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去(2017)年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要求獨立一事遭到西班牙政府和歐盟的反對而擱淺。編者注:2017年10月初,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政府舉辦獨立公投,投票率未過半,但投票者中超過九成支持獨立。於是加泰羅尼亞地區政府挾「民意」想與西班牙中央政府進行談判。西班牙政府決定根據憲法壓制獨立勢力,不與其進行談判。10月27日,加泰羅尼亞地方議會宣佈建立「加泰羅尼亞共和國」。僅僅在「建國」半個小時後,西班牙政府就宣佈強制解散加泰羅尼亞議會,罷免當地領導人,「加獨」失敗。2 如今,加泰羅尼亞獨立公投也過去將近一年了,加泰羅尼亞獨立的步伐並未停止。為了解加泰羅尼亞地區教科書中有關西班牙與加泰羅尼亞關係的內容,前不久,西班牙政府對加泰羅尼亞地區中小學教科書進行了一次全面審查,專家審查報告令西班牙社會大吃一驚。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教材煽動分離主義
報告指出加泰羅尼亞大區政府違背西班牙憲法和教育法律所規定的權力、自由與責任,在小學教材中煽動分離主義,無視加泰羅尼亞屬於西班牙的事實,而在中學教材中,採用分離主義者的言論,歪曲歷史。報告共計245頁並11個附件。這是多年來中央機構首次對學校教材進行此類評估。根據這份報告,教育大臣要求有關部門對未達標的出版社採取措施。
根據報告內容,專家發現這些教材嚴重歪曲西班牙與加泰羅尼亞地區關係。突出表現在教材編排嚴重失當,畸重畸輕。一是重加泰羅尼亞,輕西班牙。如加泰羅尼亞小學五年級的《社會科學》教材詳細介紹加泰羅尼亞的山山水水,而對西班牙的地理地貌、名山大川一帶而過。二是抬高加泰羅尼亞地區地位,貶低西班牙國家政府地位。對於西班牙國家、王室幾乎隻字不提,將大區政府與歐盟、聯合國直接對接。同時聲稱,大區自治就好比是國家治理,有關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徵詢市民意見,舉行公民投票。Tiede出版社的教材把加泰羅尼亞的歷史描繪得比西班牙歷史還要重要,加泰羅尼亞工業發達,是經濟活躍的樂土,而西班牙則是貧窮農民和短工社會。三是混淆歷史事實,蔑視、拉黑、誹謗西班牙歷史。Baranova出版社的小學六年級教材寫道:在民主年代,西班牙並沒能解決貧窮和失業等社會問題,還用數字比較說明,指出在2016年,西班牙20%的勞動力沒有工作,而加泰羅尼亞只有15%,西班牙28%的城市居民處於貧困狀態,而加泰羅尼來亞只有20%。一些教材還指出西班牙的鐵路系統不利於工業發達的中心城市如加泰羅尼亞、巴斯克地區等。四是煽動對立和敵視情緒。對於加泰羅尼亞而言,西班牙是障礙和累贅。Vicens Vives出版社的中學四年級地理與歷史教材這樣寫道:西班牙市場軟弱無力,造就了許多貧窮匱乏的農民,造成加泰羅尼亞的工業發展受阻。有的教材在討論版塊中,還要求學生討論分離主義創始人Enric Prat de la Riba的問題,要求學生討論加泰羅尼亞是一個國家或是一個政體。還有一些討論題惡意導向,如「我是加泰羅尼亞人,為什麼要學習西班牙語」等。涉及西班牙與加泰羅尼亞關係時,教材中多使用「壓迫」等辭彙。如歷史上加泰羅尼亞就是「一片被殘酷鎮壓的土地」,「不歧視的鎮壓」左派。
難怪加泰羅尼亞地區支持獨立的比例如此之高。原來他們早已被教科書洗腦,從小就被種下了輕視、蔑視甚至仇視西班牙的種子。這樣的結果不得不令人震驚。
裂國分邦,先亂課程。加泰羅尼亞地區政府的手法無非是利用課程設置和教科書割裂、混淆、掩蓋、錯置與西班牙的歷史文化關係,讓不明真相的中小學生迷失方向站錯位,搞不清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此手法危害巨大,影響一代娃娃,切斷他們與西班牙的文化臍帶,使他們的幼小心靈糊塗、混亂,埋藏下對西班牙國家不信任甚至仇恨的種子,為分裂奠定文化和政治基礎。
撕裂香港的獨化教材
