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
甲辰年二月廿十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InSight > 正文

七七事變:大陸人丟了性命,臺灣人丟了靈魂

作者 | 林金源
林金源: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遠望》雜誌社社長。

1937年7月7日發生的「七七事變」,是兩岸中國人最悲慘、最痛苦的一頁。假如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起算,中國人一共經歷14年的艱苦抗戰;假如從1937年的「七七事變」起算,至少經歷八年。

由於當年身處大陸的中國人直接受到日本帝國主義的欺凌,喪失身家、財產、性命者眾多,因此大陸會謹記「七七事變」,也會盛大地紀念抗戰勝利。與之相反,臺灣的經驗截然不同。很多臺灣人認為「抗戰和臺灣沒有關係」,「七七事變和臺灣沒有關係」。事實上,臺灣不僅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直接受害者,也是更早的受害者。從「乙未割臺」直到「噍吧哖事件」,再到1930年的「霧社事件」,受日本人殘害的臺灣人數以萬計。日本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在日本據臺的頭幾年,殺害了當時臺灣人口的百分之一。中日戰爭顯然不是對臺灣沒有負面影響,只是「七七事變」爆發時,臺灣人已被日本人馴化、洗腦,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七七事變」,對於對岸同胞被蹂躪表現得麻木不仁。

這篇文章旨在闡明「臺灣人當然是『七七事變』的受害者」。儘管臺灣人和大陸人的抗戰經驗不同,但兩者只在「受害方式」上存在差異:大陸人「掉」腦袋,臺灣人被「洗」腦袋;大陸人丟了「性命」;臺灣人丟了「靈魂」。作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習於用日本人的眼光來看世界,認賊作父地幫助日本人殘害自己的同胞。舉兩個最直接的例子:其一,在七七事變爆發前後,許多臺灣中學生抱著募款箱在街頭勸捐,將募得的款項拿去幫助日軍攻打中國大陸。假如尚存一點「大是大非」的意識,就能發現這種行為是非常難堪的、非常不道德的。其二,很多臺籍日本兵上前線和自己的同胞廝殺,他們無論誰勝誰負,中華民族都是輸家。從上述兩個例子可知,在殖民統治下的臺灣人其實處於非常痛苦、掙扎的地位。

或許大家都看過肥皂劇,描述一種不可理喻的情境:張三和李四有仇,張三卻將李四的小孩扶養成人。張三不斷向這個小孩灌輸「李四是多麼邪惡、多麼可惡」,「李四是我們最大的敵人」。這個小孩多年來受到張三的洗腦,最後竟親手把李四給殺了。或許多數人認為這種情節只會發生在戲劇裡,但臺灣被日本殖民,受日本綁架、欺騙而和中國大陸的同胞廝殺,不正是同樣的戲碼嗎?臺灣人何以對自己同胞的遭遇無動於衷,甚至站在日本一方殘害自己的同胞呢?原因在於日本人花了很多功夫「洗」臺灣人的腦,總的來說就是「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和中日局勢密切相關,日本早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起就開始推行皇民化,到了1937年的「七七事變」,日本人正式地、大規模地積極推動皇民化運動。日本人的最終目標在於讓臺灣人甘心做一個皇民,義無反顧地和中國大陸對抗。皇民化運動有很多的層面,譬如「國語家庭運動」、「正廳改善運動」、「寺廟整理運動」。

假如家庭成員把中文姓氏改為日本人的姓名,即可被認證為「國語家庭」。「國語家庭運動」是日本殖民政府企圖以種種福利,誘勸臺灣人放棄自己的中文姓氏,改說日語,改變中國人的身分認同。

「正廳改善運動」也是中日局勢惡化以來,日本積極推動的運動。日本人向臺灣人灌輸一個觀念:中國人在客廳擺放的神明與祖宗牌位都很雜亂、不入流、齷齪不堪,臺灣人應該以「神宮大麻」,即日本的信仰、日本的神祉取代中國人傳統的牌位與神祉。

至於什麼是「寺廟整理」呢?我們不妨先回顧日本人對臺灣傳統寺廟的觀感。1934年,日本殖民官員曾經在報紙上明白地說:日本人進入臺灣時看到全島都有傳統寺廟(含寺廟、宗廟、道觀、齋堂等中式宗教信仰建築),這使日本人心裡很不舒服。據統計,島內大概有4000座傳統寺廟,日本人感到既礙眼又痛心。他們痛心於臺灣一共只有19座「清靜莊嚴」的神社,相比於4000座傳統宗廟,日本神社的數量相當稀少。因此,日本人決心推行「寺廟整理運動」,遏止臺灣人興建傳統寺廟,並積極擴建日本神社。據臺灣總督府的官方統計數據,1930年尚未推行「寺廟整理運動」前,全臺灣計畫用來興建寺廟的募款金額,是計畫用來興建神社的募款金額的50倍。並且,計畫興建寺廟的件數是興建神社的8倍。然而,到了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與1937年的「七七事變」其間的1933年時,神社的募款金額已經超越寺廟的募款。到了1938年,全臺灣用以興建寺廟的募款金額為零,統計數字上一片空白,這就是「寺廟整理運動」的成果。日據臺灣的50年間興建的神社中,半數是在1934年至1940年(短短6年間)蓋出來的,可以想見其密度、集中度有多麼強烈。日本人推行「寺廟整理運動」與環境背景有關,包含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及1937年的「七七事變」。日本人知道,假如要讓臺灣人和中國大陸人作戰,則必須強化臺灣人的心防。因此,所謂的「寺廟整理運動」也是「洗腦運動」的一環。

「莎韻之鐘」是一個被流傳已久的故事,這個故事也和日本人洗腦臺灣人有關。「莎韻之鐘」被臺灣人講成是個淒美、有人情味的故事,但故事的真相是,當1937年中日開始爆發全面戰爭時,日本徵調在臺灣的年輕人到中國大陸去打仗,其中有個日本人就準備出發,他找來一位原住民莎韻,讓這位原住民女孩幫他揹行李。日本青年走在前面,幫他揹行李的莎韻走在後面。在深山裡經過坎坷的地形時,或許也因為天氣不好,這個女孩失足摔下山谷逝世了。這本來就是個意外事件,但日本人趁此機會把它拍成電影、寫成小說,變造為一個淒美的故事。在這個被變造的故事裡,將這個女孩說成多熱愛她的老師,熱愛這個日本年輕人,但這其實是假的,她根本就是不幸摔死的原住民。但莎韻的故事已被渲染成一個愛情故事,直到今天還有很多臺灣人傳頌它,這就是一種「洗腦」的力量。

獨派人士說「抗戰是中國人的事,和臺灣無關」,這是完全錯誤的。大陸的犧牲是很清楚的三千萬條人命,但他們喚醒了國魂,喚醒了民族意識。那麼臺灣的情況呢?儘管我們直接死於中日戰爭的人數比較少,卻付出了自己的靈魂與尊嚴。到了今天,由島內很多獨派還在媚日反中來看,可見臺灣人丟失了靈魂,臺灣人被日本人洗腦的惡果還在持續擴大中。如果認為抗戰與臺灣無關,意味著只見大陸人「掉」了腦袋,卻沒有看見臺灣人被「洗腦」。只見大陸的中國人丟了性命,卻未見臺灣的中國人丟了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