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
甲辰年冬月十九
連載 下篇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社論 > 正文

《中國時報》與「統媒」之間的距離(上)

作者 | 主筆室
主筆室:《遠望》雜誌

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5)中開宗明義寫道:「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同樣,在反獨促統的運動中,分清「我/友/敵」也是首要問題。如果分不清這三者,以致於以敵為友,甚至以友為我,那麼統一運動引狼入室的結果,只會自亂陣腳,難有進境。

為了分清統運的「我/友/敵」三方,《遠望》從2021年1-2月號(總388-389期)社論〈謹防暗獨言論奪朱亂雅──兼論如何重整反獨促統輿論陣地〉開始,設立「去偽存真辨統獨」專欄,專事揭發混跡「統派/統運」中的各色偽統暗獨。其中,島內最大的偽統暗獨政治集團就是冠名「中國」的中國國民黨,而最大的偽統暗獨媒體則是也冠名「中國」的《中國時報》集團。

長久以來,常有人誤以「統獨之爭」描述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的鬥爭,這是對國民黨的抬舉,也是對統派的不敬。與此類似,海峽兩岸很多人都把《中國時報》視為「臺灣第一統媒」,這也是對該報的抬舉和對統媒的不敬。

從1945年到2021年的76年間,中國國民黨曾在臺執政62年,該黨執政時只於馬英九第一任期的四年間,未能掌控立法權,其他絕大多時候,都是同時掌控行政、立法的「完全執政」。即使在國民黨首度失去政權期間,還曾掌握立法權數年。與此類似的是,2008年蔡衍明董事長入主《中國時報》的同時,他也成為「中國電視」、「中天電視」、《工商時報》、《時報週刊》的老闆,爾後蔡董的旺中媒體集團又創辦《旺報》、《週刊王》等,該集團可稱是動見觀瞻、舉足輕重的臺灣主流媒體之一。

如果中國國民黨和《中國時報》真是追求中國統一的政黨和媒體,以他們在臺灣長期的地位和影響力,二者即便再怎麼不濟,也不至於坐視綠營把人民的大腦洗得如此徹底,使早年支持統一的主流民意,如今萎縮到低於百分之八(請見政大選研中心歷年民調)。僅就反獨無效這一點就可見國民黨並非統派政黨,《中國時報》和統媒之間也有一大段距離。論者唯有認清、接受這兩項事實,才能解釋臺灣問題何以惡化至此。

 

輿論戰是統獨之爭主戰場

截至目前為止,1958年金門「八二三炮戰」是兩岸之間的最後一場戰役,但是它並非中國人與非中國人之間的「統獨之戰」,而是各自宣稱代表中國的國、共兩政權之爭。1971年聯合國決議以北京取代臺北,成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之後,明知大勢已去的國民黨政權,開始產生偏安、拒統心態,這是統獨問題的濫觴。不過當時大多數臺灣人仍自認是中國人,臺獨勢力尚未興起,「統獨之戰」(實際上是臺獨綠營迫使獨臺藍營「綠化」之戰)並未浮上台面,但蔣經國在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代表權後,立即從日本請回臺獨領袖辜寬敏與之面談,並在保釣運動中運用反共派打壓統派,更在「臺大民族主義論戰」(1972-73)中與臺獨學生社團合作鬥爭統派師生,已經浮現了未來「獨臺與臺獨聯手打壓統派」的端倪。1983-84年間,在黨外雜誌上進行的「臺灣意識論戰」,是臺獨陣營第一次公開批判統派的論戰。蔣經國直到臨終始終拒絕鄧小平「共議統一」的橄欖枝,又把以「革新保臺」為目標的政權交給「深體聖意」的李登輝之後,島內「統獨之戰」便在李登輝與臺獨裡應外合之下正式開打。經過此役,國民黨被李登輝思想改造,徹底拋棄統一立場,成為對臺獨拿香跟拜(並聯手打壓統派)的獨臺黨。從蔣過世的1988年迄今,臺灣社會的分離、反中意識日益鞏固、強化,如今不但無法回頭,多數臺灣人甚且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蔣經國(右一)提拔李登輝(中)擔任副總統,絕非某些統派所誤解的「所託非人」,而是李登輝忠實地繼承蔣經國割據臺灣的拒統深意。(圖片取自:國史館)

蔣經國(右一)提拔李登輝(中)擔任副總統,絕非某些統派所誤解的「所託非人」,而是李登輝忠實地繼承蔣經國割據臺灣的拒統深意。(圖片轉自國史館)


更重要的是,隨著臺灣政壇的持續綠化,「統獨之戰」已不只在島內進行,它更升級為兩岸間的對抗,使兩岸關係從「國共內戰」的政權之爭,升級成「中國統一」對「臺灣獨立」的「主權」之爭。

三十幾年來,兩岸間的統獨之戰以一種沒有煙硝味的方式持續進行。忙於建設、發展,又誤以同胞之心度臺獨之腹的對岸大陸,不但在此戰役中節節敗退,甚至沒意識到此戰已開打多年。臺灣人拒絕統一、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長期遞增,這就是大陸節節敗退的明證。雖然兩岸終必統一,大陸看似將是反獨促統之戰的最後贏家,但在北京祭出非常手段逼降臺獨之前,臺獨一再牽制中國的發展,使民族復興、國家統一付出昂貴代價,而且即便日後收回臺灣一島,島民頑固的反中意識將大增新政府的統治成本。無論如何,統獨之戰都對以臺制中的西方國家有利。