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同樣遭受英國殖民當局通過課程和教材設置來篡改、歪曲、混淆香港與祖國的關係,美化殖民統治的手段。割斷血脈,切斷文脈,必亂其史。英殖民主義者的手段更加高明,造成的影響和後果更加惡劣,至今還遠未徹底清除。英國殖民當局故意漠視,甚至以行政手段和法律規限來壓制香港華人的中華文化和民族愛國意識,長期歧視中文,割裂中國歷史,迴避中國因素對香港歷史發展的極端重要性與香港在中國近代史的突出角色,淡化英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不光彩的歷史紀錄。這種別有用心的英殖官方立場,影響了不少有關中國歷史和香港歷史著述。
港獨對教育的歪曲不僅僅在歷史與語文領域,而是滲透到各種通識教材中,譬如圖中被曝光的該本教材《高中通識新領域3:現代中國》,左側課文便公然傳授「中國威脅論」與刊登醜化祖國的漫畫;右側課文則扭曲事實攻訐改革開放政策,絲毫不顧中國大陸如何振興農村與扶貧成效,試問:這樣的教材豈有教導香港學生認識正確的中國?這樣的教材豈可能令香港學生認同中國?故此般課文,危害程度絕不遜於遭港獨綁架變造的歷史教育,因此香港教育改革任重道遠。(圖片轉自臉書@聲討教協,2019年8月17日,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antihkptu/photos/pcb.1261890160649550/1261889863982913,https://www.facebook.com/antihkptu/photos/pcb.1261890160649550/1261880783983821)
讓我們回頭看一看他們當年的惡行吧。1952年,中國歷史不是獨立考試科目,被歸列為「中國文學與歷史科」的一部分。五千年的中國歷史連個名分都沒有。1957年前,課程講述清末至50年代。1958年調整課程設置,只考宋、元、明、清四個朝代,中國歷史被腰斬切割。1959年中國歷史上限講到隋、唐、五代十國,以中古代和近代史為重點,而經濟、社會、教育和學術內容一律不涉及,中國歷史被嚴重割裂。直到1965年,中國歷史才終於獨立成科,課程的上限從夏、商、周至清(1911年),而1911年後的歷史全部被砍斷。1972年,又轉為斷代史學習:夏至兩漢、三國至五代,宋元明清至1945。
表面看來,在課程發展過程中,港英時期香港中史教育表現為英中、中英雙軌向單軌轉變,課程設置和內容上從去內地化轉變為發展本地課程。實際上港英當局通過兩個轉變過程,輔之以考試、教材審查等手段,牢牢掌控中國歷史教育,使中國歷史教育終於逐漸「去民族化」,緊密配合了管治需要。
1953年港英當局檢討中史教學狀況時,提出中國歷史教學目標是「肯定文化的成就,但不能籍此鼓吹民族自負和宣揚仇外的情緒」。宣稱中國歷史教育目標主要是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及民族生活,掌握歷史基本知識。高中階段則著重於瞭解朝代治亂興衰的史實和因果關係,以及重要制度、學術宗教及對外關係。這些目標只是個人知識層面的學習,根本不涉及國家和民族認同。直至1996年(編按:香港回歸前一年),中國歷史課程綱要才出現「提高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培養民族情感」的字眼。
香港的中國歷史課程,幾經反覆,最終以斷代史的編排方式,加上分組學習和答題的考試形式,使學生依興趣集中於某個專題的學習,其他內容可以少學甚至不學,造成學生對中國歷史的瞭解碎片化,無法全面貫通。在1956年之後,現代史幾乎隻字不提,考試出題偏向以政治史為重,絕少涉及經濟文化等內容,導致學生對古代中國歷史印象就是朝代更替、宮廷鬥爭、叛亂、起義和戰爭。這種課程造成學生容易形成對古代中國片面甚至負面的認識。編者注:臺獨教改也用相同手法,使中國史專題化、碎片化,使學生無從理解自古以來中國引領的天下秩序(臺灣自從三國時代以來就在其中)的演進。3
面對中國歷史的態度:溫情敬意vs. 冷漠旁觀
如果仔細閱讀香港的中國歷史教材,就會發現其完全是以第三方旁觀者的角度和觀點來敘事,似寫的不是本國而是其他國家的歷史,與我無關,給人一種冰冷、乏味的感覺,完全沒有歷史的情境感,更談不上引起學生民族情感的共鳴。錢穆先生曾宣導以溫情和敬意看待民族的文化和歷史,切中了香港歷史教學問題的核心。本人曾有一次切身經歷,足以說明這樣的課程設置和教材產生的奇效。
