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
甲辰年冬月十九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社論 > 正文

蔡英文的「中華民國臺灣」往何處去?

作者 | 主筆室
主筆室:《遠望》雜誌

臺獨為了達成其脫離中國的目標,除了以「臺澎法律地位未定」為理由主張「臺灣不屬於中國」之外,更盡可能迴避使用「中華民國」這個依照憲法規定其領土包含大陸的國號,以斬斷臺灣與中國的法理牽連。但是,若要透過修憲或制憲而直接把「臺灣」這個地理名詞改成國號,卻又如陳水扁在2005年3月所承認的:「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於是,如何處理「中華民國」與「臺灣」之間的關係,就成為他們長期面對的難題。為此,他們不斷偷換、變造「中華民國」的定義,務求將其與「中國」徹底切割。如果切割不成,則寧可不提「中華民國」。

1995年6月,李登輝在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的講話中提出「中華民國在臺灣」(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這是臺灣領導人第一次將「中華民國」正式與「臺灣」連結,使前者與「中國」拉開距離。陳水扁當局後來就從2003年9月起,在「中華民國護照」封面上加註「Taiwan」,帶有使「Republic of China」等同於「Taiwan」的意味。一年後,陳水扁在2004年國慶演說中首次提出「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臺灣就是中華民國」,公開以「臺灣」來定義「中華民國」。但是,他更多的是交替使用這兩個詞,而不是直接改變「國號」。

2016年5月,蔡英文領導著民進黨全面執政,更公然地迴避使用「中華民國」,而經常只稱其為「這個國家」。2018年8月21日,蔡英文發表與薩爾瓦多斷交的談話,不但將「臺灣」與「中國」對稱,而且公開提出「『中華民國(臺灣)』是現狀,是現階段最大公約數」,啟動了她的「國號變造工程」。今(2019)年的「國慶談話」中,蔡便公開給她的「這個國家」一個拼接的新「國號」──「中華民國臺灣」。她說:「中華民國不是誰的專利,臺灣也不是誰可以獨占。『中華民國臺灣』六個字,絕對不是藍色、也不會是綠色,這就是整個社會最大的共識。」

從1995年李登輝提出「中華民國在臺灣」起,24年後,蔡英文終於正式提出了「中華民國臺灣」的變造國號。

 

新「國號」源自「兩國論」

蔡英文在「中華民國108年」的「國慶談話」中明言「中華民國已經在臺灣屹立超過70年」,顯然她已正式把「中華民國」的「國家同一性」從1949年腰斬,使偏安臺灣的「中華民國」與1912至1949年間在大陸的「中華民國」斷為兩國。於是,「中華民國」與中國大陸脫鉤,而與「臺灣」成為同義語,然後她才有可能打造出這個拼接的「國號」。這個新「國號」,雖然還沒有憲法上的依據,但已代表著民進黨對於「中華民國」在法理上的改造又往前推進了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島內第二大黨國民黨的反應。當蔡英文在國慶典禮上說出這個新「國號」時,馬英九就在現場。兩天後,馬在華僑節大會致詞時表示:「聽到蔡英文講了七次中華民國,大家有驚豔的感覺」,而且「希望她繼續講下去」以「強化國家認同」;只不過,「在中華民國正式場合,身為中華民國總統還是應該講『中華民國』,這樣才符合中華民國元首身分」。可見馬英九對蔡英文以1949年為界將「中華民國」一分為二毫無警覺,只因他堅持名義上的「中華民國」國號,故而對蔡將「中華民國」與「臺灣」合二為一略有微詞。

依據總統府網站資料,實際上馬英九在其任內(包括其副總統蕭萬長、吳敦義)就曾數次使用「中華民國臺灣」,只不過都不是在非常正式的場合。如果回顧2008年3月18日(馬英九初次競選總統的投票日前四天),馬曾公開宣稱:「臺灣在『中華民國』政府的治理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足見在其心中,馬英九的「國家認同」與蔡英文基本一致,唯一的差別只在國號而已。