至今為止,且在北京祭出非常手段逼降臺獨之前,統獨之戰的形式都是輿論戰,大陸的武器、科技、硬實力完全無從發揮,所以沒有絲毫煙硝味。就以影響臺民國族認同的主要力量來說,它們分別來自政府、教育與媒體,其中教育又為政府所掌控,所以我們可把三者簡化為公權力和私媒體。先後執政且掌管教育的藍、綠陣營,前者獨臺,後者臺獨,教育的方向當然也是臺獨或獨臺,所以反獨促統的唯一有效力量遂只剩下私媒體。

臺灣媒體雖多,但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規模太小的非主流媒體,很難引起人民注意。最晚從1987年《遠望雜誌》創刊以來,臺灣一直存在不少立場堅定、立論精闢的統派刊物,但由於主流媒體幾乎不轉載這些小眾傳媒的「政治不正確」言論,這些刊物就只能在少數統派人士之間流傳。2008年易手經營的《中時》報系,是表明支持統一的第一家主流媒體。《中時》的鮮明旗幟曾帶給統運一絲希望,該報系也因此被認定為「第一統媒」。可惜13年來,除了極短的一段時間之外,《中時》根本算不上統媒,它對統運的貢獻微不足道,甚至經常成為臺獨或獨臺反向滲透大陸的渠道。如果我們一再誤認《中時》為統媒,那麼統獨輿論戰場上仍將難分敵、友、我,兩岸中國人勢必很難重新奪回統獨議題的話語權。

 

堅定反獨促統 不附帶其他條件

判定《中國時報》和統媒之間究竟有多大距離之前,我們臚列出統媒必備的八項條件,再以這些條件逐一檢驗《中時》的實際表現。

第一:視對岸為同胞,不以北京為敵;堅持反獨促統立場,不附帶其他條件。

兩岸本是一家,若非日據50年、國共內戰、美國以臺制中,臺灣人不會也不該以對岸為敵。身為統派、統媒的第一要件,當然應超越、排除這些因素對臺灣的制約,才能衷心促統。遺憾的是,《中時》在面對兩岸問題時,字裡行間仍以對岸為敵,這樣的「統媒」,如何促統?關於《中時》言論立場的錯亂與謬誤,本刊已屢次論及。除本文所舉之實例外,參見:社論〈謹防暗獨言論奪朱亂雅──兼論如何重整反獨促統輿論陣地〉,及林金源,〈假「統媒」裡的真陰風──《旺報》前社長的奇談怪論〉,《遠望》2021年1-2月合刊本;吳念臺,〈「統媒」變「捅媒」──《中國時報》抹黑一國兩制〉,《遠望》2021年3-4月合刊本;吳念臺,〈搖擺「統媒」危害甚於臺獨〉,《遠望》2021年5-7月合刊本。

又,國家統一之後,兩岸各方面的發展才能正常有效地推進,人民才能享有不受外人擺布的尊嚴。內政的任何問題或衝突(屬於人民內部矛盾),在國家統一的基礎上,遲早都可以改善、解決。統獨之爭則屬於敵我矛盾,是有你無我的零和賽局。任何以內政問題為藉口(如等待大陸「民主化」、「六四平反」)杯葛、拖延統一者,都不是真誠的統派、統媒。他們跟國民黨一樣,存在越久、勢力越壯大,就越助長分離意識,越不利於統一。

絕大多數臺灣人反中、拒統的首要理由,就是大陸「不民主、沒自由」。他們如果一直以西方設定的標準衡量中國,就永遠無法客觀看待大陸的成就及中國復興對人類的意義。統媒的重要挑戰與任務,就是破解臺民對西方的迷信,才能反獨促統。可惜《中時》對此問題的立場、認識與一般人無異,對於大陸的「不民主、沒自由」也心存芥蒂,它的促統言論當然缺少「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

請看2022年1月2日《中時》社論〈破解反中牌,找回臺灣生機〉部分內容,如下:

「臺灣對大陸的恐懼感其來有自,臺灣長期處於大陸軍事壓力下,民眾珍惜自由民主的生活型態,害怕被不同體制的大陸『併吞』,因而失去好不容易得來的當家作主地位。……軍事、外交、經濟都比不上大陸,臺灣的優勢就只剩民主自由了。

……中國崛起使臺灣失去自信。……當大陸壯大到連美國都不得不忌憚時,臺灣民眾愈來愈覺得自己渺小無力,失去對抗的自信,也失去與大陸交手周旋的勇氣。

面對強敵,恐懼是自然反應,但要維護自己的生存,就必須克服恐懼,努力掌握命運的變數,……有句話說得好:『靠近你的朋友,但更靠近你的敵人。』真正的勇氣,是即使恐懼也要往你的敵人靠近,近到你能夠理解他的長短處,近到找出對付他的有效策略。

……蔡政府卻身體力行告訴全民,大陸太強太可怕,臺灣太小太弱,臺灣不是對手,只要一碰上就會完蛋,所以要躲得遠遠的,免得被騙得屍骨無存。執政六年來,蔡政府不是一直在做龜縮逃避的事嗎?領導人的膽氣能鼓舞民眾的士氣,臺灣人見自家領導人對大陸如此皮皮剉,當然也會跟著失去自信,對兩岸的未來一味逃避,過一天算一天,從上到下,哪裡還有半分鬥志?