錢穆的《國史大綱》成於抗日戰爭期間,正處於中華民族最危亡之際,故錢穆以深厚的學養奮力撰成此書,以求保存在帝國主義砲火與西方思潮凌虐下的中國歷史,希冀中國人都能因此激發出對祖國文化的認同與敬意。時至今日,錢穆要求國人應對自身歷史抱有「溫情與敬意」的信念仍從未過時,且正是港臺地區教育最應受此信念滌清反中、仇中的分離毒素。(圖片取自錢穆《國史大綱》)
2015年5月,我到香港一所中學旁聽了一堂歷史課。這家學校選用的是香港本地出版的教材,我聽的那一課是「中日戰爭」,看了課本才知道,這一課講的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抗日戰爭。年輕的教師費了一課時,引導學生分析戰爭的起因和造成的災難,學生踴躍而積極,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並大方闡述個人的觀點。上課結束,校長讓我評價老師的授課,我一再推脫,校長非要我說實話,我說,要讓我說真話還是客氣話?校長回答說,當然希望聽真話。我回答說,那我只給30分,不及格。眾人頓時錯愕,隨後我問坐在身邊的一位小女生,「你對這場戰爭怎麼看?」小姑娘文文弱弱,扶了下眼鏡,思考了片刻,從容而堅定地回答了我三個字,「我中立」!瞬間,一股涼氣自我的後背升騰,直衝頭頂。香港在歷史上曾被日本人占領了三年八個月,多少香港同胞遭受欺淩壓迫和苦難,為什麼小姑娘會這樣回答?我想校長應該明白我為什麼只給老師打30分。
2018年,香港教育局做出了香港初中中國歷史獨立必修的決定,同時公布了初中中國歷史獨立必修課程指引。編者注:香港愛國陣營從2005年就開始要求中國歷史在初中教育階段獨立成科且列為必修,但是特區政府卻將去中國化的初中中國歷史和其他社會學科混在一起,由獨立的「教學科目」(teaching by subject)變成諸多「教學專題」(teaching by topic)之一,只剩下片段的中國元素,但剝除了通史的脈絡,使學生無從學到中華文明的整體演進歷史,也無法產生對這個文明共同體的認同意識。對此,特區政府辯稱:「中國歷史」一直是必修,衹要教學內容具備若干中國元素即可。到2015年,因為先前「反國教」(2012)和「占中」(2014)風波,為了應付中央,特區政府不得不開始諮詢:初中是否設一個獨立的「中國歷史」學科。但實際的結果仍然模仿臺獨的「同心圓史觀」,把「香港史」置於核心地位(占40%),這個圖謀後來被否決,特區政府才著手準備重設初中「中國歷史」科,並且把「香港史」納入「中國歷史」的脈絡中來講。優化後的《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訂課程大綱》已於2018年5月24日公布,預計於2020/2021學年在全港學校中一級開始逐級實施,以取代1997年公布的《中學課程綱要: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其中雖經過2019年3月爆發的「反修例」風波,但在2020年6月底《港區國安法》施行後仍可按計畫實施。根據香港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加強學生對國家歷史、中華文化和國情的認識,深化《憲法》和《基本法》教育,是培養學生國家觀念及國家安全意識的基礎工作。本屆政府已將中國歷史成為初中的獨立必修科,新的中史課程已在本學年從中一逐步推出。」(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2020/sim/p152.html)。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一、欠缺有中國意識的中國歷史老師;二、過去推行多年的通識教育已使每一學科都通識化,提倡批判思考,如果中國歷史科也「通識化」,那就有可能在反中意識的老師教學下成為一個批判國家和特區政府的學科。因此,香港的教育(包括教科書)問題還不能算根本解決。4 雖然不少人看了這份檔會覺得有些不解,甚至不滿意,但這是香港回歸祖國之後第一份由中國香港人制訂的中國歷史課程指引,代表了在當今歷史條件下,中國香港人眼中的中國歷史,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從此開始,香港的小朋友們可以以主人翁的姿態看待自己國家的歷史。道路雖然曲折,但未來可期!
