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
|
甲辰年三月十七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時論短評 > 正文

鳳梨事件:決策文化的轉捩點?

作者 | 吳啟訥
吳啟訥: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

〔如須轉載,請先徵求《遠望》同意,並於文首註明出處,全文刊載(不得隨意更動內容)。〕

從技術上來講,其實「鳳梨事件」只是檢疫問題,但它在海峽兩岸(尤其是臺灣)所引發的反應,卻呈現出我們長期關注的問題──中國大陸長期實行「惠臺政策」背後的思維。此一思維把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降格成為「物質主義」,誤以為可以用物質利益來「收買」臺灣(或香港)的認同,但這種降低層次的「物質主義」,脫離了中國統一的道德層面,必然沒有辦法成功。

中國近代曾發生過無數次類似的社會事件,從它背後的政治力以及隨後發生的整體革命來看,所有「物質主義」的思維都沒有辦法達成理想的或政治層面的效果。更何況是遭到深度殖民化的臺灣社會,從未經歷徹底去殖民化的思想與教育。單方面讓利的行為,只會增強臺灣民眾的優越感,使他們覺得讓利政策是「有求於己」,甚至產生一種幻覺,認為「我的產品是無可取代的」、「我的產品就是最好的」。而這些觀念背後所代表的是「我(臺灣)的價值和制度是更優越的」,因此「你(中國大陸)必須臣服在我(臺灣)的價值體系下」。對此,如果抱持物質主義的視角是沒有辦法看清的,只會出現非常巨大的盲點。

在「鳳梨事件」發生後,臺灣社會的反應還出現農民用非常驕傲的口吻炫耀賣給日本的鳳梨都是品質最好的,並強調「日本人要求非常高」,「下過雨而已就不要了」參見YOUTUBE@鄭知道了,〈中國"養套殺"不只針對臺灣農產!?鳳梨王子火線破解中國手法…〉,2021年3月1日,01'08''。可是,對於中國大陸的態度卻是不管鳳梨的品質好壞反正一定能夠賣掉,甚至說「中國他們想要鳳梨,看起來像鳳梨就好」,「我把[菜頭]用成像鳳梨,他們可能也會要」,「他們都會收」參見YOUTUBE@鄭知道了,〈中國"養套殺"不只針對臺灣農產!?鳳梨王子火線破解中國手法…〉,2021年3月1日,01'49''。這些話語背後所帶的鄙夷、輕視是非常明顯的,一再證明物質的誘惑並沒能發揮作用。

另外,臺南學甲虱目魚戶和大陸簽訂契作之後,有非常多的人起了大厝、蓋了新房子,可是當記者去訪問:「為什麼你們在投票行為上,都還是投給綠營呢?」漁戶用非常驕傲的口吻回答:「我們賣魚不賣身!」這種口吻,其實是對於讓利政策的「逆向背書」。

在此,希望制訂和執行這個政策的人,能夠正視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