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
甲辰年冬月十九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時論短評 > 正文

如何解讀蔡英文「五.二〇」講話

作者 | 石佳音
石佳音:《遠望》雜誌總編輯

我們先從大的局面開始講,談談兩岸議題的性質和分析原則,然後再來解讀蔡英文的五.二〇講話。

第一,「統一」是一個國家結構的改造工程,不是定時上下班、每天辦業績的公務員坐在辦公桌、冷氣房就可以處理的。套用毛澤東講過的一句話: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繡花作文章。但是多年來的對臺工作不是請客吃飯(所謂「交流」),就是繡花作文章(字斟句酌打口水仗)。現在交流降溫,請客吃飯少了,就花大量時間糾纏在民進黨某一句話怎麼講、語氣緩和還是強硬、如何提中國或臺灣,然後再以「正確用語」來回覆,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我們要看她骨子裡目的是什麼?實際上做了什麼?而不是斤斤(也僅僅)計較她某次講話中字句的變化。要以「作為」回應「作為」,而不是以「說法」回應「說法」。這是基本的原則。處理兩岸的關係,不能以為這種繡花作文章的功夫就能解決問題。當然我們還是要分析民進黨講的話,但是要把他們講的話結合其「作為」來分析,不能孤立地咬文嚼字。這是第一點。

第二,也是毛澤東講的:我們可在戰略上低估對手,但是在戰術上要高估他。可是現實上,大陸顯然過度低估了臺獨的意志與能量,尤其是蔡英文的「戰略定力」,不但低估了她的原則性,也低估了她的靈活性,更低估了她背後的民意基礎。在李登輝當政時期,蔡英文就參與研擬「兩國論」;在陳水扁時期,她輔佐陳水扁推行「兩國論」;在她2016年上台以後,更親自主持落實「兩國論」。但是大陸始終低估了蔡英文這個人以及她所執行的臺獨路線。所以,導致對臺獨的許多錯誤估計(例如:認為「臺獨是假議題」),也使得很多對臺作為(例如:認為對臺讓利可以誘使臺獨轉向),不但無效,往往還有反效果。這是第二點,在戰術上太過於低估了臺獨及蔡英文。

第三,我們再談到蔡英文。蔡英文是臺獨裡唯一一個從李登輝時期直到現在始終在高層思考、領導臺獨建國工程的人。她非常有謀略思想。她的策略始終是先進攻(改變現狀),然後再鞏固戰果(維持新現狀)。她口裡講的「維持現狀」都是在「改變現狀」之後再去「維持(新)現狀」。了解她這個做法,我們才知道為什麼在競選、勝選、趁勝追擊,或大陸不便重手反擊時,她會炒作民意、咄咄逼人、敢作敢為、積極進取。等到她勝利到手之後,她就溫和下來了。她的態度強硬是真的,是為了有所作為;她的溫和是幌子,是為了鞏固戰果,給大陸「下台階」去接受新現狀。

第四,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就不能夠只看五.二〇這次的演講。我們還要往前推,還要看1月11日她的勝選感言,甚至更早。勝選感言顯示她把「現狀」改變到什麼程度,然後五.二〇就開始「溫和」,然後跟大陸說她一貫支持「維持現狀」。但現狀已經改了,她是在維持她改變過的新現狀。所以五.二〇的演講不能單獨對待,一定要結合一段時間以來直到五.二〇之間發生的事。如果大陸看到她五.二〇演講用詞變的比較溫和,於是大陸的反應也變得比較軟化,那蔡英文就可確定她1月11號那次勝選所造成的勝利完全鞏固,從此變成新現狀,大陸若在未來再挑戰此一現狀,就會被視為「挑釁」。這是第四點。

2020年5月20日,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稱「這是中華民國史上,最特別的總統就職典禮」,並再次指出「過去的七十年來,中華民國臺灣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越發堅韌團結」。(畫面截取自YOUTUBE@ingwen831,〈《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暨副總統就職典禮》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全紀錄 Taiwan President Tsai Ing-wen's Inaugural Address〉,2020年5月21日,00'34'')

2020年5月20日,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稱「這是中華民國史上,最特別的總統就職典禮」,並再次指出「過去的七十年來,中華民國臺灣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越發堅韌團結」。(畫面截取自YOUTUBE@ingwen831,〈《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暨副總統就職典禮》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全紀錄 Taiwan President Tsai Ing-wen's Inaugural Address〉,2020年5月21日,00'34'')