我們再看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同樣是在雙十節當天,韓公布了他的《兩岸政策白皮書》。這份《白皮書》基本上延續了馬英九等國民黨主流派的獨臺立場,除了繼續堅持曲解後的「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參見《遠望》2019年3月號社論〈否定九二共識,「中華民國」還剩什麼?〉)外,他還呼應蔡英文而反對「一國兩制」、支持香港「追求自由與民主」,其結論則是「兩岸目前不存在統一或獨立的條件,這一代人無權限制下一代人的選擇」,於是連國民黨《黨章》上的「追求國家富強統一之目標」也一併排除。那麼,韓國瑜的《白皮書》中所要「捍衛」的「中華民國」,與蔡英文的「中華民國臺灣」,也只是作文比賽的兩字之差。

這樣一個自棄其傳統立場的國民黨,在島內日漸綠化的選民結構下,除了對民進黨拿香跟拜外,只能緊抱著被抽空的「九二共識」,冀求在臺獨(否認九二共識)與北京(堅持九二共識)的夾縫中尋找生存空間。這也難怪馬英九忽聞蔡英文將「中華民國」納入其變造的「國號」,竟然產生「驚艷」之感;而國民黨人對蔡英文利用此一新「國號」掩護「中華民國」的「國家同一性」的變更,卻基本無感。

但是,如果馬英九不是有意掩護蔡英文的真正圖謀,那麼他「驚艷」的太早了。

蔡英文提出「中華民國臺灣」,既不是向國民黨讓步,也不是如洪秀柱(國民黨上層僅存的統派)所稱的只為了「欺騙選票」。實際上,這是蔡英文20年前為李登輝撰寫的「兩國論」中定下的深謀遠慮。

李登輝時期的陸委會主委蘇起曾經在1999年經歷了整個「兩國論」風波。據蘇起後來揭露:當時幫李登輝研製「兩國論」的小組「最根本的認知是,臺灣(而非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的名字剛好叫『中華民國』;而『中華民國臺灣』的主權與治權(而非僅治權)均不及於大陸,人民與領土也僅及於臺澎金馬。換言之,他們認為,……臺灣與大陸是兩個不相隸屬的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內政問題,而是國際關係,適用國際法與國際規範。」這就是所謂「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蘇起進而指出:「從這個根本認知出發,兩國論建議今後不要再提『中華民國自1912年就已存在』」,因為這個說法,「會給『中華民國』一個歷史的內涵,使得這個名字將來更難撕換。『分裂國家』或『中華民國自1949年起隔海分治』的說法也不宜使用,因為這又使得臺灣與大陸產生歷史關連,將來不易切斷。」所以,「該小組勉強接受『中華民國在臺灣』的說法,但認為1991年開始修憲以後,就再蛻變成『中華民國臺灣』,它在法律上及本質上已等同於『第二共和』或『新共和』,與過去的『中國』或『中華民國』,或現在在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沒有關係,現在最好就直接稱呼『臺灣』。」蘇起,《兩岸波濤20年紀實》,臺北:天下文化,2014年,頁97-98。

蘇起這段文字,揭露了「中華民國臺灣」的來源(20年前的「兩國論」)與性質(「第二共和」或「新共和」)。對蔡英文等臺獨派而言,這是介於「中華民國在臺灣」與「臺灣」之間的過渡性「國號」。

深知蔡英文內心盤算的蘇起在今年10月10日指出:蔡目前做的是「半個正名、半個制憲、半個公投」:半個正名,就是「中華民國臺灣」,正名走一半;半個制憲,是用修法來改變內部政治結構;而明年的總統大選就是半個公投,只要再度當選,就表示選民支持她(繼續推行「兩國論」)。但蘇起沒有提到的是:蔡英文的「半個制憲」並不只是修法,還包括「釋憲臺獨」。因為就在10月1日,司法院大法官中臺獨的比例超過了釋憲門檻,足可在當年參與過製作「兩國論」的司法院院長許宗力主導下通過任何他們所需要的法理臺獨的釋憲案。兩天後(10月3日),民進黨掌控的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就初審通過《司法院組織法》修正草案,除明定憲法法庭組織,還將大法官助理員額從現行的15人改為「15人至60人」,顯然這些臺獨大法官要開始「有所作為」了。而蔡英文在選前三個月的此時提出「兩國論」中的「中華民國臺灣」,自然是在為下一步推動法理臺獨(以及再度藉著選民民意逼使大陸隱忍或退讓)預作伏筆。(參見《遠望》2019年8-9月號合刊本社論〈明顯而即刻的危險──釋憲臺獨〉)一旦這個新國號代表的「兩國論」取得「憲法依據」及選民肯定(二者之先後將由蔡英文視情況決定),兩岸關係極有可能陷入蘇起警告的「火山爆發」。