……民進黨缺乏跟大陸周旋的能力與信心,不理解大陸,也不想理解,更因為怕而不想解決問題,只好依賴美國。」

統一是破鏡重圓,不是誰「併吞」誰,臺灣對大陸的「恐懼」是反共、臺獨教育塑造出來的,這些錯誤思維都有待統媒破解、掃除。中國崛起使臺灣同享榮耀,怎會讓臺灣人失去信心?原來《中時》和一般人無異,也自認在「面對強敵」,必須「對抗」大陸,與之「周旋」。難怪此社論鼓勵臺民「即使恐懼也要往你的敵人靠近,近到你能夠理解他的長短處,近到找出對付他的有效策略。」這真是勵志好文,但是教導臺民「對付」「強敵」的,不是獨報,竟然是「第一統媒」。

2019年12月國民黨於立法院提出《反併吞中華民國法》草案,欲與民進黨的《反滲透法》互別苗頭。這種反「併吞」的恐懼正是對於兩岸統一的醜化與詆毀,是所謂的「統媒」中時也慣用的思維,足證其偽統暗獨之本質。(轉自《中時新聞網》)

2019年12月國民黨於立法院提出《反併吞中華民國法》草案,欲與民進黨的《反滲透法》互別苗頭。這種反「併吞」的恐懼正是對於兩岸統一的醜化與詆毀,是所謂的「統媒」中時也慣用的思維,足證其偽統暗獨之本質。(圖片轉自《中時新聞網》)


《中時》認定民進黨的錯誤是「缺乏跟大陸周旋的能力與信心」,是「告訴全民,大陸太強太可怕」,它卻不質問民進黨「為何要跟善意待你的對岸『周旋』?大陸強大你何須害怕?」此社論或許用心良苦,旨在勸告蔡政府:只要具有與大陸周旋的能力與信心,就不必「依賴美國」。但我們要請問這位(疑似藍營的)社論作者,臺灣必須具備多大的周旋能力與信心,才不必依賴美國?國民黨主政的62年間,何時不曾依賴美國?

另外,《中時》2022年1月6日的社論〈保臺海安全,不能讓民進黨再折騰〉說:「兩岸長期隔海分治,大陸是臺灣最大的生存威脅,也是發展機遇,和平發展對兩岸人民最有利。」我們如把前面引述《中時》1月2日社論的首段,和1月6日社論此段文字並列,就可看出大陸「不自由、不民主」的體制是《中時》躊躇不前的主要障礙,或者說:西式的「自由、民主」是該報反獨促統的前提。

大陸一再表明軍事武力只針對臺獨,不針對臺胞,《中時》除非對號入座,否則何來「恐懼感」和「軍事壓力」?北京了解、尊重兩岸體制不同,所以善意提出「一國兩制」,但是《中時》從未正面闡述、鼓吹一國兩制,卻跟著凡夫俗子以體制不同而排斥統一。至於「軍事、外交、經濟都比不上大陸」一語,更顯露臺獨心態。凡是支持統一者,對大陸的種種成就都與有榮焉,兩岸何需爭勝?「臺灣的優勢就只剩民主自由」一語,顯示(西式的)「民主自由」乃是《中時》眼中拒統的籌碼或武器。但除非臺灣始終緬懷於早年內戰不能自拔,或是執意走臺獨反中路線,否則一再讓利示好的大陸,怎會是「臺灣最大的生存威脅」?說穿了,《中時》所謂的「威脅」還是指統一之後大陸將剝奪臺灣的「民主自由」,「發展機遇」則指兩岸和平互動有利臺灣經濟發展。《中時》的立場與獨臺藍營幾乎一致,他們了解、不排斥臺灣經濟倚靠大陸,但害怕統一之後失去「民主自由」,「民主自由」就是他們堅持的統一前提,所以才說「和平發展〔不是統一〕對兩岸人民最有利。」並且,若把目前臺獨把持所有公權力機關,違憲違法重建綠色威權體制也視為「民主自由」,實際上是在為臺獨反中拒統辯護。換言之,《中時》的目標不是統一,而是和平分裂。

蔡英文於2022年1月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開幕典禮,企圖將蔣經國的割據保臺政策,轉化成支持臺獨的政治資產。(轉自《中時新聞網》)

蔡英文於2022年1月22日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開幕典禮,企圖將蔣經國的割據保臺政策,轉化成支持臺獨的政治資產。(圖片轉自《中時新聞網》)


另外,2022年1月22日蔡英文藉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開幕典禮的機會,大打「蔣經國牌」,一來裂解、收編藍營,二來把蔣經國反共、偏安的獨臺立場與作為,轉為支持、證明臺獨正當性的資產。本刊在下一期,亦即2022年1-2月號(總400-401期),將以專文評論《中國時報》、《旺報》眼中的蔣,以及「第一統媒」肯定蔡打「蔣經國牌」所透露的意義。

 

反獨促統有理有據 不作膚淺表態

第二:反獨促統言論必須有理有據,對臺民動之以情、說之以理,不能只是膚淺表態。

本刊曾把統派區分為理性統派、感性統派和利益統派三類。真正了解兩岸統一對中華民族的重要與意義、中國統一壯大後對於全人類的正面影響、統一符合臺灣人的大義與大利者,才能有理有據(而且百折不撓)地說服臺民支持統一,他們就是理性統派。如果只是基於民族情感而主張統一,對於歷史問題、兩岸關係、國際局勢缺乏深刻認識者,他們自己可能立場堅定,但對他人卻缺少說服力,這就是感性統派。等而下者,則是本身無堅定立場,只因為預見支持統一有利可圖就見風轉舵,他們便屬利益統派。利益統派不但不具反獨促統的說服力,甚至讓明眼人鄙視統運。臺民反中拒統的嚴重情況,猶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理性統派持之以恆的努力,才可能破冰。感性統派與利益統派都無濟於事。

