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
甲辰年二月廿十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社論 > 正文

「新南向」難尋去向

作者 | 主筆室
主筆室:《遠望》雜誌

臺灣經濟從馬政府後期就陷入極大困境,投資不振、消費低迷、外銷金額負成長、勞工薪資停滯未漲、驅動經濟成長的引擎逐一熄火。早年創造經濟奇蹟、昂然名列四小龍之首的氣勢與自信,一去不返。新政府上臺之後,各方已經預期2016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連保住1%都有困難。

臺灣經濟出現問題,其實不是從馬政府才開始,更不是蔡英文上臺後就能解決的。我們甚至很無奈的預測:綠營執政後不但無法讓臺灣經濟起死回生,反而會讓它雪上加霜。除非外在環境出現急遽、意外的變化,否則臺灣人民必定還要過上一段苦日子。這是主流民意在政治上求獨、反中所必須付出的經濟代價,因為李、扁以來臺灣的經濟理性長期屈服於政治考量,一再錯失發展經濟的最佳策略與時機。可惜選民看不出此中道理,政客即便看出此道理,但為了政治目的,卻寧願犧牲經濟也在所不惜。無辜者遭池魚之殃,只好跟著受害。

 

臺獨必須付出經濟代價

經濟問題有長、短期之分。景氣循環起起落落,蕭條時如何沉著應戰、保元固本;繁榮時如何持盈保泰、避免泡沫,這是短期經濟問題。2008年美國發生金融海嘯之後,至今仍未完全恢復。美、歐經濟的疲軟,逼使中國大陸必須加速調整經濟結構,提早放棄以外貿帶動成長的模式。影響所及,就是全球三大經濟體的同時放緩。臺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無法免除國際波動之影響。我們的外貿訂單近來持續負成長,主要就是受到國際環境不景氣之影響。這個部分臺灣很難扭轉大局,只能盡其在我,等待下一波景氣的復甦。

臺灣經濟更嚴峻的長期問題,在於缺乏明確合宜的大戰略,因而無法順利推動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任何具有活力的經濟,必得根據外界環境和自己的經濟規模、特色,汰去舊產業、舊技術,開展新產業、新技術。這些問題未解,臺灣經濟就只能吃老本,坐視自己的優勢一再流失。薪資凍漲、投資不振都是必然的結果。

大陸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經濟與外界極少互動,兩岸各自摸索自己的發展策略,互相之間幾乎沒有影響。臺灣掌握當時的國際局勢,從一個只能出口香蕉、鳳梨的落後經濟體,逐步走上「進口替代」階段,再走向「出口導向」階段,最後成為新興經濟體的典範。在此時期,臺灣的經濟戰略是明確、有效、合乎經濟邏輯的。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遂能逐步完成。

從李登輝掌權以來,國際政經環境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大陸經濟的崛起,不但造就臺灣前所未有的發展腹地及有利商機,也逼使臺灣必須調整結構以應變局。可惜李、扁孵育的臺獨思想開始綁架臺灣,馬英九又坐失撥亂反正機會,情況繼續惡化。政治上的對抗,阻礙了經濟理性。明明利大於弊的兩岸經貿整合,明明是大陸的善意與讓利,卻導致《服貿協議》、《貨貿協議》的停擺,以及「太陽花運動」的違法亂政。藍營在2016年初選舉的潰敗,表明臺灣拒絕「順著對岸水漲讓自己船高」的西向發展策略,「新南向政策」遂成為綠營開給臺灣的一帖「新藥」。

 

舊南向政策並不成功

說新,其實也不新。1994年3月,李登輝政府就通過了《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經貿合作綱領》,開啟了長達9年的「南向政策」。李、扁當年推動此政策的兩層目的是:第一,降低臺灣經濟與對岸的緊密關係;第二,透過經濟合作試圖打開臺灣的「國際空間」。結果,此次「南向政策」並不成功,遂不了了之,沒人再提。時隔多年,蔡英文冷飯重炒,但又想有所區隔,故以「新南向政策」名之。

