大陸,今天的香港遠比臺灣更為脆弱。因此「港獨」在小眾群體裡儼然成為時尚,但整體民心也只會因此而不安。所以,只要我們懂得區分「民心」與「民意」,堅定地爭取民心,而不要屈從被誤導、利用的民意,在兩岸三地的中國人仍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