《旺報》的頭版長期以醒目字體標示:「九二共識就是兩岸是一家人的共識。無論從歷史、血緣、文化,臺灣人就是中國人。我們都是同一國的,所以當然要相挺。」這是反獨促統的明確立場宣示,在臺灣主流媒體中屬於絕無僅有。可惜這樣的口號如果未經闡述宣揚,對於臺灣社會根本毫無效果。九二共識早被藍綠聯手變造、抹黑,如何還原其面目,並讓臺灣民眾了解此一定海神針的意義,以及背後對岸的仁至義盡和臺灣的忘恩負義,唯有靠《中時》報系這樣的主流媒體才能完成如此重要、複雜的任務。兩岸為何同屬一國?又當如何相挺?這也是複雜、重要且必須時時藉機闡述宣導的好問題。可惜《中時》報系並未致力於此,反而常刊登一些與此宣示相違背的言論,徒然糟蹋了統媒的信譽與地位。

 

引導北京 採行有效反獨促統政策

第三:不可夥同藍、綠敷衍對岸,應引導北京正確認識臺灣,採行有效反獨促統政策。

由於「主動與大陸共議統一」的主張已不見容於臺灣社會,主導統一的必然是北京。但是對岸一來正忙於大國博弈、全球布局以及自身發展,二來他們對臺灣民情以及臺獨本質或有隔膜與誤解,對臺政策難免出現盲區與誤區。幫助北京正確了解臺灣,進而定出反獨促統的正確政策,是統派、統媒責無旁貸的任務,這也是反獨促統大業最倚重臺灣統派的一環。可惜許多偽統暗獨的人士與媒體,由於自己對反獨促統本就缺乏誠意,或是雖真心向統但對於臺灣反中拒統本質看不透徹,以致常附和、鼓吹大陸採行無效的讓利、交流(卻間接姑息臺獨、無助統一)的錯誤作法,他們甚至公然粉飾藍、綠陣營的獨臺、臺獨本質,誤導北京以及大陸民意。這些絕對不是統派、統媒所該為。

時至今日,島內已經不存在反獨促統的有效政治力量,想扭轉主流民意、想完成統一大業,除了靠北京祭出正確手段之外,別無他法。這是統派、統媒應有的基本認識。但是有些人士擔心北京如果釋出將以強硬手段逼統的訊息,會引起臺灣的不安以及臺民對大陸更激烈的反感,他們因此刻意淡化、掩飾北京可能採取強硬作法的警告,另一方面又向對岸從寬詮釋島內的反中拒統思維和行為,希望北京多給臺灣機會,事緩則圓。這種兩面欺哄的做法不但無法遏阻臺灣加速獨化的腳步,也增加日後統一的代價,絕不可取。

2021年12月22日《旺報》的社論〈落實王毅對遊子的呼喚〉,文章首段引述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所說,臺海局勢緊張的癥結,在於臺灣當局企圖倚美謀獨,美國有意以臺制華,他強調「臺灣是終將回家的遊子,而不應是被人利用的棋子。」陸委會立即駁斥,稱臺灣從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既非「遊子」也非「棋子」。臺灣的未來只有2,300萬臺灣人民有權決定,絕不接受專制政體設定的路徑。

王毅所言合乎事實,也是善意勸告,但臺獨政府卻橫眉冷對,其立論不但違背法理與國際情勢,其態度之高傲更與本身實力極不相稱。陸委會的強硬回應,正好證明臺灣倚美謀獨、美國以臺制華。多年來,北京對臺動之以情、說之以理甚至經濟讓利,都無法取得臺民認同,越來越強的反中拒統民意成為獨派向北京抗衡的後盾,對此嚴峻情勢我們並不意外,但是「統媒」《旺報》提出的主張才讓人意外、不解。

該社論引述長期對臺灣局勢一廂情願的大陸學者劉國深所說:共同的「認知、情感、價值觀念」,是建立在「經過長期的交流共處、在共同的生活基礎之上」才能形成。社論接著說:「顯見大陸對臺已經認知到臺灣在民進黨執政之後,不斷地灌輸仇陸的認知,導致臺灣人民對大陸在『情感與價值』觀念上起了極大的變化,大陸必然要以更大的耐心與臺灣進行交流,才能彌補兩岸之間的認知差距。」首先,共同的認知、情感、價值觀念,未必非靠長期交流、共同生活才能形成。臺灣許多堅定統派是經由對歷史的正確了解、國際局勢的認知、道德的選擇,決定支持兩岸統一,他們很多人沒去過大陸之前,就已自認是中國人。反之,許多在大陸投資、經商、居住的臺灣人,懷著不友善、偏頗的心態與對岸交流、共同生活了許久,卻還是支持臺獨。馬英九主政的八年,加上蔡英文的第一任期,兩岸的交流、大陸的讓利,遠超過李、扁時代,但是臺民拒統的比率卻逐年遞增,兩岸的認知差距越來越大。可見錯誤的交流完全無助於反獨促統,劉國深和《旺報》只會要大陸「以更大的耐心」與臺灣交流,錯誤的政策加耐心,等於錯上加錯,這是誤國!