 

變造歷史以變造國家

抗戰勝利後的國共內戰打到1949年時,中共在戰場上已經取得絕對優勢,如風捲殘雲,勢如破竹。但是,共軍在該年10月25-27日攻打金門時,卻遭遇了全軍覆沒的敗仗,扼止了其對臺灣方向的攻勢。後來1950年6月韓戰(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第七艦隊介入臺海,終於使國民黨保住了今天的「臺澎金馬」。誠如大陸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在其《絕戰──追思金門戰役》中所言:「此役使國民黨政權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得以……形成大陸和臺灣對峙的格局,也給『臺獨』以立身之地。」因此,呂秀蓮曾說:「古寧頭大戰,兩岸變兩國。」這次戰役遂成為國民黨與臺獨共同稱頌的勝利。

今年正逢金門戰役70週年。蔡英文為了強調「1949年」切割「中華民國」的作用,就在10月23日赴金門出席「古寧頭戰役70週年紀念活動」。她在紀念大會上說:「如果沒有各位當時戍守金門,就沒有今天臺灣的民主、自由與繁榮。……古寧頭戰役也提醒我們,和平,從來就不是靠妥協退讓,更不是卑躬屈膝,而是要靠最堅實的國防,以及團結的意志,讓世界上的人都知道,我們守護主權的決心。」她還到太武公墓悼祭戰死於古寧頭戰役中的國軍官兵,並且宣稱:「過去先烈前輩所堅持的信念,也是我所堅持的目標,『國土主權、寸步不讓、民主自由、堅守不退』。」但是,除了「沒有古寧頭,就沒有今天的臺灣」之外,她的講話完全扭曲了金門戰役在歷史上的意義。

首先,當年的國軍部隊的作戰目的,完全不是守護(臺灣的)「主權」,而是守護中國國民黨的「政權」。蔡英文在太武公墓向陣亡將士墓獻花時的一張照片,顯示墓碑上刻的不是中華民國國徽,而是中國國民黨的黨徽。這個黨徽說明了:當年國軍在古寧頭的勝利,只是意味著「國共內戰」的延續,而不是臺海「和平」的到來或臺灣「主權」的確保。否則,蔡英文要如何解釋在1949年10月領導「古寧頭大捷」的國軍將領胡璉,在三年後(1952年10月11-15日)又率領國軍突擊福建的南日島,然後在翌年(1953年7月14-17日)再度突擊福建的東山島?難道這些攻擊行動都是為了「和平」?

至於她說那些國軍的戰死者所堅持的信念就是她所堅持的「民主自由」,那就更匪夷所思了。且不說蔡英文的「民主自由」只是民粹加上綠色恐怖,若說當年國軍在金門浴血奮戰是要保護臺灣的「民主自由」,那民進黨不斷攻擊的國民黨「白恐」、「威權」豈非向壁虛構?

事實上,當年在金門戰役、突擊南日島及東山島,以及其他兩岸間的軍事衝突(包括九三砲戰及八二三砲戰)中的死難者,不論國軍共軍,都是國共內戰的犧牲者。我們今天若不檢討國共內戰的責任及教訓,卻利用了內戰的意外結果(兩岸長期分裂對峙)來延續兩岸衝突、阻止國家的統一及復興,還把當年的內戰犧牲者撈過來當作守衛「臺獨」及「臺式民主」的「先烈」祭奠,這是為了變造「國家」而變造歷史,是對歷史及死者的大不敬!

