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2年美國將冲繩施政權「歸還」日本以來,明(2022)年就是50週年的節點。雖然這次「再兼併」現在被普遍稱為「復歸」,但實際上根據對1879年日本併吞琉球國的「琉球處分」以及日美兩國先後統治時期的歷史理解不同,對「復歸」的評價也存在差異。
「復歸」以來的50年間,「日本化」在冲繩社會強勢推進,席捲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各個方面,冲繩「原本的姿態」遭到否定和重新解讀。隨著首里城火災後重建工程啟動,圍繞正殿大龍柱朝向的問題再次成為焦點,本文將針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
首里城正殿大龍柱朝向問題的意義
首里城是歷史上的琉球國王城,因「琉球處分」於1879年被日本接管,在二戰末期的冲繩戰役中遭到毀滅性破壞。1992年,日本以紀念「復歸20週年」的名義對正殿進行復原(「平成復原」),其後首里城整體復原持續推進,2019年2月基本完成。但同年10月31日發生火災,包括正殿在內的八棟建築物焚毀,目前重建工程正在實施。
首里城被日本接管後的經歷,可與琉球的歷史脈絡相對照。建立在首里城正殿石階兩側的一對龍柱(通稱「大龍柱」),就是這段經歷的顯著象徵。龍頭位於柱頂,龍身即為柱身,這種造型目前只存在於琉球,可以視為「集琉球文化之大成」。進一步說,大龍柱也可以視為「琉球」概念的具象化。一般中國龍柱為盤龍,即「龍身環繞柱身」,而首里城的大龍柱是「把龍身作為柱身」。2
日本併吞琉球之初,日軍企圖將大龍柱帶走,折斷、削短。大正末期,「冲繩神社」在首里城內建成,首里城正殿被當作神社拜殿使用。1928年修復正殿之際,大龍柱的朝向從面向西方(即朝向中國)被改為相對而立。當時改變朝向的原因已不可考,一說是「為了配合日本神社中相對而立的狛犬」。經由這一「改變」,「首里城已不再是王城」這一點,明確具體地顯示出來。
其後,在「平成復原」之際,日本聲稱「以復原1712年前後重建、1925年被確定為國寶的正殿為原則」,但卻根據《百浦添御殿普請付御絵図并御材木寸法記》(為1766-68年重修首里城正殿的紀錄,現藏於冲繩縣立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寸法記》)繪圖之誤讀,將大龍柱設置為相對而立,於是保留了1928年「改向」後的形式。換而言之,大龍柱在第一次日本殖民時期的「改向」從此固定下來。琉球人對此發起了強烈抗議,2019年正殿焚毀以來,民間要求恢復大龍柱「原本朝向」的呼聲日漸高漲。
首里城火災發生後,日本政府迅速反應,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首里城復原基本方針」,提出要「儘快復原國營公園事業之一的首里城」,「沿襲上一次復原的設計和工程」。也就是說,要和平成復原時一樣,將大龍柱設置為相對而立。
關於「平成復原」的不同見解,主要是圍繞針對《寸法記》繪圖的解讀方法。圖中將大龍柱繪製為相對而立,但琉球大學名譽教授西村貞雄以及市民組織主張,《寸法記》繪圖只是為了顯示尺寸比例,對龍柱朝向的描繪並非寫實。在其他描繪琉球國時代大龍柱的繪圖中,既有相對而立,也有朝向正面而立。
「平成復原」中採用的相對說,在實證上存在致命的缺陷。假設相對說成立,就必須解釋大龍柱若在《寸法記》繪製時期(1768年)相對而立,那麼為何會在日本接管後發現其朝向正面(向西),其間何時發生過改變?但相對說並未對這一點進行具體考證。反之,正面說則有攝影資料佐證。1877年,法國海軍少尉魯維特加(Jules Revertegat,1850-1912)一行訪問琉球,拍攝了當時的首里城照片,照片中的大龍柱就是朝向正(西)面。(見《冲繩時報》、《琉球新報》,2020年11月14日)當時日本並未接管首里城,琉球國王尚泰依然居住在城中。由此可見,大龍柱在琉球國王居住時期就朝向正面,「平成復原」的前提並不成立。也就是說,「相對說」是對《寸法記》繪圖的誤讀。
儘管魯維特加拍攝的照片否定了相對說的前提,負責首里城相關技術問題的「首里城復原技術研討委員會」依然固執己見,至今沒有進行修正。其中的原因之一,或許就是內閣會議通過的「首里城復原基本方針」中提出「沿襲上一次復原的設計和工程」。
2019年10月31日,首里城遭祝融肆虐,災後首里城大龍柱仍倖存。(圖片擷取自「冲繩觀光會議局」官網)
大龍柱終將恢復原本的朝向
琉球國被日本以「琉球處分」兼併以來,具有琉球特質的事物不斷被否定、改變,琉球逐漸成為「日本的冲繩」。屹立在首里城正殿石階兩側、俯瞰正庭的大龍柱,集聚了琉球之「氣」,是琉球力量積累的象徵,想必為「日本的冲繩」所不容。大龍柱遭到日人折斷、削短,就如同「琉球」的歷史與文化遭到否定;大龍柱的朝向被「改變」為相對而立,就如同「琉球」本身遭到封印。或許,這就是琉球人不斷發起抗議的原因。
琉球國正史《球陽》全稱《球陽記事》,琉球國三部官修編年史之一。「球陽」是對琉球的美稱。3 中記載,首里城選址是「龍之由來,氣脈所鐘之地」「琉球」之名由「流虯」而來,原意就是在海中游動的龍。4 ,正殿、各門以及殿前輦道的方向十分重要,「決勿改向」,從中可以看出作為首里城象徵之一的大龍柱朝向的意義。日本政府以及遵照其意向參與復原的「專家」,或許也是因此才執著於未經嚴格考證的相對說。對他們而言,大龍柱的朝向並不是歷史事實問題,而是一種封印「琉球」的方法。首里城必須是「日本的國營公園」(而非「琉球王城」),「琉球」也必須是日本的「冲繩縣」,而大龍柱象徵著應當被否定的「琉球」,因此決不能恢復為「琉球原本的姿態」。
然而,「復歸」以來將近50年,日本政府依然沒有成功封印「琉球」。即使日本對琉球經濟、社會進行控制,配備自衛隊強化武力威懾,這種統治也不可能長久持續。歷史已經證明,長期掩蓋事實需要耗費巨大的力量,但要揭穿假象,可能只需要一點動力就能實現。
如果日本繼續以政治判斷為優先,罔顧歷史事實,「琉球」與「日本」之間圍繞大龍柱朝向的交鋒還將進一步持續下去,而且不會僅僅停留在大龍柱問題上。大龍柱問題可以說是琉球與日本之間關係的象徵,琉球國時代大龍柱「原本的朝向」,就是「琉球處分」以及日本統治和同化政策缺乏正當性的證明。日本政府或許正是對這一點感到恐懼,因此製造假象,企圖掩蓋事實。無論如何,大龍柱終將恢復「原本的朝向」。
首里城在經歷1928年修復工程後、2019年發生火災前的正殿前大龍柱。(圖片擷取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