大陸學者劉國深長期淡化臺獨猖獗的實際形勢、一味主張加強和平交流,不啻是加速臺灣「和平分裂」的誤國者。(轉自《中時新聞網》)大陸學者劉國深長期淡化臺獨猖獗的實際形勢、一味主張加強和平交流,不啻是加速臺灣「和平分裂」的誤國者。(圖片轉自《中時新聞網》)


此社論又說:「大陸不能再消極的寄望與美國共管臺灣,而應採取積極政策跟臺灣進行交流,以厚植兩岸『情感與價值』的基礎。」此話差矣。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大陸怎會寄望與美國共管臺灣?大陸一再對臺動之以情、示之以利,是期盼中國人的事情由中國人自己解決。北京如果繞過臺北找華府交涉,那也是要求美國不要干預兩岸關係、阻撓中國統一。事實上若非美國對藍綠陣營反共拒統的支持與煽動,兩岸關係何以惡化致此?《旺報》給大陸出了一個無法制止臺灣倚美謀獨的餿主意(亦即,更積極跟臺灣進行交流),實際上是要大陸接受(甚至依賴)美國干預臺海,讓外力把臺灣當作棋子。這就是視「和平」重於「統一」的偽統暗獨強調和平避談統一,是《遠望》2021年1-2月號(總388-389期)社論〈謹防暗獨言論奪朱亂雅〉指出的兩個臺獨病毒基因的特徵之一。,這樣的「統媒」不要也罷。

社論最後的總結是:「政治使人分離,經濟使人融合,多談政治只會分歧越多,多談經濟、文化,可以使兩岸更和諧,大陸日前重申ECFA不會終止、國臺辦宣示『反臺獨不反臺灣』都是善意的表現,儘管民進黨政府冥頑不靈,但只要臺灣人民有感,就可以改變他們的認知,進而建立新的情感與價值觀念。」我們必須指出,兩岸統一主要本就是政治問題,不只是經濟、文化問題。以往很長一段時間,大陸確實不談政治,只談經濟、文化,以「和平發展」取代「和平統一」就是此思維下的產物。但是兩岸並沒有因此更和諧,而是臺灣(在美國鼓勵下)得寸進尺,一再改變現狀,往獨的方向邁進。身為臺灣「第一統媒」,《旺報》、《中時》難道看不出統一的最大內部障礙是受臺獨政府蠱惑的臺灣社會?只要民進黨繼續「冥頑不靈」,不管對岸如何讓利示好,《旺報》、《中時》難道看不出臺灣人民不可能「有感」,不會「改變他們的認知」,也不會「建立新的情感與價值觀念」?

 

對臺灣問題本質 須有正確看法

第四:對於臺灣問題的本質,以及該如何解決臺灣問題,必須具有正確、深刻看法,不可刻意為獨臺或臺獨緩頰,遮掩或推卸藍綠陣營拒統謀獨的用心。

無論大陸如何讓利示好,但獨化日深的臺灣社會只會視之為「併吞」的「統戰」技倆,完全不接受大陸官民的善意。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反中暴亂,便是打破和平交流有助扭轉臺民認同此謬論的最好反證。(轉自《中時新聞網》)

無論大陸如何讓利示好,但獨化日深的臺灣社會只會視之為「併吞」的「統戰」技倆,完全不接受大陸官民的善意。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反中暴亂,便是打破「和平交流有助扭轉臺民認同」此謬論的最好反證。(圖片轉自《中時新聞網》)


統獨問題沒有解決之前,臺灣現有(涵蓋民生、教育、外交)的各項難題幾乎都無法徹底解決。越高層次、牽涉越廣的問題,越是如此。至於臺灣民眾國家認同錯亂的根源,則是日據時代皇民化之遺毒,繼以國民黨反共仇共教育、民進黨臺獨仇中教育的洗腦,以及美國把臺灣納為制中棋子之後助長島內的分離意識所造成。如前所言,偏安、拒統目前是九成以上臺民的共識,這是國、民兩黨長期以來共同打造的「成果」,兩黨皆一丘之貉,沒有根本差異。只要臺灣繼續容許媚日、崇美、反共、臺獨思維氾濫,只要臺灣繼續成為美、日圍堵中國的棋子(甚至是棄子),不管藍白綠哪一黨、哪一人執政,都改變不了臺灣與14億同胞為敵且向下沉淪的悲慘命運。這是臺灣問題的本質與大架構,偏離、忽視這個本質與架構,就不可能解決臺灣問題。不幸的是,許多觀察、預測臺灣前途或欲拯救臺民於水火者,竟然只熱衷、寄望於島內的政權更迭,或一味關心柯文哲、韓國瑜、侯友宜等臺獨、獨臺政治人物的行情與選情,這豈非緣木求魚、癡人說夢?

《中國時報》近年屢屢提及,臺灣民眾加入國、民兩黨者為數極少,大多數人民都屬無黨無派,不應、不至於被兩黨綁架。該報因此呼籲民眾支持可讓自己生活變更好的兩岸政策,這就是所謂「無色覺醒」運動。《中國時報》沒看懂(或不想讓大陸看懂)的是:雖然多數民眾在形式上未加入政黨,但大家都已受獨臺、臺獨思想蠱惑,九成反中拒統民眾其實才是「臺灣最大黨」。當主統聲音不見容於臺灣社會時,《中國時報》想讓大家生活變更好的兩岸政策要從何而出?

