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日
|
甲辰年三月廿五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時論短評 > 正文

中國要做好海上衝突的準備

作者 | 儲建國
儲建國: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藝術學院教授兼院長
2020年10月16日 #中美關係  

世界百年大變局的最主要因素當然是中國的崛起。儘管有所謂陷阱一說,但中國還是一直朝著和平崛起的方向努力。然而,全球經濟的非常規變化使得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加劇、零和博奕的成分增加,這也就意味著非和平的可能性增強。西方文明的擴張是建立在軍事基礎上的,美國文明的海盜基因更是強化了其用軍事手段對付競爭對手的傾向。

中國古代文明擴展了以「仁義」為核心價值觀的秩序,尤其是對邊遠民族,中國採取溫和的懷柔政策,只要其不挑戰中央王朝的權威,可在自願基礎上與其發展不同層次的和平關係。但中國古代文明的擴展過程也不是完全溫情脈脈的,征伐始終是這種擴展的必要保障。

西方文明入侵中國之後,中國文明柔性和剛性的擴展過程暫時中斷。文明進程的主旋律變成抗擊外部侵略和促進內部變革。中國人是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被拖入了這種進程,不斷摸索著前進,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終於走出了一條比較成功的道路。

這條道路如果繼續走下去,一種吸納了西方文明優點,又保留了中國文明特質的新文明必將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來。這種新文明可能會貢獻出更可持續的和平與發展,以及為人類帶來更加緊密的關係,這種關係也許會發生在某種新型的共同體之中。

拋開對未來的更複雜的憧憬,就目前來說,中國與其他國家最顯著的關係增量主要表現在貿易關係中。中國人以驚人的能力把生意快速地做到了全世界,中國也在較短的時間內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貿易國。

西方文明在向外擴張的過程中,一手拿著商品,一手拿著槍炮,打開了世界上一個個相對封閉的共同體,踩著眾多異族的屍體建立了由西方列強主導的全球貿易秩序。以軍力維護這個秩序的安全符合西方國家的利益、尤其是美國的利益。

中國改革開放後融入這種秩序,無需運用軍力就收獲了巨大的貿易利益。一些西方學者較早地指出中國享受了美國提供的安全紅利,這種觀點最初沒引起多少政治反應。現在的美國政客則在這種觀點上更進一步,認為中國不僅享受了美國提供的安全紅利,而且不公平的利用了西方開創的貿易體系,並發展成威脅美國的新強權。

美國在把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後,儘管開始全方位的遏制,但目前的主要動作還是在經貿領域。隨著局勢的變化,美國會越來越多地在減少中國的「安全紅利」上想辦法。

現在美國正在構鑄圍堵中國的軍事體系,這套體系分為不同的層次和板塊,中國軍事研究者應該有深入的研究。這裡想強調的是,我們要找出其發揮作用對中國國家利益形成最主要威脅的地方,這個地方大概是在海上。因為絕大部分中外貿易是通過海上運輸進行的。如果海上貿易線路被破壞,受損最大的當然是最大貿易國─中國。

所以,美國提出要保證海上航行自由,中國是非常支持這個主張的。美國的這個主張要麼是沒搞清中國的立場,要麼只是一個幌子,實際上是在航行自由的名義下,加強美國對海洋的軍事控制,最終實現其「可排斥的航行自由」。

其排斥的主要對象當然是中國,但現在美國還沒有這種排斥的機會和能力。

真正的機會可能來自臺海戰爭,大陸的非和平準備已全面鋪開,相關的信息顯示已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大陸說只要有一線和平解決的可能,就要做出百倍的努力,其實說這種話本身就是對和平統一趨於悲觀的表現。也許更重要的是,軍改、備戰導致軍事情緒被點燃後,如果一直沒有達成目標,甚至臺灣往相反方向走得更遠,那麼可能會出現「一鼓作氣,再而三,三而竭」的局面。大陸決策層是不允許出現這種情況的,臺灣又不會輕易退縮,因此臺海戰爭風險的確前所未有。

臺海一旦發生戰爭,美國是否直接介入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美國會根據涉臺法案,聯合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制裁和封鎖,在全球打擊中國利益,尤其是利用其海上軍事霸權,打擊甚至阻斷中國與一些國家的經貿往來。

近些年來,中國海軍力量儘管有了較快發展,但還是以加強周邊防禦為主,尤其是為應對臺海戰爭做準備。中美在南海的激烈糾纏也主要是為了臺海戰爭,而美國的另一層意圖是阻止中國海軍從南海走向遠洋。

臺灣戰爭爆發後,美國如果「名正言順」對中國海上航線下手,打擊中國作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的地位,中國有何辦法加以應對呢?

首要的辦法當然是兩岸盡快進行並結束和平談判,達成並實施統一方案,迅速恢複兩岸和平秩序。

其次是通過外交手段鞏固同一些國家的經貿關係,並分化西方國家,各個擊破,讓其意識到對中國經貿利益的損害也是對其國家利益的損害。

第三,在一些關鍵航線或海域對美國進行對稱或非對稱反擊。

第四,利用軍事護航行動將中國海軍力量「順理成章」地投送到遠洋。

第五,聯合相關國家組建海上安全共同體,貫徹海上多邊主義。

第六,奉行有節制對抗原則,努力形成中美海上和平共處的秩序,以實現「更具包容性的海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