加泰羅尼亞政府的手段具有普遍性,英國殖民主義者的手段更有欺騙性,而臺灣當局在「去中國化」和割裂與祖國文化歷史聯繫方面的所作所為,則有過之而無不及。陳水扁、蔡英文之流上臺後,數典忘祖,加快文化臺獨步伐。在教育領域表現為喪心病狂地修改課綱和教科書,妄圖割裂臺灣與祖國的文化血脈,錯誤編排臺灣的定位,毒害一代青少年。讓我們看看他們的勾當。
喪心病狂、父子反目的臺獨課綱
在解除戒嚴之後,臺灣地區的首份課綱於1990年修訂,1999年開始實施。在這份課綱中,臺灣史首次成為獨立單元,但仍然附屬於中國史之中。2001年陳水扁政府上臺後,大力推動「去中國化」,修改歷史課本。修改後的課綱使臺灣史首次獨立成冊,首次脫離中國史範疇。
蔡英文當局新訂歷史課綱分臺灣、東亞及世界三個分域,把中國史併入東亞史,捨棄朝代編年史的編排方式,企圖「去中國化」。有學者指出,這種埋藏「去中國化」目的的課綱,對於高中生學習歷史而言是災難。
陳水扁、蔡英文之流的課程修改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下面的事實很能說明問題。2015年7月23日,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編按:此處指課程綱要)將原有「日本統治」加入「殖民」二字,改為「日本殖民統治」,強調日本殖民臺灣時期對臺灣的剝削和壓迫。這樣的改動,居然招致了抗議反對(編按:此即「反課綱(微調)運動」)。
高中二年級學生周天觀是抗議者中的一員,他的父母擔心抗議活動會影響他的學業,想帶他回家。沒想到兒子不但不領情,還勒住父親脖子扯他頭髮,並狠推父母多下,嗆聲:「我在為臺灣未來努力!你做了什麼貢獻?」周天觀甚至對抱住他的父親大喊:「離我遠一點。」再用手將父親的頭挾在腋下,二人跌跌撞撞,一路走向快車道,情況危險。周天觀事後在臉書表示「這場革命,我必須參與在其中,這是我一生最光榮的時刻,我不容許任何人破壞,就算是家人也一樣,我已經和政府革命,我並不介意在家裡再來一次!反正我都已經動手打我爸了。」
在臺獨教育的扭曲下,臺灣學生喪失的不但是中國認同,連基本親情道德也瀕臨淪喪,如參與2015年「反課綱運動」的高中學生周天觀(左),便推打想帶其回家的父親(右一),事後還在臉書發帖表態不後悔打了父親,足見臺獨教育的可怕與敗德是多麼惡劣。
去中國化不僅割斷與祖國的血脈聯繫,也割斷他們的親情。這就是臺灣當局修改課綱造成的直接惡果。
中國文化講究和為貴,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悠久的文化,中華民族豐富的歷史文獻記載了任何分裂祖國的企圖都註定徹底失敗的歷史。越來越多的港澳臺青年人認識到祖國文化的重要,與祖國的血脈聯繫對於地區和個人發展的重要。有誰願意放棄五千年的智慧,又有誰會放棄為個人發展帶來巨大機遇的祖國呢!
文化認同是國家認同的起點和結果,更是民族認同的核心。俄羅斯2014年將克里米亞併入自己的版圖,之後在教育領域採取了三項措施,一是宣佈克里米亞全部採用俄羅斯教材,重點是歷史教材;二是宣佈克里米亞教師工資漲三倍,收買教師的人心;三是鎮壓反對合併的教授。以此三招,俄羅斯全面掌控克里米亞局勢。中國人有足夠的智慧解決中華民族發展中的問題,因為我們對分裂祖國的行徑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割裂民族血脈的惡行,永遠不會得逞。
我們等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