2022年1月11日《旺報》社論〈抗中興奮劑下的危險選擇〉首先認為:最近的四項民生公投及雙林選戰與政權更替無關,但綠營卻把「抗中保臺」訴求極大化,是一種「欺敵戰術」。此言差矣。綠營奪取政權的方法,不就是鯨吞蠶食、得寸進尺,將所有大小問題都操弄成「抗中保臺」?罵他「欺敵」又如何?這只有顯示《旺報》刻意低估了綠營以及臺灣問題的本質。

此文的重點是:「日本對中國的利益內捲很深」「臺灣有事」不等於「日本有事」「美國若以軍事力量主導對中政策,最後會自食其果」;何況「大陸……不會放棄和統方針」;所以「民進黨若繼續灌輸『抗中保臺』的迷幻藥,讓支持者抱持著『臺海終須一戰』的心理,深化兩岸民間對立情緒,苦果終將由臺灣人民自嘗。」如果真如此文所言,美日只是色厲內荏,不會真與中國動武,那麼即便綠營狐假虎威,兩岸終究不會淪於兵燹。因為美、日兩虎袖手旁觀之後,臺獨狐和中國龍屬於不同層次,根本打不起來,《旺報》反而不必擔心。何況灌輸「抗中保臺」迷幻藥並非綠營的專利,藍營不也如此?臺灣問題的本質是:藍綠聯手灌輸反中拒統的迷幻藥,兩岸民間對立情緒確實因此日益深化,對岸終於認清殘酷事實,被逼不得不採積極促統方法,對岸求統將與島內求獨對撞。綠營(實際上也包括藍營)不管服了興奮劑還是祭出迷幻藥,最直接的受害者是被愚弄而不自知的臺灣人民。該社論反對臺民「抱持『臺海終須一戰』的心理」,又以「大陸……不會放棄和統方針」框住北京不讓它動武,不就顯示該報希望讓目前這種「和平獨立」的狀態無限持續?

社論的結尾透露了該報的真正立場:「臺灣到底該選擇跟亞洲國家一樣,採取對大陸的融合政策,還是跟隨美國的武裝,繼續當美國『遏制中國』的前沿棋子?……。在民進黨煽動式壓迫臺灣人民不理性選擇『抗中』的策略之下,『抗中』既然達不到實現臺獨的目的,民進黨就不該繼續以『欺敵戰略』迷惑人民做出抗中的危險選擇。」臺灣固然不該充當美國棋子,但臺灣也不該「選擇跟亞洲國家一樣」。因為亞洲國家頂多只在經貿上與中國融合,但依舊是「一邊一國」,這與兩岸致力統一的目標相差甚遠,但這正是該報追求的目標──兩岸和平分裂。我們對《旺報》的批評絕非無的放矢,因為此社論指責綠營的焦點是「『抗中』既然達不到臺獨目的,民進黨就不該鋌而走險」,而不是「『抗中』不道德、不該為。」難道說,「抗中」如果有助臺獨,《旺報》就不反對?此文的動機與目的與其說是反獨促統,不如說是為拒統求獨指出另一條自以為是的出路。這條「出路」,就是該報老闆蔡衍明提出的含糊籠統的「融一」。此一主張,看似以「統一」為目標,實際上卻是要求大陸延緩追求統一、容許兩岸繼續和平分治。

蔡衍明(左三)於2017年「兩岸關係三十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上,重提自己於2014年的「融一」取代「統一」主張,其實就是變相拖延統一的藉口。(轉自《中時新聞網》)

蔡衍明(左三)於2017年「兩岸關係三十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上,重提自己於2014年的「融一」取代「統一」主張,其實就是變相拖延統一的藉口。(圖片轉自《中時新聞網》)


《旺報》2022年1月7日社論〈融一是兩岸遠離戰爭的正途〉文章首段就說:「兩岸……如何遠離戰爭災難……,是雙方共同的責任。」對岸為了求統,苦口婆心,仁至義盡。統一的內部障礙,全在倚美謀獨的臺灣。兩岸一旦戰爭,《旺報》認為對岸的責任是什麼?難道是北京沒有「無限期」容忍、接受臺美勾結,「貿然」發動促統戰爭嗎?社論接著說:「總統在元旦談話中表示,軍事絕不是解決兩岸分歧的選項。……這句話沒有什麼問題,也講出了臺灣民眾的心聲,但北京和民進黨政府之間沒有政治互信,因而認為民進黨政府『倚美謀獨』,才會有恃無恐,蔡總統可能的善意卻被北京視為惡意。」如前所言,北京仁至義盡,臺獨得寸進尺,才導致「非和平方式」日益成為對岸選項,這是小兒可懂的簡單道理。此時「和平破壞者」卻以「和平維護者」之姿,反對以軍事解決兩岸分歧,這是蔡政府的蠻橫與眼中無人,不知《旺報》所指蔡的「可能的善意」為何?政治互信早因臺灣的虛與委蛇、言行不一而消磨殆盡,在否認、詆毀九二共識的綠營執政六年之後,兩岸還可能有什麼政治互信?

諷刺的是,《旺報》明知「蔡總統的『止戰』喊話,在北京眼中完全是顛倒因果」,該社論還為蔡辯解說:「蔡總統對北京逐漸升高的抗拒心態,想必源於近六年來多次向對岸釋放善意無果之後,持續積累的失望和惱怒。所以,蔡政府『抗中』並非只是『騙選票』那麼簡單,還有更深層次的心理因素。」這可是天大的新聞!蔡政府六年來釋放善意卻未得北京回應者,究竟為何?《旺報》所指,莫非是類似「反對以軍事解決兩岸分歧」之類的「善意」?

