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
|
甲辰年二月十九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時論短評 > 正文

人該為何而活?

陳明忠先生觸發我對人生的再思考

作者 | 張菀庭
張菀庭: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學士

〔如須轉載,請先徵求《遠望》同意,並於文首註明出處,全文刊載(不得隨意更動內容)。〕

第一次見陳明忠先生時,我對於他的生平以及兩岸問題還沒有太深刻的認識,當下只覺得他像個頑童,是一個很活潑的老人,還有點兒反骨。「反骨」指的是不願當「順民」,絕不臣服於不合理的規範,而且他似乎不怕因為反抗權威而挨罵、挨打。凡事他都有自己一套判別對錯、好壞的基準,雖然牴觸了大環境,他也在所不惜。這讓我想起哪吒電影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經典台詞,陳明忠先生不是為反對而反對,他有他「反」的標準,而且他不屈服於那些不合理的規定與命定。

我對陳明忠先生的反骨性格印象深刻。因為,一來我的性格跟他截然相反;二來這些歷經歲月風霜的老人們,很少有人能夠保有像他這樣追求理想的鬥志與精神。

讀完陳明忠先生的自傳《無悔》之後,我對他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我覺得陳明忠先生回答了我所思考的兩個人生重大問題:一個人該如何活著?我們應如何評價一個人?

我曾經在學生時代感受過讀書解惑的樂趣,也曾有過抱負和理想,繪製自己人生的藍圖。但在進入社會之後,我慢慢感覺到社會上評判一個人的標準與書本所教導的大相逕庭。財富的多寡、社經地位的高低,是一般社會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至於一個人的思想是否深刻、操守是否嚴謹、為人處世是否堅毅,似乎並不是那麼重要。

社會的現實與勢利,使我一度認為保有善良赤誠的心以及對於美好人品的追求,好像是一件很笨、很幼稚的事情,非但不切實際,還與社會脫鉤,我甚至懷疑精神信仰是否真有存在的必要。但在讀完陳明忠先生的經歷之後,我看到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他的所作所為解開了我的困惑,像他這樣才算是有意義的人生,一個人本來就該活得昂然、精彩。

出生於日據時期的陳明忠先生,身為地主家庭的子弟,他本可以不顧臺灣社會的種種壓迫與不合理,安享地主階級所擁有的財富及地位,不用反抗、不用坐牢,安安穩穩地度過一輩子。但老前輩選擇的是理想與信仰,不是財富及地位。曾經被洗腦為「日本人」的陳明忠先生,在遭遇日本人的歧視對待之後,他開始思考自己是誰,並產生了身分認同上的轉變,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國人。當他發現佃農畢恭畢敬取悅自己的態度,竟然與「三腳仔」諂媚日本人沒什麼差別的時候,他又做了一次省思,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願意在經濟上壓迫他人。發現問題並深刻反省需要勇氣與決心,智仁勇兼備的陳明忠先生因此扭轉了自己的人生。

相較之下,我們今日雖然身處物質較為富裕、科技相對發達的時代,但精神文明卻相對落後與頹廢,遠遠比不上那個時代的革命老前輩們。每個人活在世上,原本就會遇到許多選擇,無論陳明忠先生的年代還是現在,大家都可以選擇相對輕鬆、庸庸碌碌的道路,也可以選擇布滿荊棘的險峻道路。陳明忠先生選擇了公義,不是私利。他選擇用一生堅持自己的理想,他選擇做一個俯仰無愧、智仁勇兼備的君子。

我何其有幸親眼見過這麼一位大人物,更何其有幸在讀完《無悔》之後,找到足以效法的榜樣,讓我不憂不懼地步其後塵走下去。

3daaf5bf-bfa8-4bb5-921b-5209e66028d4.jpeg

1987年陳明忠(前排右)保外就醫後,參加五一遊行。


9c8b8b8d-bb51-40af-b051-cb45f1581263.jpeg

1995年4月2日,陳明忠(中)參加50年代政治案件殉難者春祭追悼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