舊「南向政策」不成功的原因,是它與市場力量、經濟規律對作。臺商前往日後成為世界工廠及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投資、設廠,是極自然、正常的決策,猶如水往下流、物往下落。刻意要把他們帶往東南亞,有如故意要和地心引力對抗。整體來看,「南向政策」實行之初臺商往大陸與東南亞投資的金額相差還不算遠;「南向」之後,這兩個數字反而拉大而非縮小。臺灣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比重從1990年的14%,到扁政府時代升到38%,2011年更接近41%。唯一明顯「由西轉南」的事例,發生在2010年大陸出現一波薪資調漲時,不少臺商因此轉向東南亞設廠。諷刺的是,這是市場力量運作出來的結果,並非拜「南向政策」之賜,因為當時該政策已無人聞問。

 

「新南向」:新瓶舊酒

綠營人士指出「新南向」比「南向」更容易成功的原因有二:第一,大陸勞工待遇的上調,使得「世界工廠」的重心有從中國移向東南亞及印度的趨勢;第二,「新南向」不限定東盟,還包括印度等南亞六國。就第一點而言,大陸薪資上漲固然會逼走一些廠商,但薪資的上漲也會反應在購買力的提升,這更強化了中國大陸「世界市場」的地位。臺商在「世界工廠」與「世界市場」之間如何取捨,自有其經濟考量,何勞政府政策置喙?何況大陸幅員遼闊,各地發展程度並不一致。沿岸地區薪資固然頗高,但薪資仍低、勞力豐沛的地區亦所在多有,仍可提供臺商馳騁。

就第二點而言,去年臺灣與南亞六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雙邊貿易僅69億美元,占我對外貿易總額1.4%。投資方面,臺商在印度累計直接投資僅約3.2億美元,其他南亞5國的投資更微不足道。經濟部報告中曾指出前進印度的風險包括:缺乏效率的官僚體系、殘缺的基礎建設、法令規章的不透明以及繁雜難懂的稅制。台灣刻意遠離只有一水之隔、同文同種又善意待我的「世界工廠」與「世界市場」,寧可寄望於千里迢迢、不熟悉、不可測的南亞,除了捨近求遠、自找麻煩之外,真不知如何描述綠營的經濟邏輯。

 

28萬東協旅客勝過400萬陸客?

「新南向辦公室」6月16日正式開張,它的第一項具體政策,就是放寬東協國家來臺簽證門檻。新政府評估,此舉將能帶來28萬人次的東協旅客,但是綠營寧可犧牲的陸客卻是一年400萬人次。先別說放寬簽證是否就能有效吸引旅客、東南亞民眾是否比大陸民眾更熱衷於來臺一遊,蔡政府寧可挖空心思巴結不一定想來的28萬人,也不惜推掉自動上門的400萬人。要讀懂「新南向政策」的經濟道理,真難。

根據財政部統計,2015年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占總體出口近四成,對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尼和越南的出口,則占總體約一成八。中國大陸是臺灣的最大出口市場和順差來源,這個市場很樂意為臺灣繼續擴大,然而綠營不但不領情,還主動要限縮大陸市場所占的份額。這是人類經濟史上絕無僅有的特殊案例。另一方面,「新南向政策」如果有本事為臺灣在東南亞與南亞,開創出如同現今在中國大陸這樣龐大的出口市場,它必然也會被列為經濟學教科書中的偉大典範。

 

對陸經貿依存度是假議題

綠營或許辯稱:南向並不打算完全取代西向,只是要降低臺灣對大陸的依存度而已。我們知道「降低臺灣對大陸的依存度」主要是基於拒統的考量,分散經濟上的風險並非重點。(否則如何解釋臺灣在70年代對美國的依存度高於今天對陸依存度,但當年臺灣並沒有主動要遠離美國?)既然中國大陸在綠營心中是如此邪惡,新政府何不徹底切斷兩岸經貿往來,以南向完全取代西向,充分表現臺獨的風骨,不要只在40%或30%的依存度之間拉拉扯扯。如果「南向」無法完全取代「西向」,那就請綠營說清楚,對陸依存度多少才恰到好處?這個數字又是如何得來的?