可惜此社論並未明示,話鋒一轉,此文說「周而復始的誤判,是兩岸政治互信崩潰的根本原因。譬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演說提及『祖國完全統一』,被有些人解讀為『強硬』的宣示。事實上,……,『完全統一』是目標,『和平統一』是方式,……兩者並不矛盾。」習近平是在先提及港、澳的語境下,說到「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目前港、澳雖已回歸,但臺灣還沒,所以中國不算統一。只有臺灣回歸之後,祖國的統一才算完全實現。完全二字根本無關「強硬」與否,好事者胡亂解讀,本不值一哂,《旺報》卻嚴正以對,還強作解人,表示「完全統一」與「和平統一」不衝突,這與《旺報》、《中時》一再安撫臺民對岸不會武統(實際上是反對對岸武統)的立場一致。和統雖然一直是對岸的首選,但北京也不能放棄武統這種「非和平方式」,否則在臺獨猖狂的現況下,和平統一絕對無法達成,保障的反而是和平分裂。《旺報》如果深怕兩岸開戰,應竭力聲討會逼北京動武的臺獨,不該反過來要求北京放棄武統。《旺報》更沒有立場告訴臺民,北京只會和統不會武統。至於「完全統一」四字乃是習極為平和的表述,為什麼是「誤判」?為何會造成「兩岸政治互信崩潰」?如果連如此中性辭彙都是禁忌,不就證明臺灣鬼影幢幢,根本無心向統?

社論接著說:「習近平當然有強烈的『促統』決心和使命感,但『促統』並非『逼統』……。臺灣乃至西方社會傾向於相信後者,因為根源上將大陸視為威脅和挑戰,而這就考驗著『融合發展』與『心靈契合』能否落到真正的實處。」統、獨是天壤之別的重要選擇,促統、逼統的差別則是無聊的枝節末端。會糾結在促統、逼統之別者,根本就是不願統、反對統。「第一統媒」的任務是讓不願統者欣然赴統,不是為他們在促統、逼統之間討價還價。《旺報》不但不此之圖,還甩鍋大陸,為臺灣的拒統預留伏筆,要求大陸先落實自己所提的「融合發展」與「心靈契合」,才來促統。至於如何融合、契合,似乎是大陸片面的責任,一直對大陸有偏見的臺灣,就等著對岸來取悅、討好。

社論最後說:「兩岸的終局解決方案,不應是『你吃掉我』」或『我吃掉你』的零和博弈,也不應是『大陸融臺』的單向過程,而是兩岸人民『融二為一』的共同實踐。」首度提出這種「以大事小」境界與統一方式的,不是《旺報》,而是早年的北京。「只要統一,國旗、國號、國歌都可談」,一國可以兩制,不就是上段文句的具體實踐?1992年商定的「九二共識」也隱含這種不讓臺灣陷於被動的精神。蹉跎、踐踏這份善意的是臺灣,逼使北京片面主導統一的也是臺灣。「草蜢弄雞公」的臺灣,現在豈能厚顏再要求對岸「以大事小」?

該報系不止為臺獨民進黨出謀劃策,勸阻大陸求統,還為獨臺國民黨「建言」。2022年1月6日《中時》推出一篇吹捧國民黨應取代民進黨的獨臺社論〈保臺海安全,不能讓民進黨再折騰〉,該文說:「論者或謂當前強權結構,大陸太霸,美國無意併吞臺灣,臺灣只能選擇美國,其實霸無善惡,護其私利耳。臺灣與美國綁得愈緊,自主空間愈小,與大陸搞得愈僵,安全風險愈大。若要護國權、保安全,須撐開具有主體性的三角格局。那麼,臺灣需要有熟悉人脈,洞悉謀略,並具有長期與華府和北京周旋交涉經驗的團隊。」在此文中,偽統暗獨的關鍵詞「主體性」出現了參見2021年1-2月號(總388-389期)《遠望》社論〈謹防暗獨言論奪朱亂雅──兼論如何重整反獨促統輿論陣地。。在《中時》眼中,大陸促統是「護其私利」,中、美都是霸權,但美國無意併吞臺灣,猶勝大陸一籌。撐開中、美、臺之間的三角關係,是具有「主體性」的臺灣的最佳策略。這就是國民黨典型的獨臺立場,他們笑民進黨「一面倒」向美國,自以為可利用美國抗統,而不為美國所用,兩者其實是一丘之貉,只是百步和五十步之別。《中時》看不出臺灣的希望在於國、民兩黨之外,也可能本身就支持藍營獨臺路線,所以積極推薦國民黨,說該黨「長期積累對大陸的研判功夫與談判經驗,應有能力做到『軟不動搖立場』,『硬不斷絕管道』,捍衛臺灣利益……。臺灣民眾最大利益的現狀,其實是兩岸和緩、臺海安全的現狀;是能夠維繫足夠邦交國與國際人格,讓臺灣走出去,……;是在中美競爭的險惡局勢中,得以安身立命,……。未來的五到十年,將是決定強權興衰起伏的關鍵時期,……臺灣要買保險,平安駛過惡水急流,就要選擇能周旋兩強的國安團隊。」平心而論,臺灣不需要「對大陸有豐富研判功夫與談判經驗的團隊」,我們欠缺的是不敵視對岸、誠心促統的團隊。臺灣不需要(更不應)「周旋」於兩強之間,統一、強大的中國就是臺灣的「保險」。數十年來,臺灣所有紛亂、不安的根源,就是敵視對岸同胞又「周旋」於兩強之間。國民黨執迷不悟,《中時》難道還要盲人騎瞎馬?