但是,這個變造中華民國歷史的工程並非始於臺獨,而正是國民黨自己。1955年7月,在臺灣準備「反攻大陸」的國民黨決定以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作為軍人節。在該年第一屆軍人節那天,蔣介石訓示國軍:紀念軍人節的意義,是在達成反攻復國的使命。於是,原本紀念「對外抗日戰爭」勝利的「九三」,就這樣轉變為激勵「反共內戰」的動力。1970年代起,放棄「反攻大陸」的國民黨為了偏安於臺灣,又將兩岸間的內戰衝突朝向「保臺」來解釋。李登輝、馬英九在位時又相繼完成「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的「意義轉型」,使其內戰意義(反攻大陸)逐漸被「外戰」化(保臺)。(參見《遠望》2018年9月號社論〈變調的軍人節〉)

在這個將國共內戰變造成臺灣拒統的「內戰外戰化」工程中,一直希望被臺獨接納的馬英九用力尤深。10年前的2009年10月25日,時任總統的馬英九參加了「古寧頭戰役60週年紀念活動」。他不但為「古寧頭和平紀念廣場」(延續內戰等於和平?)揭牌剪綵,也(如同蔡英文)到了太武山公墓向陣亡將士獻花。他當時說:「當年古寧頭的國軍弟兄……帶給臺澎金馬60年安定發展的機會。……沒有他們的堅持與犧牲,就沒有往後臺灣成功的經驗」;「古寧頭陣亡的國軍弟兄……保衛了國家(主權?),庇佑了人民,改變了歷史!」

確實,金門戰役中陣亡的國軍官兵「改變了(國共內戰的)歷史」。但是,他們決未料想到:數十年後,他們曾以生命保衛的國民黨政權,竟然與臺獨合作,共同「改變了歷史解釋」。

2009年10月,馬英九在金門說過:「沒有古寧頭,就沒有中華民國。」10年後,只要加上兩個字,蔡英文也可以說:「沒有古寧頭,就沒有『中華民國臺灣』。」

 

蔡英文新「國號」隱含危機

從1971年失去聯合國中的中國代表權以後,「中國」國民黨立即改採獨臺立場,開始了漫長的「臺灣化」歷程。由於國民黨對於民主憲政並無足夠認識與誠意,只圖敷衍結合臺灣的本土勢力以求在臺長存,於是所謂「政治民主化」實際上只是「政權本土化」,最後還使李登輝能夠在僥倖取得國民黨領導權後與民進黨裡應外合、先後相承,推動臺獨教改與去中國化。馬英九等國民黨人在喪失了中心思想之後只能拿香跟拜,至今不改,於是使兩岸的隔閡對立日漸加深,積重難返。

蔡英文在今年的國慶談話以「堅韌之國,前進世界」為題。以「堅韌」一詞形容臺灣,始於2001年3月14日陳水扁提出「堅韌的臺灣人」;蔡英文在2018年6月25日接受法新社專訪時,又提出「堅韌之島」;不到一個月(7月21日),她又進而「總結」:「我們是一個堅韌的島嶼,……堅韌的國家,……堅韌的人民」,而且「做為這樣堅韌國家的總統,我會比所有人都堅韌。」今年國慶談話中,「堅韌之(臺灣)人」、「堅韌之島」已升級為「堅韌之國」,且蔡英文還以「比所有人都堅韌」自詡,都可見其對「臺獨」立場之堅持。

但是,蔡英文說這個「堅韌之國」想要「前進世界」,實際上是要脫離中國、引入外力、共抗統一。於是,兩岸間尚未解決的內戰,現在更捲入了中美對決與香港動亂,比起當年國民黨藉助外力反攻大陸時更為「外戰化」,也更難善了。

我們不願見到兩岸對撞。但是蔡英文的「中華民國臺灣」包藏20年前臺獨「兩國論」的禍心,又得到獨臺的「驚艷」加持,使兩岸危機的火山口開始冒煙。我們擔心:蔡英文越是「堅韌」,就越有可能將臺灣帶向蘇起所言的「火山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