接著我們來看1月11日到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先要注意一件事情,在前年已經發生,但當時大陸的反應好像不太在意。2018年3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臺灣旅行法》。《臺灣旅行法》裡面已經用「a country」跟「such country」來稱呼臺灣。《臺灣旅行法》的第二節第三小段裡面提到:由美國的內閣成員其他高階官員去訪問「一個國家」,是美國跟「這樣一個國家」之間關係的廣度跟深度的一個表徵。當時大陸並沒有很強硬的表態。然後今年的1月11日,蔡英文的勝選感言裡延續去年「國慶講話」提出的(早在1999年的「兩國論」方案中就已選定的)新「國號」,公開講:我們的國家「中華民國臺灣」;未來我們會繼續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我們願意跟「中國」維持健康的交往,面對 「中國」的文攻武嚇,面對「中國」對臺灣的節節進逼,面對「中國」試圖片面改變臺海現狀,臺灣別無選擇要強化民主防衛機制等等。由於去年10月10日那個講話透過這次的選舉得到選民肯定了,於是她在今年1月11日非常清楚地把臺灣當作跟中國對立的另外一個國家,以確認、鞏固去年10月10日那個講話的戰果,所以這是在強化「新現狀」。然後,基於「兩岸已經確定分離,臺灣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的前提,她提出了八字箴言: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是個要求對岸「接受新現狀」的「和平獨立」的方案。她所期待的兩岸「對話」,實際上只能談如何承認臺灣獨立。所以1月11號的這個勝選感言已經是個對內的「獨立宣言」。

4cad7941-3047-46b8-8851-ca34872f3e33.jpeg

2020年1月11日晚間,蔡英文在競選總部發表勝選感言,表示「接下來,我們重要的使命就是,我們兩千三百萬人要讓全世界都為我們的團結而感動,都為我們中華民國台灣的成功而感動」。(畫面截取自YOUTUBE@ingwen831,〈蔡英文2020勝選感言全紀錄〉,2020年1月12日,16'21)


然後,在講完話的3天後,她接受英國媒體BBC的訪問。當BBC的記者直接問她:你是不是贊成臺灣正式獨立?蔡英文回答:現實和現況是,功能上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然後記者追問:那你是不是認為有一天必須明確的正式宣布獨立?結果蔡英文回答:我們沒有需要再次宣布自己為獨立國家,因為我們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我們稱自己為「中華民國臺灣」。她在那個訪談中,直接講出「Republic of China, Taiwan」(二者是完全相等的同位語),在BBC中文網最早公布的訪問視頻字幕上也是「中華民國臺灣」BBC原版視頻(加中文字幕),在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1116515,2020年1月15日,3’33”處,字幕是「我們稱自己是中華民國台灣」。,甚至在「總統府新聞稿」所發布的訪談中文版中也是「中華民國臺灣」「總統府新聞稿」:〈總統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內容〉,2020年1月18日(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5191),內容是:「我們稱自己為中華民國臺灣」。,這可證實她當時講的「中華民國臺灣」跟去年10月10日「國慶講話」、今年1月11日「勝選感言」和5月20日「就職演說」中所提到的「中華民國臺灣」是完全一樣的,六個字連貫,沒有括號,亦即:表達「中華民國(就是)臺灣」。但事後臺方在訪談英文版中把「Taiwan」加上括弧,改成「Republic of China (Taiwan)」{{「總統府新聞稿」BBC專訪的英文版「President Tsai interviewed by BBC」中,改成「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https://english.president.gov.tw/News/5962,2020-01-18)。}}。這樣一個虛偽的小動作,又被某些人視為對大陸釋出「善意」。實際上,這個訪談就是對國際宣布臺灣獨立(「我們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我們稱自己為『中華民國臺灣』」)。

2020年1月14日,蔡英文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表示「我們沒有需要再次宣布自己為獨立國家,因為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了,我們稱自己為中華民國臺灣,我們有自己治理國家的制度,我們有政府、軍隊和選舉,正如您所見證到的總統大選。」(畫面截取自BBC中文網,〈蔡英文接受BBC專訪談台獨 一字之變引關注〉,2020年1月20日,3'33'')

2020年1月18日,總統府發布中英文兩個版本的新聞稿,揭露「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蔡英文的問答內容。訪談中文版與BBC中文網公布的訪問視頻字幕中,蔡英文說的都是「中華民國臺灣」;事後臺方卻在訪談英文版暗自給「Taiwan」加上括弧,改稱「Republic of China (Taiwan)」。(畫面截取自總統府官網於2020年1月18日發布的兩篇新聞稿)

3月份美國眾議院、參議院通過《臺北法》,在3月26日被川普簽署生效成為法律。這個法第2條第3項直接講:「臺灣是擁有兩千三百萬人民的自由、民主及繁榮的國家(a free, democratic and prosperous nation)」。這是美國國會以正式立法而承認臺灣是個國家。

所以,蔡英文在1月11日對內宣布臺灣獨立,1月14日對外宣布臺灣獨立,3月份美國立法承認臺灣獨立,她在臺獨的工程上,一路過關斬將,毫髮無傷。所以5月20日這次的演講,她就特別的溫和,因為她現在只是鞏固戰果,做個幌子。