2022年1月12日《中時》社論〈臺灣不能失去制衡的力量〉指出:「國民黨真正的危機,……一是明確貫徹的意識形態與中心理念,……已經蕩然無存。……國民黨真正的癥結更在於:整個黨失去定位與方向,黨員與支持者不僅對這個黨的未來沒信心,也不知道這個黨存在的必要性與價值何在?」失去中心理念、定位與方向,確實是國民黨的最大問題。重建正確中心理念與方向,是該黨浴火重生的唯一機會,也有助於臺灣走上正軌,擺脫被臺獨綁架。所謂正確中心理念與方向,就是忠於《中華民國憲法》,並在終止「動員戡亂」(臺方主導的「武統」)之後積極與大陸共商和平統一,且讓人民認知統一符合臺灣的大義與大利。國民黨如能痛改前非,走上正路,庶幾可為它以往堅持獨臺、扶助臺獨的錯誤贖罪。除此之外,該黨已無存在價值。

國民黨在2021年12月四項民生議題公投的慘敗,恰恰反映統獨之爭絕對是臺灣社會的病根,獨臺的國民黨必定會輸給更「政治正確」的臺獨民進黨。(轉自《中時新聞網》)

國民黨在2021年12月四項民生議題公投的慘敗,恰恰反映統獨之爭絕對是臺灣社會的病根,獨臺的國民黨必定會輸給更「政治正確」的臺獨民進黨。(圖片轉自《中時新聞網》)


令人驚訝的是,《中時》替國民黨開出的藥方,竟然絕口不提如何找回中心理念與方向,反而是鼓勵該黨在全島綠化的臺灣扮好稱職的反對黨,累積信賴、爭取認同。《中時》給國民黨第一項具體的建議是:「不要過度沉溺政治性議題的抗爭,應該更著力在非政治性、非意識形態上的民生公共政策,如缺電、貧富差距、年輕族群實際所得、居住正義、少子化等民生有感的議題。」《中時》明明知道綠營善於把大小問題轉換為反中拒統的能量,《中時》應不至於不知道臺灣的首要問題是統獨,但這篇社論卻勸國民黨著力於民生議題,不要沉溺政治性議題,難道《中時》認為這樣的國民黨就可贏得選民青睞,就能扳倒「最愛臺灣、最能守衛臺灣」的民進黨?或者,該社論目的本在於餵國民黨錯誤藥方,使其徹底「去勢」,讓它失去任何牽制民進黨走向臺獨的可能?

最後,《中時》報系也不忘給大陸「指點迷津」,誘導大陸跳進島內「選票至上」的誤區。2022年1月17日《旺報》社論〈兩岸關係的20萬與600萬密碼〉指出目前常住大陸的臺灣人約20萬,他們是大陸現階段「單向融合」政策的主要受眾,也是兩岸和平、融合發展的「關鍵少數」。另外,對比2020年大選參與投票的1446萬人,2021年12月18日四大公投只有814萬人投票,「這〔未參與公投的〕600多萬人代表可以跳出藍綠對立思考,既可以投藍,也可以投綠的選民。大陸如何超越藍綠政治思維,認真看待和評估這600多萬『關鍵多數』,將決定著對臺政策能否打開新的局面。……只要大陸不斷把自己建設好、發展好、治理好,不必急於一時一事的政治波瀾,當數百萬乃至上千萬臺灣民眾就像當年仰視美國一樣,真切感受到大陸是一個文化相通、富而好禮、可以追求人生理想的地方時,心靈契合就不再是目標,而是現實。……但大陸如果不能走出藍綠思維,進而提出面向和爭取整體臺灣民意的主張,上述提及的600多萬『關鍵多數』,在選舉前夕仍有可能受到民進黨的操作與外部勢力的影響,產生偏頗的群體情緒,做出不利於兩岸關係的選擇……。」

這段文字的偏誤有三:第一,從1949年至今,大陸就是不斷建設自己,不急於一時一事的政治波瀾(社論似乎示意北京不必理會臺灣的倚美謀獨),尤以改革開放以來,對岸的進步更明顯,舉世公認,但是臺民認同中國、支持統一者卻越來越少,至今不到一成。可見決定認同的絕非大陸有多進步、多富裕,否則如何解釋臺民支持統一的比率長期遞減?錯誤解讀臺獨現象,當然不可能開出有效藥方。第二,我們一再指出,獨臺藍營與臺獨綠營乃一丘之貉,誰主政只是臺島茶壺內的風暴,抗拒統一是他們的共同信念。所謂「跳出藍綠對立思考」、「超越藍綠政治思維」都是只見秋毫(藍綠細微差異),不見輿薪(全臺反中拒統)的無聊話題。第三,不管大陸如何進步、如何反躬自省,臺灣民眾都很難「像當年仰視美國一樣」仰視大陸,因為臺灣已經成為西方「普世價值」的禁臠。大陸「自修文德」,臺民不會「近悅遠來」,因為總有人見縫插針、從中作梗。擬定反獨促統政策,不能缺少這點基本認識。(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