綠營與「新南向政策」搭配的另一套路線,是積極加入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常被拿來與另一個區域經濟整合計畫相提並論,那就是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發起的原始動機,是想把原已分別和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中國、澳洲、印度、日本、韓國與紐西蘭,整合為一個更大的區域經貿區塊。此一整合如果成功,勢必讓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吃味。自覺大權旁落又決心「重返亞洲」的美國,遂以TPP做為施力點,積極打造橫跨太平洋兩岸、比RCEP更高規格、又把中國隔離在外的經貿整合。今年2月,12個締約國代表簽署TPP之後,華府發表聲明說:「TPP讓美國而不是中國這樣的國家,來為21世紀制訂行為規範,這對充滿活力的亞太地區來說,至關重要。」美國的高傲、蠻橫以及對中國的鄙視,在這句話中畢露無遺。

 

TPP:美國的高傲  臺獨的海上浮木

死抱美國大腿的綠營,參與TPP的積極程度與RCEP顯然有別,因為前者由美國主導,蔡英文政府除了想藉加入TPP為它解決經貿問題之外,還有深層的聯美抗中意涵。反之,RCEP由中國大陸主導,至今拒絕「九二共識」的蔡政府,自知參與RCEP有其難度。表面上新政府雙管齊下,希望TPP和RCEP兼得,但他們真心渴望參與的是TPP,不是RCEP。諷刺的是,就經濟論經濟,兩大經貿整合計畫中,臺灣應優先爭取加入的是RCEP才對。因為RCEP成員涵蓋目前臺灣外貿總額和出口總額約五成七,高於對TPP的約三成五;RCEP成員國都在太平洋此岸,離臺灣近;TPP另有5成員國在太平洋彼岸,離臺甚遠。重TPP輕RCEP,是綠營捨近求遠、自找麻煩的另一例證。何況「新南向政策」鎖定的東協國家都是RCEP成員,但這10個東協國家中有6國不是TPP成員。蔡政府一邊喊「新南向」,一邊又重TPP輕RCEP,這豈非矛盾?

 

TPP:捨近求遠  有損主權

再者,與RCEP相比,TPP涵蓋面更廣、自由化程度更高,是一個具有較強約束力的協議框架。TPP對於跨國企業與國際金融資本有利,但對基層勞工卻有傷害。兩位動見觀瞻的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Paul R. Krugman)和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都反對TPP。克氏說:對大企業有利,不等於對民眾有利。史氏說:TPP以自由貿易為名,掃除各國保護勞工、消費者以及環境的法規,其代價將由全民買單。

尤有甚者,TPP協議中的「投資人與地主國之間爭端解決機制」把提起訴訟和仲裁的權利從主權國家手中奪走,交給新設的國際投資爭端解決機構。未來成員國在保護勞工、農民、病患、消費者、弱勢族群時,可能會觸犯TPP相關規定,陷入被外資控訴之困境。綠營以「南向」取代「西向」,為的是「爭取主權」,但加入TPP亦將流失主權,他們卻毫不在乎,豈不怪哉?又,美國政府把接受美牛、美豬來臺,做為協助臺灣加入TPP的條件,綠營已經傾向接受此恐嚇。對照執政之前,民進黨以「美豬瘦肉精零檢出」為不可動搖之標準,頻頻攻擊馬政府。如今若對美豬低頭,綠營又將如何捍衛主權?

 

臺灣主動淪為古巴

古巴的緯度、天氣、農產、面積、緊鄰大陸的地理位置,都和臺灣十分類似。如果沒有政治因素介入,古巴最自然的經貿對象當然是美國,就如臺灣之於大陸。在全球冷戰時代,美國不但封鎖美古貿易,還威脅與古巴貿易的他國。古巴經濟發展遲緩,美國的「貢獻」很大。古巴被迫捨近求遠,找上千里迢迢的蘇俄與東歐。當年古巴捨近求遠、斲傷經濟,完全出於被動與無奈。現在卻有人主動捨近求遠、自找麻煩,老把發展腹地的善意當陰謀,這個怪誕經濟體的名字叫臺灣。

正如本刊上期社論所指出,既然「新南向」政策的動機是政治性的「拒統求獨」,就必然與上次的舊南向、戒急用忍一樣,將使臺灣經濟付出重大代價。只不過,在綠營人士的考量裡,「寧要臺灣獨立的草,不要兩岸統一的苗」,政治正確既然重於一切,人民生計又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