在五.二〇的演說中,我們注意到幾件事:第一,她雖提到「中華民國史」,但她指的是「過去七十年來『中華民國台灣』」的歷史。換言之,她已經以1949年為分界,將「中華民國」分為前後兩個不同的國家,否認了「國家的同一性」,這是在1999年的「兩國論」方案中已經提出的法理臺獨手法;第二,在整篇講話裡,她沒有提到「中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她只講「對岸」及「北京當局」,因此表面上看起來並沒有把「兩岸」作為「兩國」來對稱,也沒有像「勝選感言」中那樣高調攻擊大陸。但是,她仍堅持「和平獨立」的八字箴言(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在兩岸關係的走向上毫無退讓。

至於「對岸」的回應,先是在事前(5月15日)公布惠臺「11條措施」,五.二〇講話後又僅止於口水戰,重複一遍已有的說詞。反之,美方不但在前一天就由國務卿蓬佩奧對蔡英文發出賀電,直接稱她為「總統」;在蔡英文就職講話後,美國國務院立即宣布批准售臺18枚MK-48 Mod 6先進重型魚雷。翌日蔡當局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這批重型魚雷將用於「潛艦國造」,亦即美國將支持台灣研製潛艦。兩相對照,蔡英文自認她又勝了一局,未來必然還會得寸進尺,繼續伺機造成更新的「現狀」。

無可迴避的事實是:雖然臺獨知道臺灣不可能獨力對抗大陸動武,但他們自認為看穿了中共,認定大陸在短期內不願意跟美國攤牌,也不願意解決臺灣問題。因此,只要民進黨每次推進臺獨時都給大陸留出下台階,大陸就會順勢放過。蔡英文甚至認為:只要臺獨取得民意支持,大陸自然會調整自己的態度(也就是自己找到下台階)。他們這種估計並非憑空想像。不僅過去三十幾年來臺獨就是這樣得寸進尺,而且大陸內部不乏對臺獨示「軟」的聲音。

大陸的臺研系統內始終有些人以能結交民進黨高層(或知道臺獨高層「內幕」)為傲,特別喜歡「善意解讀」民進黨的言行(例如:認為蔡英文2016年的就職演說是與大陸「相向而行」)。當到了無法再假裝看不到民進黨「臺獨」目標的此時此刻,大陸空軍退役少將喬良就公開寫文提到:臺灣不是中國的核心利益。而迄今為止,北京一直沒有正面否定他這句話。

我們不可低估喬良言論的負面作用。首先,喬良是軍方出身,寫過《超限戰》,某種程度對中國的戰略思想是有影響的,即便現在退休了,他多少還可代表軍方的思維;第二,他在2012年就已提出:南海、釣魚島跟臺灣都不是國家的核心利益,但今年竟然是在官媒(香港的《紫荊》雜誌)重提此說,然後又被向來比較有鷹派色彩的《環球時報》轉載,這必然使臺獨感覺到一些微妙的變化;第三,現在臺灣問題如此敏感,幾乎沒有人可以在官媒或是重要的媒體上任意就臺灣問題自抒己見。以喬良的軍方背景,他又長期主張臺灣不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然後在現在這個敏感的時刻(蔡英文1月11日對內宣布獨立,1月14日對外宣布獨立,3月份美國立法承認臺灣獨立),喬良還在官媒公開講「臺灣不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民進黨當然不會把它視作一個退休老先生信筆為文,而會賭大陸高層有人真的認為臺灣不是國家的核心利益。因此,喬良這種言論在目前民進黨不斷乘風破浪、斬將搴旗的過程中,必然會起鼓勵作用。

經過過去多年兩岸口水戰的「鍛鍊」,大多數臺灣民眾已經不認為大陸會對臺灣出重手。正如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所指出的:如果民進黨否認九二共識之後,地也不動、山也不搖,現在喬良又公開提出臺灣不是「核心利益」,那還有誰會相信大陸的警告?目前,美國對民進黨雖不承諾「軍事保障」,但不斷口頭嘉勉、立法鼓勵、軍售支持、國際聲援,不斷鼓動臺獨為「美國優先」服務而與大陸對撞,消耗中國國力;但大陸除了惠臺、繼續惠臺、加強惠臺之外,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嚴正聲明」(但還會被「喬良們」的主張「稀釋」)。結果就是:過去數十年來,大陸雖然能夠在國際上大體堵住臺獨的空間,但是對民進黨在島內進行的去中國化及推動「法理臺獨3.0」(參見《遠望》2016年9月號〈論蔡英文的「法理臺獨3.0」)始終無法遏止。除非大陸的「紅線」是虛張聲勢,否則民進黨這樣步步進逼,總有一天會使大陸找不到下台階。

總之,蔡英文的520就職講話除了措辭比較「溫和」,對於其勝利果實則寸土不讓,而且未來還將繼續擴大戰果,製造更新的「現狀」,要大陸接受。我們當然不願見到兩岸兵戎相見。但是以目前大陸應對臺獨的作為,我們不得不擔心未來土崩魚爛之難以避免。